1.30章 六气、河图和十二正经流注的关系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景岳全书•真脏脉》(明朝张介宾):“凡五脏之气必互相灌溉,故各五脏之中,必各兼五气”
《性命圭旨》(宋朝):“盖身不动,则精固而水朝元;心不动,则气固而火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忘,则魄伏而金藏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土朝元。此谓五气朝元,皆聚于顶也。”
解读:
肺、肝、肾、心、脾、五脏中分别有金、木、水、火、土五气,先天一气通过十二正经流注入五脏化为五气(炁)

八卦、六气及十二正经的关系如下:
少阳相火:震中藏巽,震为足少阳胆经和巽为手少阳三焦经。
厥阴风木:巽中藏震,巽为手厥阴心包经和震为足厥阴肝经。
太阳寒水:坎中藏离,坎为足太阳膀胱和离为手太阳小肠经。
少阴君火:离中藏坎,离为手少阴心经和坎为足少阴肾经。
太阴湿土:艮中藏兑,艮为足太阴脾经和兑为手太阴肺经。
阳明燥金:兑中藏艮,兑为手阳明大肠和艮为足阳明胃经。

震木包含足太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巽包含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坎包含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离包含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艮包含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经,兑包含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其中离卦为心为君火,肾中藏君火(两肾中间的命门为火,另外肾水中藏精,精能释放君火)。震木为相火,三焦藏相火。

《黄帝外经》之三十四《膀胱水篇》:“少师曰:水属阴,膀胱之水谓之阳水,何也?岐伯曰:膀胱之水,水中藏火也。膀胱无火,水不化,故以阳水名之。膀胱腑中本无火也。恃心肾二脏之火相通化水,水始可藏而亦可泄。夫火属阳,膀胱既通火气,则阴变为阳矣。”
解读:
这里说明了为何称膀胱经为太阳膀胱经,膀胱里有水,心火为离,离火即太阳神,心火下降后藏于膀胱水中,故称膀胱经为太阳膀胱经,称膀胱里的水为阳水,阳水即壬水。

《膀胱水篇》:“少师曰;请问肾水之义。岐伯曰:肾属水,先天真水也。”
《景岳全书•肿胀》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
解读:
肾为先天真水,即弱水,非人体内物质性的血尿津汗等水,肾水为阴水,即混沌里的亥水,即癸水,因为火可动而化为子水。

《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六气名目(清朝黄元御):“⑴厥阴风木:足厥阴肝(乙木)、手厥阴心包(相火);⑵少阴君火:手少阴心(丁火)、足少阴肾(癸水);⑶少阳相火:手少阳三焦(相火)、足少阳胆(甲木);⑷太阴湿土:足太阴脾(己土)、手太阴肺(辛金);⑸阳明燥金:手阳明大肠(庚金)、足阳明胃(戊土);⑹太阳寒水:足太阳膀胱(壬水)、手太阳小肠(丙火)。”
《子午流注说难》:“甲曰阳木合胆府。乙曰阴木合肝脏。丙曰阳火合小肠。丁曰阴火合心脏。戊合胃阳土。己合脾阴土。庚辛金合大肠与肺。壬癸水合肾与膀胱。
解读:
胆为阳木甲,肝为阴木乙。但因六气之震木少阳相火对应肝经,故常以肝胆为阳木震。
三焦为阳相火,心包为阴相火。
小肠为阳君火,即丙火,心为阴君火,即丁火。
胃为戊土,为阳土,脾为己土,即阴土。
大肠为庚金,即阳金,肺为辛金,即阴金。
膀胱为壬水,即阳水,肾为癸水,即阴水,肾气带着肾水升腾时即化为阳水。

周文王所创立的后天八卦与河图是一致的,只是将四和九合一的兑金夹在地天(坤乾)泰灵里面,居于西方,以示西方极乐世界之泰灵藏(化)兑金。兑金和泰灵都代表圣灵,后天八卦的右边表示圣灵在水面上运行,然后发出光。将艮坤放在相对的位置,艮坤化为“戊己”土,以代表河图中央之“五十”土。震为三,巽为八,木有生发性,藏日火,故居東方,東从日木。木有根,大树多长于山上,故震木与艮相连。离为二七,居南方,代表火与太阳。后天八卦表示阳木大树震上有阴木花巽,木从上面(南方)接受太阳光,木下面之根生于艮土,艮土又藏水。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中午的太阳皆偏向于南方,故南方为火,南方为阳,北方为阴,至阴者水也。
河图的方位与后天八卦的方位是基本一致的,后天八卦的方位是地理方位,后天八卦及方位图如下:

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六腑之火分君火和相火,故比五行多了个三焦,与六子卦中的巽对应,而在五脏中则加了个心包,也与巽对应,因为六子卦中木有阴阳。这样五脏六腑加心包为六对,与五行和六气同时对应,六气分阴阳后共十二个,正好跟十二正经配合。这体现了一炁化六气,六气化五行。
我们看下面配上十二正经的河图:

火为日月,故将火放置于河图的最上面,水往低处流,水在地下凹陷处,故将水放置于河图的最下面,在土的下面。古代左边为东,右边为西,东为木,中国东部草木茂盛,西为金,金克木,中国西藏木少,金属矿多。根据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在全国的排序,不锈的铬(象征金刚法身)在全国排第1位;铜排第2位;菱镁矿排在第3位。

1.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为一对阴阳,所对应的器官五行为火,心为阴火,为二,小肠为阳火,为七。其心为君火,小肠为相火。
2.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互为表里,为一对阴阳,所对应的器官五行为水。其中肾为阴水,为六,即储藏在肾脏之时的肾水,膀胱为阳水,为一,即要排除于体外的尿液。肾水动时化为阳水,尿液排除后落在地上化为阴水。
3.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互为表里,为一对阴阳,所对应的器官五行为木。其中肝为阴木,为八,胆为阳木,为三。木旺于东方,繁体的“東”字含“木”,胆有日为阳,肝包着胆,正是符合万物“负阴抱阳”的状态。木含水,故此肝制造胆汁,胆储蓄胆汁。如同阴龙制造水,而阳龙(东海龙王)负责下雨。
4.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腸经互为表里,为一对阴阳,所对应的器官五行为金。其中肺为阴金,为四,大肠为阳金,为九。金为炁(气),故此肺为人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处,而大肠制造屁并排出体外。
5.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为一对阴阳,所对应的器官五行为土。其中脾为阴土,为是,胃为阳土,为五。胃里面也产生大量的胃液,这与阳土(观音净瓶)装水一致。脾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这与阴土(紫红葫芦、十字架、雷祖)的降魔鬼功能一致。胃有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与脾的运化功能配合,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营养全身。这与阳土出水,阴土出先天一炁金丹和火一致。
6.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互为表里,为一对阴阳,所对应的器官五行为火。其中心包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为阴火,为二。而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无具体的器官,只是相应的位置,指人体的整个体腔,为阳火,为七。心包有保护心脏和调节心脏功能的作用,故与火相关。三焦经有调节全身先天炁的分布作用。

我们按《河图》来看,这个十二正经次第值班运行的规律如下:
1)天一为阳水,地六为阴水配之,即从一到六。 从足太阳膀胱经到足少阴肾经。
2)地二为阴火,天七为阳火配之, 即从二到七。从手厥阴心包经到手少阳三焦经。
3)天三为阳木,地八为阴木配之,即从三到八。 从足少阳胆经到足厥阴肝经。
4)地四为阴金,天九为阳金配之,即从四到九。 从手太阴肺金到手阳明大肠经
5)天五为阳土,地十为阴土配之,即从五到十。 从足阳明胃经到足太阴脾经。
6)地,天从手少阴心经到小肠。 由此可见,这个河图的排序完全跟子午流注一致,请看下图之子午流注图。

河图揭示的是人体在母胎时所形成的十二正经及先天炁之流注规律,这个先天炁沿十二正经流注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同时先天炁又是人体用来制造各种细胞必不可少的能量,在人体出生后,对于不修炼的人,先天炁主要沿着十二正经流注,所以十二正经的流注对人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和最终寿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也是中医药治病的理论依据之一。

河图与十二正经及子午流注相对应,而八卦则与奇经八脉相对应,在医学针灸之灵龟八法中将八卦和八脉经穴对应如下:
坎一联申脉(阳跻脉)
照海坤二五(阴跻脉)
震三属外关(阳维脉)
巽四临泣数(带脉)
乾六是公孙(冲脉)
兑七后溪府(督脉)
艮八属内关(阴维脉)
离九列缺主(任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