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卓玛《九月+牧歌》-太阳神圣人统一宗教,解救众神!

名字象征:旦增翻译为丹增,丹增即使金丹增长,藏语指主宰圣教、掌执佛教的人。尼玛在藏语里是对太阳的尊称。旦增卓玛象征太阳神大势至菩萨,即弥勒菩萨,也是玉皇大帝,与观世音菩萨合一即称如来佛,即一切佛。

歌词: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启示录中的巴比伦大城)
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神的琴就是即雷祖,即麒麟)
我的泪水全无
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木头即木龙天蓬元帅)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马尾即水龙素女)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无风神不能灭火)
我的琴声呜咽,我的泪水全无,
我把远方的远(远者道也,神也)
归还草原(使不信神的人们又开始信神)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藏语歌词大意)
愿所有人,都能享受幸福生活
愿所有人,都能远离苦难生活
愿所有人,都能拥有幸福生活
愿所有人,都能平常对待悲喜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
凝聚野花一片(邪教或魔教为野花)
明月如镜高悬在草原(神一直都在注视)
映照千年的岁月,我的琴声呜咽
我的泪水全无,我的琴声呜咽
我的泪水全无,我的琴声呜咽
我的琴声呜咽,只身打马阔草原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蓝色身为雷祖,白云即太上老君)
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雪白的羊群即无罪的义人)

《约翰福音》 10:16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启示录》 15:2 我看见彷佛有玻璃海,其中有火搀杂。又看见那些胜了兽和兽的像,并它名字数目的人,都站在玻璃海上,拿着 神的琴,
《启示录》 14:14 我又观看,见有一片白云,云上坐着一位好像人子,头上戴着金冠冕,手里拿着快镰刀。

“旦增”藏语本意:主宰圣教、掌执佛教、继承佛法的人,即弥勒菩萨,即大势至菩萨,即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即神猴孙悟空,即圣灵,即太上老君。

“卓玛”藏语本意:度母、神女,即观世音。

本歌曲可从如下外部链接欣赏:

https://dwz.cn/udYo0A6G?u=6899922542ec226f

2.68章 三教中的十二门徒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亦名拔除一切业障,应如是持。”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蒙佛陀之威力,得闻药师如来名号,不恐怖恶趣,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依佛法僧,誓当负荷一切有情,作为义利饶益安乐’”。
解读:
十二神将是守护诵持《药师经》者之十二位护法神,又称药师十二神王或十二药叉大将,为药师如来的眷属。药叉也称夜叉,系隶属于毗沙门天,十二药叉大将就是十二个大鬼王。
十二药叉大将于四季十二个月和昼夜十二时轮流守护众生,其头上戴十二支冠为其标帜,如毗羯罗大将头戴一个鼠冠,子为鼠,故代表地支子。十二药叉大将正好与十二地支相应,即与太阳黄道十二宫相应,即与十二个月相应,即与十二星座相应。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从地球上看,太阳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回到原位,太阳如此“走”过的路线就叫 “黄道”。太阳在12个月内绕黄道运行1周,因此它在黄道上每月运行一段。黄道十二宫表示从地球上看,太阳在黄道上的十二个不同位置区域,所以这十二神将其实都是药师如来的化身,这十二个化身作为药师如来的十二个弟子。

兹根据《药师观行仪轨》,将各神将之名称、形像及持物等略述如下:
一、毗羯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释迦如来,是子宫之守护神。通身青色,现忿怒形,头戴鼠冠,右手下垂持三钴,左手作拉右袖之形态。
二、招杜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金刚手菩萨,是丑宫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牛冠,右手把横剑,左手开掌执剑尖。
三、真达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普贤菩萨,是寅宫之守护神。现笑怒容貌,头戴虎冠,右手捧宝珠,左手把宝棒。
四、摩虎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药师如来,是卯宫之守护神。通身青色,稍作忿怒相,头发赤色上耸,头戴兔冠,右手做拳当腰,左手持斧。
五、波夷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文殊菩萨,是辰宫之守护神。身呈白肉色,容貌忿怒,头戴龙冠,右手屈臂,作拳携矢,左手持弓。
六、因达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地藏菩萨,是巳宫之守护神。通身赤色,头戴蛇冠,右手屈肘开掌,置于胸边,左手执三股戟。
七、瑚底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虚空藏菩萨,是午宫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马冠,右手把三股戟,左手持螺具。
八、頞你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摩利支天,是未宫之守护神。通身白色,现忿怒形,头发上耸,头戴羊冠,右手执箭羽,左手持矢根,将此箭弯成弓形。
九、安底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观世音菩萨,是申宫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大忿怒形,头戴猴冠,右手屈肘于右胸前开掌向前,屈左手,开掌,掌上放宝珠。
十、迷企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阿弥陀如来,是酉宫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鸡冠,右手持独钴,左手作拳押下腹部。
十一、伐折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大势至菩萨,是戍宫之守护神。通身青色,现忿怒形,头发茂盛耸上,头戴狗冠,右手持剑,左手作拳当腰。
十二、宫毗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弥勒菩萨,是亥宫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猪冠,右手执大刀横于头上,左手开掌当腰。

在浙江绍兴弥勒兜率天宫门外就有十二神将的金像,十二神将分别戴着十二地支所对应生肖的头冠。可见,弥勒佛就是药师佛,兜率天宫中间金黄色门上面的大圆圈里面的浮雕就是鸟身雷祖像,即雷震子的形像,可见守门者就是雷祖,即玉帝的卷帘将军沙僧,就是迦叶尊者,就是广目天王,就是金翅大鹏。弥勒菩萨就是玉皇大帝。

我们再来看看《圣经》中的相关内容:
《列王记下》 23:5 从前犹大列王所立拜偶像的祭司,在犹大城邑的邱坛和耶路撒冷的周围烧香,现在王都废去;又废去向巴力和日、月、行星(注:或作“十二宫”)并天上万象烧香的人;
《约伯记》 38:32 你能按时领出十二宫吗?能引导北斗和随它的众星吗(注:“星”原文作“子”)?
《启示录》 12:1 天上现出大异象来:有一个妇人,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星的冠冕。
《启示录》 12:5 妇人生了一个男孩子,是将来要用铁杖辖管万国的(注:“辖管”原文作“牧”);她的孩子被提到 神宝座那里去了。
《启示录》 1:16 他右手拿着七星,从他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面貌如同烈日放光。
解读:
黄黄道十二宫是由太阳沿着黄道运转时引出来的,所以能引出十二宫者就是天父太阳神或分身为太阳神的圣灵上帝。能引导北斗七星就是紫微星,上帝就是紫微星,即万星之主。耶和华上帝一分为二就是太阳神和月神。
《启示录》里的那个“妇人”就是佛母妙音菩萨,即日月合一时的观世音菩萨,即圣母玛利亚,也是万神之祖姜子牙的母亲和妻子,也称扫把星,即彗星,即摩西的手杖和姜子牙的打神鞭,即太元玉女。姜子牙就是太阳神,也是紫微星,也是上帝。十二星就是十二宫,即十二神将。

《创世记》 37:6 约瑟对他们说:“请听我所做的梦:
《创世记》 37:7 我们在田里捆禾稼,我的捆起来站着,你们的捆来围着我的捆下拜。”
《创世记》 37:8 他的哥哥们回答说:“难道你真要作我们的王吗?难道你真要管辖我们吗?”他们就因为他的梦和他的话,越发恨他。
《创世记》 37:9 后来他又做了一梦,也告诉他的哥哥们说:“看哪!我又做了一梦,梦见太阳、月亮与十一个星向我下拜。”
《创世记》 37:10 约瑟将这梦告诉他父亲和他哥哥们,他父亲就责备他说:“你做的这是什么梦!难道我和你母亲、你弟兄果然要来俯伏在地,向你下拜吗?”
解读:
约瑟为雅各与拉结所生的第十一个儿子,雅各就是太阳神,即天父上帝,其妻子就是月神,即天后。他们生了十二个儿子,就是十二星,他们的后代子孙发展为犹太人的十二支派。雅各再来就是天父耶稣,十二个儿子就变成了他的十二个门徒。约瑟的梦是预言他要到埃及去当宰相,后来故乡迦南遇饥荒,他的父母和兄弟都到埃及去投靠他。

耶稣的十二门徒:西门彼得(圣伯多禄)、安得烈(圣安德鲁)、雅各布(雅各伯)、约翰(圣若望)、腓力(圣斐理伯)、巴多罗买(圣巴尔多禄茂)、多马(圣多默)、达太(雅各伯的兄弟)、奋锐党的西门、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布(阿耳斐的儿子雅各伯)、税吏马太(圣玛窦)及加略人犹大(犹达斯)。
在《封神演义》中道教元始天尊的十二金仙弟子是: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夹云山飞云洞惧留孙。元始天尊的十二金仙弟子就是药师佛的十二神将,就是耶稣的十二门徒,就是黄道十二宫。

旦增卓玛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佛星降临!

这里等待太阳升起的最亮的星就是太白金星,即晨星,即明星,即佛星,即法身佛,即文殊菩萨,即大日如来,即圣灵。圣人要睹明星才能证道。

2.67章 夔、龙、迦叶、阿难遵者、彼得和安德烈

一、夔为雷祖,龙为天蓬元帅
《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
《史记•五帝本记》:“天下归于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
解读:
夔和龙是舜帝的左右大臣,其实就是舜帝左右胁侍,是从舜帝里面分身出来的,舜帝是紫微星,也是玉皇大帝,也就是如来佛,也是雷祖。而夔就是舜帝的雷祖分身,即佛教弥勒天王殿中的广目天王,也是金刚力士,即韦陀菩萨,也是道教紫微大帝手下北极四圣中的黑煞将军,也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舜帝之护法分身,而龙就是舜帝的东王公分身,即南极长生大帝,即北极四圣中的木龙天蓬元帅,即多闻天王。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说文解字》:“夔,神魅也,如龙一足。”
译文: 夔是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月之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解读:
夔就是雷兽,即雷祖,为有先天一炁法身佛的艮土之灵,即有九个骷髅头的沙僧。太上老君为法身佛,本身是无形无相的,藏于土石之灵中。太上老君骑青牛,牛火又从土中出,,故夔状如牛,夔就是牛头明王,即大威德金刚。
雷祖有丙丁火,故夔能发出日月之光,且能打雷,故有雷鸣之声。雷祖有风雨两翅,即摄持了风神素女和雨神九天玄女,所以出现时有风雨相随。
夔之皮即艮灵,艮灵里面就是先天一炁,为阴兑灵,主宰阴炁。雷兽之骨也是为阴兑灵,阴兑灵动而化为阳兑灵,主宰阳炁,阴阳两兑灵相薄而为雷。

艮的甲骨文如下:

解读:
从夔的甲骨文看,由“入入艮入止”组合而成,共有五个“土”,象征佛的五指所变化而来的五行山,夔就是佛的降魔之手。从金文可见,由“入入艮止入屮屮”组合而成,夔字上面两点实为两个“入”,代表阴土和阳土,“艮止”也代表两山。金文中的“屮屮”即太素之木,即沙僧的武器,即用月宫的梭罗仙木做成的降魔宝杖。
从夔的甲骨文和说文可见,甲骨文中的“目”就是说文中的“自”,可见见性即自性,无上见性即无上自性,即自性佛,即法身佛,即佛眼。“目”也代表离火之灵,故夔能发出日月之光。
金文中“屮屮”在说文中变成了“八”,八为阴木素女。“八”字右边上一个“巳”代表素女的丁火,“八”字左边一个“止”代表阳艮山之灵,下面一个“丨刀”合一的“文”字代表“刀入土中”,代表阴艮土之灵。夔将阴阳两木合一为一个太素木了,故为一足。

《史记•五帝本记》:“舜以夔为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
《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龙, 朕堲谗说殄行,震惊联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解读:
艮土之灵为音乐之灵,故此夔为舜的乐官,舜曾派夔掌管音乐并教授后代。龙也称龙马,故为驿马,为信使,就是在《水浒传》中负责传递情报的菜园子张青,故舜帝令龙出纳王命,即负责接待和传达舜帝命令的官员,为出纳王命的喉舌之官,龙负责礼,负责接待工作。

在电视剧《石敢当之雄峙天东》里天蓬元帅朱半斤在弱水里杀了夔蛛,夔蜘燃烧后留下的先天至宝夔珠就是摩尼珠,象征艮灵里面的先天一炁法身佛,故能隐身,也能使得之者刀剑不能伤害。夔为雷祖,为金翅大鹏,蛛为离火,夔蛛燃烧后留下至宝夔珠就是佛经中金翅大鹏雕死时全身燃烧后留下摩尼珠。

二、头陀第一的迦叶尊者即夔
《四分律名义标释》云:“正言摩诃迦叶波,或言摩诃迦摄波。摩诃,此云大,迦叶,此翻饮光,谓其身光,能映诸物。有云,尊者上古元祖,是大仙人,身有光明,而能吞蔽灯火之光,时人异之,故号饮光仙人,因此标其氏族焉。”
解读:
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梵名Maha^ -ka^s/yapa ,巴利名Maha^-kassapa 音译之略称。全名大迦叶、摩诃迦叶(‘叶’字音‘摄’)。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表示其发出的光能映余光,故名。其实饮光就是隐光,即隐藏光的艮土之灵。

《楞严经》卷五:“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自尔已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我观世间。六尘变坏,刹那不停坏灭。惟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我以空法。成阿罗汉。世尊说我。头陀为最。”
解读:
迦叶尊者和他的妻子生生世世都有圆满的紫金光,故有离火之灵,为火神。迦叶遇释迦牟尼佛证道以前迦叶尊者是个事火外道,专门修火的功夫,供养火,向火来叩拜,因为他本身就是火神。等到摩诃迦叶一百二十岁那时候,才遇着佛,跟着释迦牟尼佛修道。后来迦叶尊者把她妻子也叫来出家,叫紫金光比丘尼。两个人证罗汉果之后,才知道原来两个人生生世世都是做夫妇。紫金光比丘尼就是其实莲花仙子素女,也称紫霞仙子。

《大智度论》初品中住王舍城释论第五(卷第三) :“迦叶即著从佛所得僧伽梨,持衣钵捉杖,如金翅鸟现上升虚空。(中略)与衣钵俱,作是愿言:令我身不坏,弥勒成佛,我骨身还出,以此因缘度众生。如是思惟已,直入耆阇崛山石头中,如入软泥,入已还合。”
在《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中, 广目天王身红色,一面二臂,目圆而外凸,头戴龙盔,身穿铠甲,右手捉龙,左手托塔,于诸佛净土坛城中,守护西门之职,主怀爱。因其为金翅鸟所化,能镇伏龙王,故右手捉龙,表风调雨顺。
解读:
迦叶尊者就是西方广目天王,就是金翅鸟,就是雷祖,在道教也称翊圣保德真君(又名黑煞将军)。耆阇崛山就是灵鹫山,也称灵山,迦叶尊者的法身就是灵山三星斜月洞里面的菩提祖师,就是法身佛文殊菩萨,法身佛在石头里面,所以迦叶尊者最后要进入到灵山的石头里面去以象征迦叶尊者就是有法身佛的艮石之灵。迦叶尊者的骨身就是法身佛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要得其法身才能成佛,故说“弥勒成佛,我骨身还出”,骨身也在释迦牟尼佛的金缕袈裟里面,故佛教传说迦叶尊者奉命将释迦摩尼的金缕袈裟交给弥勒菩萨。
在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中,迦叶尊者头陀第一,头陀就是行脚乞食的僧人,是修苦行的僧人,称之为“行者”,行者就是法身佛,故在小说《西游记》中,真如法身佛孙悟空称为孙行者。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四十:“是时大地六种震动。流星下落诸方赫焰。于虚空中诸天击鼓。尔时具寿大迦摄波。踊身空中现诸神变。或流清水或放火光。遍起密云降注洪雨。作是事已。入石室中右胁而卧重垒双足。”
解读:
大迦摄波即迦叶尊者,就是有风雨两翅的雷祖,故能“流清水或放火光”,且住于石中。

《佛说弥勒成佛经》:“尔时,摩诃迦葉踊身虚空作十八变,或现大身满虚空中,大复现小如葶苈子,小复现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履地如水,履水如地,坐卧空中身不陷坠,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边踊中没、中踊边没、上踊下没、下踊上没,于虚空中化作琉璃窟。
解读:
这里弥勒成佛见迦叶时,迦叶显示神通变化,身体可以大小任意变化,大则充满整个虚空,小则如葶苈子(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能入地,能在水上行走,能坐卧空中,身体能出水火,能够隐现如意,来去无踪,最后化为琉璃窟。迦叶为阴阳艮石合一之灵,故能发出水和火,琉璃窟即有洞的灵山。迦叶就是为玉帝看管琉璃盏的沙僧。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时迦叶奉佛敕,顶礼佛足退。”
小说《西游记》第四回:“玉帝闻言,即教六丁、六甲,将他解下,付与老君。老君领旨去讫。一壁厢宣二郎显圣,赏赐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教与义兄弟分享。真君谢恩,回灌江口不题。”
解读:
释迦拈花,迦叶微笑,因为花就象征百花仙子妙音菩萨(素女),拈花即得花神之真心,即得法身佛。释迦摩尼和迦叶尊者都是文殊菩萨,都手持莲花,都坐在莲台上,故两人心领神会,所以释迦牟尼曾让迦叶尊者半座,以示平等。或者金婆罗华如同道教之金花,直接代表先天一炁,即代表真心。在《西游记》中二郎神战神孙悟空后获得了玉皇大帝赏给的金花。
在电视剧《石敢当之雄峙天东》中玉皇大帝穹高的些邪恶分身奎刚也把黑色的莲花当作自己的法身。

三、阿难尊者即龙,即多闻天王
阿难梵名A^nanda ,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也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其形像如同释迦牟尼佛。
解读:
阿难尊者多闻第一,象征他就是多闻天王下凡。多闻天王即道教的木龙天蓬元帅,佛教也称之为阿难陀龙王,所以阿难尊者和阿难陀龙王都是多闻天王的分身,阿难尊者即舜帝的大臣龙。阿难为欢喜之意,阿难尊者就是太乙赐福天尊,赐福为喜,木为福神,人见之则喜,故为喜神。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
尔时,世尊于夜暗中,天时小雨,电光焰照。佛告阿难:“汝可以伞盖覆灯持出。尊者阿难即受教,以伞盖覆灯,随佛后行。至一处,世尊微笑。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不以无因缘而笑,不审世尊今日何因何缘而发微笑?”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来不以无因缘而笑,汝今持伞盖覆灯,随我而行;我见梵天亦复如是持伞盖覆灯,随拘邻比丘后行;释提桓因亦复持伞盖覆灯,随摩诃迦叶后行;袟栗帝罗色吒罗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舍利弗后行;毗楼勒迦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大目揵连后行;毗楼匐叉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摩诃拘絺罗后行;毗沙门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摩诃劫宾那后行。”
解读:
阿难就是持伞的多闻天王,此伞和灯合一就是沙僧所护持的琉璃灯,伞即象征艮土之灵,灯就象征艮土之灵里面的离火之灵,灯油就象征法身佛,即梵天。
释提桓因就是阿难的妻子摩登伽女,也是迦叶尊者的妻子紫金光比丘尼,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妻子耶输陀罗,即妙音菩萨,故释迦牟尼佛见阿难“持伞盖覆灯”而会意微笑。
阿难长像与释迦牟尼完全一样,在佛教中被称为第二佛陀。因为阿难入伞中燃灯即是入艮土之灵中证道成佛,释迦牟尼佛在《妙法莲华经》中授记时,除弥勒菩萨外,阿难是最先成佛者。

五代南唐《祖堂集》(收在《禅宗全书》第一册)记载:
“第二祖阿难尊者,王舍城人也。姓刹利帝,白饭王子,是佛之当弟也。本是金龙尊佛,今为如来所化。建立法幢,度六万众;高悬佛日,大照迷徒。博达总持,多闻第一。”
解读:
阿难就是金龙,其实早已成佛。“高悬佛日”就是发出如同太阳一般的佛光,可见阿难就是九龙扶桑日官大帝。但在证道以前用凡心,证道以后就是有摩尼宝王的龙,即大龙王。因为佛在人间时总是要一个有凡心的胁侍来协助处理凡间事物,佛涅槃后阿难才能证道变成第二个佛陀(并不对外宣扬为佛)。

阿难尊者、迦叶和释迦牟尼佛其实都是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阿难尊者是弥勒天王殿里的多闻天王,就是火龙或火狮子,也是太阳神,就是九龙扶桑日官大帝。而迦叶尊者就是广目天王,就是雷祖,就是金翅鸟,即北方四帝中的黑杀将军。

四、迦叶入定鸡足山
《毗奈耶杂事》四十(唐朝义净译):“大迦摄波,欲涅盘住鸡足山中,于三峰中敷草而坐,作如是念:我今宜以世尊所授粪扫纳衣用覆于身,令身乃至慈氏下生,彼薄伽梵,以我此身示诸弟子及诸大众,令生厌离,即便入定三峰覆身,犹如密室,不坏而住。”
《大唐西域记》(唐代,玄奘法师):“迦叶承旨主持正法,结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厌世无常,将入寂灭,乃往鸡足山。”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四:“将来久远于此国界,当有城郭名曰鸡头。……尔时,去鸡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华……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
解读:
因为弥勒菩萨在鸡头城出生,故迦叶尊者在鸡足山入定,此“鸡”指的是鸡国,即地图形状为鸡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真正有三峰的鸡足山是指江西的三清山。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丫就是鸡足的形状,丫山就是鸡足山,因为光被迦叶尊者“饮光”了,故又名少华山,即少光山。

《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八戒变做太上老君;行者变做元始天尊;沙僧变作灵宝道君。把原像都推下去。及坐下时,八戒就抢大馒头吃。行者道:“莫忙哩!”八戒道:“哥哥,变得如此,还不吃等甚?”
解读:
释迦牟尼佛、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其实都是先天一炁法身佛文殊菩萨的化身,其实就是道教的三清所化,三清皆是先天一炁法身佛。孙悟空就是弥勒佛,变成持丹的元始天尊。沙僧就是迦叶尊者,即持玉如意(玉石之灵)的灵宝天尊。猪八戒就是阿难尊者,即持扇子的太上老君之化身太乙天尊。

五、耶稣的两个大徒弟西门彼得和安德烈
《马太福音》 16:18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注:“权柄”原文作“门”)。
《马太福音》 16:19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启示录》 1:18 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
《约翰福音》 1:42 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思高版翻译为“磐石”,也就是伯多禄)。”
解读:
天国的钥匙就是圣灵,即法身佛,耶稣首先把圣灵法身佛给了彼得,彼得就证道了,也成了佛,但是不称佛,彼得成为了耶稣的第一位接班人,如同释迦牟尼佛首先把传法大位给了迦叶尊者一样,西门彼得就是迦叶尊者。罗马教廷认为彼得是由耶稣基督所拣选的第一位天主教教宗。
彼得和他的弟弟安德烈都是加利利海边的渔民,他们两个是主耶稣最早的徒弟。西门是彼得的原名,后来耶稣给他取名为矶法,即亚兰文“小石”的意思,翻译成希腊语就是彼得,所以又称彼得。因为耶稣称其为磐石,所以又叫彼得为伯多禄,意为磐石。
矶就是《封神演义》里最后变成石头的石矶娘娘,矶即水边岩石之意,法就是法身佛。可见矶法就是含有法身佛(天国钥匙,圣灵)的艮石之灵或称艮山之灵,得了法身佛的彼得就是证道后的迦叶尊者。《封神演义》中的石矶娘娘为玄黄时期诞生的顽石精,住在骷髅山白骨洞。骷髅和白骨就是法身佛,就是迦叶的骨身。

《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西方广目大天王,其身红色,执羂索,守护八佛之西方门。”
解读:
西方广目天王守西方之门,故下凡作犹太人后其名为西门。西门象征西方极乐世界之门,西方广目天王下凡的沙僧称为玉帝的卷帘将军,就是把门将军,就是巨门星,就是艮灵,就是十字架。

《华严经探玄记》卷二云︰“西方毗楼波叉,此云杂语主,新名丑目。”
《法苑珠林》卷第二之会名部第二:“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杂语主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将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此云多闻主。领夜叉及罗刹。将护郁单越人。”
解读:
毗楼波叉就是西方广目天王,即西门彼得,为西方杂语主,就是西方国家之主,西方欧洲国家的语言很杂。西门彼得为天主教第一位教皇。

《约翰福音》 1:39 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
《约翰福音》 1:40 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
解读:
天主教传说安得烈不但与主同行,并且与主同住,他常注目在主身上,羡慕与主有深一层的交往。这个安得烈就是与释迦牟尼同行同住的阿难尊者。安得烈是用希腊名,意思就是“男子氣”,为阳兑灵和阳木,所以代表“元阳父”之东华帝君。安得烈就是烈火之龙,即雷部太阳烈火天尊,即天蓬元帅,就是天河里的阳木之龙,也是太阳神,故为“男子氣”,他和彼得一起在海里打鱼为生,因为两者都是海里的龙王。

六、湖南蓝山县的夔龙庙
夔和龙曾随舜帝南巡到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在蓝山县传说舜帝被土著人用毒箭射死,夔和龙两人自惭护主无力,待舜帝安葬后不久,自决殉主,被人安葬在九嶷山脚下。蓝山县的百姓为了纪念他们两人,在蓝山县城西郊夔峰山麓建立夔庙,在县城北竹管寺镇上丰头村建立龙庙,也称都龙庙。夔即艮山之灵,即石头,内有西方之金,故夔庙立在城西郊之夔峰,就是西方广目天王。丰为雷火卦,雷为震,震为龙,丰就是火龙,丰头即火龙中的首领,即神龙之首,即东王公,即东岳大帝,即持九齿钉耙的木龙天蓬元帅,而竹即象征九齿钉耙,代表白水素女。北方为水,故立在城北的竹管寺上丰头村,龙就是北方多闻天王。

《湖广通志》(明嘉靖):“夔庙在县西三里,夔随舜至此,故庙祀之。”
《省志•采名胜志》曾载有龙山庙碑,并明确指出为“唐蓝山县令庄武龙立”。
《衡州府志》载有清代的蓝山县令郑梦坤所作的《蓝山县夔庙记》和《蓝山县龙庙记》。庙中夔和龙的两尊塑像,高大魁梧,有诗人对此进行了描述:“九官遗有二官祠,遗像端严俨若思。倾耳宛如闻乐日,俯躬还似纳言时。不因万乘巡南岳,焉得群臣列九疑。前席当年敷奏罢,箫韶还引凤凰仪。”
《蓝山县图志》上说:“明以前县官祷雨及民间祷祀,必至夔庙。”
《蓝山县图志》说:“考夔庙碑,嘉靖、乾隆、光绪俱加重修,而年月不详”。
《蓝山县图志》又说:“年久庙祀,地方官绅又以山深道远、祷祀不便,乃移庙于山外,距城为近矣”。
传说舜帝驾崩后,夔龙在蓝山县继承舜帝的遗志,完善舜帝留下的道德礼仪规范后颁布于天下。后人有诗《赞夔龙》:“山城月冷夜风寒,白发仙骨创规章。夔龙礼乐传天下,芸芸众生秩序良。”

《山海经•海内南经》:“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西游记》:“于今来在金兜山金兜洞,有一兕怪”
《西游记》:“忽见那牛栏边一个童儿盹睡,青牛不在栏中。行者道:‘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
解读:
金兜山即即金袋山,就是弥勒菩萨的乾坤袋,即藏有金身法身佛的灵山,金兜洞就是菩提祖师洞,即太上老君所居之洞,兕怪就是太上老君所骑之青牛,也就是金身法身佛所释放出来的光。舜葬东即是指舜公石东面的蓝山县。兕就是夔的离火之灵。

近年来,人们在蓝山县城西夔龙公园的夔龙山顶上将夔庙和龙庙合一为夔龙古寺,夔龙古寺为蓝山县八大景之一,里面有弥勒菩萨、财神菩萨和观世音菩萨的雕像,财神菩萨两侧站立着夔和龙,后来将夔和龙供奉在另外一个殿中。其中的财神菩萨如同帝王之像,其实就是舜帝,就是弥勒菩萨。

五、迦叶入定鸡足山
《毗奈耶杂事》四十(唐朝义净译):“大迦摄波,欲涅盘住鸡足山中,于三峰中敷草而坐,作如是念:我今宜以世尊所授粪扫纳衣用覆于身,令身乃至慈氏下生,彼薄伽梵,以我此身示诸弟子及诸大众,令生厌离,即便入定三峰覆身,犹如密室,不坏而住。”
《大唐西域记》(唐代,玄奘法师):“迦叶承旨主持正法,结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厌世无常,将入寂灭,乃往鸡足山。”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四:“将来久远于此国界,当有城郭名曰鸡头。……尔时,去鸡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华……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

解读:
因为弥勒菩萨在鸡头城出生,故迦叶尊者在鸡足山入定,此“鸡”指的是鸡国,即地图形状为鸡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艮为趾,与足相连,迦叶的法身就是鸡,法身佛在艮山里面,故迦叶尊者在鸡足山入定。
就具体事项而言,真正的鸡足山是指江西的三清山。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丫就是鸡足的形状,丫山就是鸡足山,因为光被迦叶尊者“饮光”了,故又名少华山,即少光山。

《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八戒变做太上老君;行者变做元始天尊;沙僧变作灵宝道君。把原像都推下去。及坐下时,八戒就抢大馒头吃。行者道:“莫忙哩!”八戒道:“哥哥,变得如此,还不吃等甚?”
解读:
释迦牟尼佛、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其实都是先天一炁法身佛文殊菩萨的化身,其实就是道教的三清所化,三清皆是先天一炁法身佛所化。孙悟空就是弥勒佛,变成持丹的元始天尊。沙僧就是迦叶尊者,即持玉如意(玉石之灵)的灵宝天尊。猪八戒就是阿难尊者,即持扇子的太上老君之阳炁化身。

六、耶稣的两个大徒弟西门彼得和安德烈
《马太福音》 16:18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注:“权柄”原文作“门”)。
《马太福音》 16:19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启示录》 1:18 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
《约翰福音》 1:42 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思高版翻译为“磐石”,也就是伯多禄)。”
解读:
天国的钥匙就是圣灵法身佛,耶稣首先把圣灵法身佛给了彼得,彼得就证道了,也成了佛,但是不称佛,彼得成为了耶稣的第一位接班人,如同释迦牟尼佛把传法大位给了迦叶尊者一样,西门彼得就是迦叶尊者。罗马教廷认为彼得是由耶稣基督所拣选的第一位天主教教宗。
彼得和他的弟弟安德烈都是加利利海边的渔民,他们两个是主耶稣最早的徒弟。西门是彼得的原名,后来耶稣给他取名为矶法,即亚兰文“小石”的意思,翻译成希腊语就是彼得,所以又称彼得。因为耶稣称其为磐石,所以又叫彼得为伯多禄,意为磐石。
矶就是《封神演义》里最后变成石头的石矶娘娘,矶即水边岩石之意,法就是法身佛。可见矶法就是含有法身佛(天国钥匙,圣灵)的艮石之灵或称艮山之灵,得了法身佛的彼得就是证道后的迦叶尊者。《封神演义》中的石矶娘娘为玄黄时期诞生的顽石精,住在骷髅山白骨洞。骷髅和白骨就是法身佛,就是迦叶的骨身。

《启示录》 4:3 看那坐着的,好像碧玉和红宝石,又有虹围着宝座,好像绿宝石。
《启示录》 15:6 那掌管七灾的七位天使(神的七灵)从殿中出来,穿着洁白光明的细麻衣(注:“细麻衣”有古卷作“宝石”),胸间束着金带。
《启示录》 19:14 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他。
解读:
上帝坐在宝石里面,就是宝石里面的先天一炁法身佛,所以上帝看起来像宝石。所有天使都要有宝石之灵,即都要有西门彼得的低级分身,宝石就是有法身的艮灵,就是细麻衣,就是天上的袈裟,就是天衣。

《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西方广目大天王,其身红色,执羂索,守护八佛之西方门。”
解读:
西方广目天王守西方之门,故下凡作犹太人后其名为西门。西门象征西方极乐世界之门,所以西方广目天王下凡的沙僧称为玉帝的卷帘将军,就是把门将军,就是艮灵。

《华严经探玄记》卷二云︰“西方毗楼波叉,此云杂语主,新名丑目。”
《法苑珠林》卷第二之会名部第二:“第一四天王者。依长阿含经云。东方天王名多罗咤。此云治国主(智度论云提头赖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不令侵害。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此云增长主(智度论名毗楼勒叉)领鸠盘茶及薜荔神。将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杂语主(智度论云毗楼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将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此云多闻主。领夜叉及罗刹。将护郁单越人。”
解读:
毗楼波叉就是西方广目天王,即西门彼得,为西方杂语主,就是西方国家之主,西方欧洲国家的语言很杂。西门彼得为天主教第一位教皇。

《约翰福音》 1:39 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
《约翰福音》 1:40 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
解读:
安德烈不但与主同行,并且与主同住,他常注目在主身上,羡慕与主有深一层的交往。这个安德烈就是与释迦牟尼同行同住的阿难尊者。安德烈是用希腊名,意思就是“男子氣”,即“元阳父”东华帝君。安德烈就是火龙,即雷部太阳烈火天尊,即天蓬元帅,就是天河里的阳木之龙,也是太阳神,故为“男子氣”,他和彼得一起在海里打鱼为生。

2.66章 奉化雪窦山布袋和尚

传说唐朝时,明州奉化的龙溪上漂着一捆柴,柴上有一幼儿,有恻隐之心人将其救起,只见孩子圆头大耳、眉清目秀,对人咪咪发笑,人们爱不释手,把孩子抱回家来。给他取名为“契此”,由于长在长汀村,故号“长汀子”。长大后剃度到香火鼎盛的岳林寺。出家后,他总随身带着一个大布袋,人称“布袋和尚”。他最爱游化雪窦,在雪窦寺弘法,雪窦山由此被尊为“弥勒圣地”,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的大肚弥勒(或大肚比丘)即以契此为原型塑造,民间信仰者常将他视为财神供奉。
《宗教词典》记载:“布袋和尚,五代后梁僧人”
《宋高僧传》最早记载契此生平,说他“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
布袋和尚常常用杖负布袋进入街市,到市场上乞食,醯酱鱼葅皆入口,又分少许食物放入布袋中。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众人皆奇。
据传后梁祯明三年三月三日,圆寂于岳林寺东廊磐石上,临终述谢世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人以布袋和尚的出生日即农历正月初一为弥勒佛的诞辰日。
解读:
柴为阴木,象征莲花仙子素女,而龙溪即象征有龙的河流。布袋和尚出生的情形跟出生后不久坐在蒲草箱上从水中上来的摩西几乎是一样的。代表他们都是水中先天一炁法身佛,即“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即圣灵,即弥勒菩萨。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布袋和尚用杖负布袋就等同于手持挂有葫芦的龙头拐杖,其布袋也称乾坤袋,代表乾坤泰灵,代表没有分阴阳时的艮土之灵。
汀为水边平地,长汀象征永远出离苦海的西方极乐世界,长汀子即阿弥陀佛之子,即法王子大势至菩萨,弥勒菩萨成佛前就是大势至菩萨,成佛以后的弥勒菩萨就是阿弥陀佛。
契此象征立约,弥勒菩萨就是如来佛上帝的立约使者,就是摩西和耶稣。布袋就象征弥勒佛的乾坤袋,也就是唐僧的人种袋,就是泰灵或有先天一炁的艮石之灵,所以布袋和尚最后在磐石上圆寂,象征他回到了灵山菩提洞中,即回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回到了兜率天。布袋和尚就是财宝天王,即多闻天王,所以人们常把布袋和尚形像的弥勒菩萨作为财神菩萨来拜。
岳为大山或大磐石,即六牙白象,为法身佛之所藏。林为阴阳木,木为东方,故布袋和尚最后在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布袋和尚就是东岳大帝,也是东华帝君。
窦者洞也,雪窦山即雪洞山,雪山即观音净瓶,坐在莲花上的弥勒菩萨就是净瓶里的法身佛,即菩提祖师。
布袋和尚生于正月初一,圆寂于三月初三,而正月初一是元始天尊的诞辰日,三月初三为轩辕黄帝和真武大帝(南方增长天王)的诞辰日。弥勒菩萨就是元始天尊,也是上帝独子轩辕黄帝,真武大帝为弥勒菩萨之妻子。

2.65章 释全真、永明延寿和长耳和尚

一、阿弥陀佛化身之湖南郴州释全真
释全真,俗姓周,名宗惠,于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出生于湖南省郴州资兴市程水镇程江之上的周源山。传说程江源头之回龙山上生长一种会走路的沉香树,此沉香树是一种千年难遇的稀有树,能散发出清香味。程江村旁的程江口就是程江和东江交汇之处,两江在程江口合一为耒水,耒水也称银河和便江。这些独特的风水孕育了释全真这个独特的人物。周者谐音为舟,即艮土之灵,宗即无极神,即如来法身。惠即保惠师,即圣灵文殊菩萨,即慧,即真心,即全真。
释全真大师享有“西祖阿弥陀,东宗无量寿”之美誉。其父为周鼎光,母为熊氏。幼时出家,披剃于郡(郴)西开元寺,初参径山道钦禅师。至德元年(756)至湘源县(今广西全州)湘山开创净土院(今称湘山寺)。他在世期间创作了大量宣传佛教的诗歌和偈语,著作有《遗教经》、《牧牛歌》、《湘山百问》。唐咸通八年于农历二月十日佛教“松花大会”期间,端坐圆寂,享年133岁。由于释全真寿高德懋,远近都尊他为“寿佛爷”、“无量寿佛”。其真身藏于湘山寺,明代万历丙戌年(1587)自焚。
历代曾有5位皇帝膜拜释全真。如宋朝(1101)宋徽宗加封释全真为““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又号“湘山祖师”、“万相主人”、“无量寿佛”。清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玄烨亲书“寿世慈荫”扁额(帝字刻于湘山寺妙明塔后的仁寿山摩崖石上)。清咸丰九年,咸丰皇帝奕贮敕封释全真大师为“保惠无量寿佛”(保惠师即圣灵,即法身佛文殊菩萨)。
释全真大师的出生地郴州资兴市有个东江湖,为东江的发源地,是国家“六五”期间建造起来的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利用当地的山谷,拦腰建了一座大坝,从而形成如今的东江湖。水域面积160(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平方公里,蓄水量81亿立方米(对应太上老君九九八十一化身)的大型水库,水位海拔为280米(谐音爱爸你)。在东江湖上有个最美丽纯净的岛就是兜率岛,“兜率岛”的面积约有6平方公里,是东江湖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兜率灵岩依岛缘壁而生,岛中有庙,庙中有洞,洞中有庙,洞洞相连,南宋时便号称“天下名山”。

以上这些都象征住在兜率宫的弥勒菩萨就是阿弥陀佛,沉香树就象征妙音天女,即凤凰,也用天鹅象征,所以东江湖上有天鹅山和凤凰岛,象征乘天鹅的妙音天女。其中的猴古山瀑布象征曾住在水帘洞里的孙悟空。
在程江口有丹霞地貌5万亩象征土中金丹,内有天门洞、、螺丝寨、中国龙、无量寿佛出生地等景点。这说明末世阿弥陀佛就是弥勒佛,预示末世弥勒菩萨出生在郴州,这也说明弥勒就是宇宙大金丹,就是巨门星和祖龙,而弥勒菩萨的妻子就是田螺姑娘白水素女。
程江发源于郴州市永兴县鲤鱼塘镇,流经七里镇、蓼江镇、香花乡、高码乡于程江口与东江汇合为耒水。鲤鱼就象征水中法身佛,塘象征观音净瓶。七为丙火,蓼江和香花象征有丁火的花草仙子白水素女。高码谐音高马,象征能撑天拄地的白龙马。
《天蓬宝诰》:“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耒从丰从人,丰即雷火卦,即火龙,即有丙火的天蓬元帅,即大势至菩萨,即神农炎帝,耒即丰下凡为人人。江水即白水,即一。这些都预言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合一的弥勒菩萨程一丰将出生于郴州市永兴县。弥勒菩萨就是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再来。
释全真由禅宗走入净土,可见禅宗最后的归宿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参禅以求见真心,念佛以求得佛接引而入西方极乐世界。

二、阿弥陀佛化身之浙江杭州永明延寿和燃灯古佛化身之长耳和尚
阿弥陀佛的诞辰日是农历十一月十七日,这个诞辰日其实是永明延寿的诞辰日,永明延寿(公元904~975年)为唐末五代时僧人。净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俗姓王,讳延寿,据卍新续藏第 86 册 No. 1599 永明道迹记载,五代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讳延寿,字冲玄,号抱一子),本丹阳人,后迁居浙江杭州。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师名行修。号法真。泉南陈氏。家本豪右。尚儒学。师独存心清净。不乐处俗。十三出家。偏参诸方。得法于雪峰禅师存公。师生有异相。耳垂至肩。上过于顶。下可结颐。时号长耳和尚。后唐天成二年。自天台国清寒岩游钱塘。吴越国王待以宾礼。居南山法相院。平昔常募人作福。或问和尚募人作福。未审有何形段。师曰。能遮百丑。乾佑四年仲冬二日。钱氏以诞辰饭僧。问永明。此会有圣僧否。永明日。长耳和尚乃定光如来化身也。既而永明预戒侍者曰。长耳或来。但云我寝矣。师诣永明。侍者依戒告之。师取永明革履覆之而返。翌日坐逝。门人漆其全身。至今存焉。崇宁二年赐谥崇慧大师”
另外传说,有一天,吴越王开了个无遮大会,就是打千僧斋,永明大师本来是吴越王的国师,但他不肯坐上座,这个上座就被一个穿着破烂的长耳和尚坐了。斋后吴越王问永明大师是否有高僧前来,永明大师告诉吴越王,那个长耳朵和尚就是定光如来(即燃灯古佛),吴越王急派人去追赶,到一个山洞里见到了长耳和尚。长耳和尚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阿弥陀佛多嘴啊,泄露我的身分!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这些追赶的人急忙去回报吴越王,此时吴越王才明白他的国师是阿弥陀佛,急忙有派人去请永明大师,结果永明大师也圆寂了。
解读:
长耳和尚姓陈,为燃灯古佛的化身,而永明延寿为阿弥陀佛的化身。长耳和尚和永明延寿皆在浙江天台上修道,后来都到杭州来了,都在杭州圆寂。这也预示弥勒菩萨以燃灯古佛的名义再来时本姓为陈。

《宋高僧传》中所记延寿大师在寺院修行的生活写照。在龙册寺住了一些日子后,延寿便拜辞令参禅师,出外参学。初于金华天柱峰下习定九旬,后往天台山德韶禅师处修学禅法。延寿在禅学上的成就即是来自于德韶禅师的座下。
《宋高僧传》记云:“永明(延寿)在德韶会中,普请次,闻坠薪有声,豁然契悟,乃云:‘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
法王身就是佛的法身,这是永明大师通过修禅,最后自己从理上明白了万物都是如来法身。后来延寿居天台山时,常在国清寺里,结坛修习为时二十一天的《法华忏》,后来又往金华天柱峰诵《法华经》,历时三年之久。佛学修养与禅定功夫与日俱增。在天台山修学期间,于禅观中见观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因是而获大辩才。又于中夜经行时忽觉普贤菩萨持莲花在手。由是大师感于自己终身的修行趣向未有决定,遂上智者岩,作二阄,一名 “一心禅观”、一名“万善庄严净土”冥心恳祷之后,历经七次信手拈起的都是“万善庄严净土”那一阄。于是延寿大师才下定决心开始一意兼修净业。
解读:
为什么永明大师要修《法华忏》?说明忏悔很重要,有罪之人是不能获得解脱的,不能见道。其实修道之首就是要忏悔,但是禅宗的毛病往往认为因果都是空,所以他们往往不忏悔,也就不能解脱。且很多人因为诽谤大乘经典(认为读大乘经典没有用)或诽谤如来佛而获罪。
永明大师既见西方极乐世界的观世音菩萨,又见引导《华严经》里的所有菩萨去极乐世界的普贤菩萨,而且极乐世界的菩萨都是莲花化生,莲花也代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永明大师就迷惑了,不知道是不是观世音菩萨和普贤菩萨都是来告诉他要修净土才行。按禅宗教义,一切相都是虚幻,都是自己的心所显,自己的心就是佛,自己就是佛,他不应该理会定中所见的观世音和普贤菩萨才符合禅宗教义,见相非相才能见如来。显然永明大师吃不准了,不知道所见是真还是假,也不知道他们的意思,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所以他就采取了抓阄之法以决定他将来的修持之法。这也说明此时的永明大师还没有证道,并不明白他自己是谁。
永明大师后来转为修净土,变成禅净双修,这就是暗示我们,即使参禅有境界,最后还是要皈依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根据《法华经》经文,在无人空旷之处诵《法华经》,可以见到清明佛和普贤菩萨。而且念《法华经》能获得无量功德,没有功德和福德也是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永明大师在当税务官时,把他的收入都用来作放生的事业,所以积累了福德。可见,永明大师的一生经历为大家指明了修道之明路。即读大乘经典、忏悔消罪、参禅修定见道、念佛消罪并往生。

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及《净慈寺志》卷八所说,延寿于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住持奉化雪窦寺,从他参学的人很多,因此《雪窦寺志》有永明大师在雪窦寺写成《宗镜录》初稿的说法。浙江宁波雪窦寺为弥勒佛的道场,永明大师在这里写《宗镜录》,象征阿弥陀佛就是弥勒佛。
在北宋开宝三年(970),步入晚年的延寿大师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督建一座高达五十余丈共九层的六和塔。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吴越国忠懿王钱弘懿见灵隐寺颓废倾圯,请延寿到杭州主持复兴工作,重建殿宇,灵隐因而中兴。次年又接住永明寺(即净慈寺),忠懿王赐智觉禅师号,从学的多至二千余人。《宗镜录》一百卷在此寺的演法堂定稿,因此改名为宗镜堂。
永明大师圆寂后,有一从临安来的僧人,经年绕大师塔,旁人问他何故绕塔?那僧人回答:“我在一次大病中到过冥界,看见阎王殿左边供了一幅僧人像,阎王常在像前礼拜,我私下询问:阎王礼拜的僧人是谁?得到的回答是:“那僧是杭州的永明延寿大师。可见永明延寿大师即阎王之父,即阿弥陀佛,也是地藏菩萨。

再来研究一下永明延寿大师的名字秘密:
永明延寿象征无量光和无量寿,姓王,象征他是光和寿之王,丹阳人,象征他就是宇宙金丹。在杭州传道,杭者方舟也,象征他摇着挪亚方舟,即渡人脱离六道轮回的大法船。永明大师为法眼宗,象征他就是有离火之灵的法身佛。

字冲玄,号抱一子
《道德经》:“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德经》:“冲炁以为和”
《道德经》:“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冲的繁体字为衝,从重从行,轻行为风,重行为冲为艮灵。道在艮土中,一炁就是道,艮土之灵抱着一炁冲举,故名抱一子。玄为炁,冲玄即冲炁。
在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就是阴阳龙合一的弥勒菩萨。他是华山派弟子,后来成为恒山派掌门,华即无量光,恒即无量寿。

上面的两件历史事件预言弥勒菩萨就是燃灯古佛,也是阿弥陀佛,弥勒菩萨会从湖南郴州出生,然后来杭州定居、取经、悟道和传法。
在末世预言小说《水浒传》中,代表道(盗贼)的时迁,代表兑灵法身佛的武松,代表阳木的东岳大帝(豹子头)的林冲皆死于杭州,而代表弥勒菩萨的花和尚鲁智深于中秋节夜晚在钱塘江边的六和寺听潮而证道。

2.64章 阿底峡尊者和金洲大师

《大宝积经》披甲庄严会第七之五:
“无边慧,若有众生,为得无上佛之知见,于此三昧,若已求者、若当求者、若现求者,彼则能求一切法海圆满智慧。以是义故,我此法印付嘱于汝,汝于末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以此法印印诸众生。为此法印而印之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成就佛法,速诣道场,转无上轮,绍隆佛种,随顺住于一切智地,能于无上大般涅盘而般涅盘,令诸天人受持正法。”
“于后末世中,持我菩提法,则为无量佛,最后持法者。”
解读:
网上的《大宝积经》都写“末世后五十岁”,应该是以讹传讹。而本人手上的《大宝积经》出自“河北省佛教协会虚云印经功德藏印行”,里面写的是“末世后五百岁”,也就是公元1008年左右。
这个无边慧菩萨下凡后就是金地岛的法称(Dharmakirti)大师,十世纪时乘愿而降生于金洲(即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后为阿底峡尊者之师。因为法称大师居住在苏门答腊的海边,当时被称为黄金洲,所以他又被称为金洲大师(Serlingpa)。 他熏修菩提心,以此心怀大悲,成熟了护持大乘教法的伟大愿力,当时在印尼是全教公认的“菩提心之王”
法称大师原为苏门答腊的王子,因为信仰佛法,远渡至印度求学,跟随瑜伽师弥勒(与弥勒菩萨同名的论师)七年,学习《现观庄严论》与《般若经》。他同时修习显密经教。阿底峡尊者听闻金洲大师的大名,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从印度到苏门答腊跟随金洲大师,从学十二年,阿底峡尊者从他这里获得圆满的菩提心。
金洲大师为了令佛教长久住世起见,他著作有卓越的菩提道次第教授《般若现观庄严经论两合释论》,以及《菩萨修心次第》、《起伏觉悟修心法》、《圣不动金刚修法》、《现观庄严论释十一要义摄论》、《集学现观庄严论》、《毗那夜迦忿怒明王修法》等著述。金洲大师就是最后为释迦牟尼佛持正法者。

《大宝积经》披甲庄严会第七之三:
“若于末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佛及法宝及持法者,三不现前……但于此法,无听闻者,无受持者,唯除我前,渴仰听闻”
《大鼓经》:“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我于未来时,化为善知识,利益汝等众。”
《二观察续》:“末世五百年,我现阿阇黎,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
解读:
根据佛教说法,佛法传播分为正法时期(500年),像法时期(1000年)和末法时期。因为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1027年,悟道于公元前992,涅槃于公元前943年,所以正法时期从释迦牟尼觉悟传道算起为公元前992年,经历500年到公元前492年,像法时期经历1000年,从公元前493年到公元508年,末世后五百岁就是公元1008年左右,这时候释迦牟尼佛以善知识的名义降生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就是金洲大师的徒弟阿底峡尊者,尊者以善知识阿阇黎的身份出现。金洲大师为最后为佛持正法者,而阿底峡尊者就是最后持正法者,就是释迦牟尼佛再来。
阿底峡(Atisa 982~1054),公元982年出生于社护罗国(即今孟加拉国)人。他的父亲就是当地的国王,名叫善祥,他的母亲名叫吉祥光。这位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叫莲花藏,次子叫月藏,幼子叫吉藏。长子继承王位,次子月藏当受具足戒之后,取名吉祥燃灯智,也就是阿底峡尊者。汉名无极自在,本名月藏,法名燃灯吉祥智。可见阿底峡尊者既是释迦牟尼佛,也是燃灯佛,也是妙吉祥文殊菩萨,就是藏在月神里面的无极神。释迦牟尼佛就是燃灯佛再来。
阿底峡尊者11岁在那烂陀寺从觉贤学习佛学,旋去王舍城跟密教大师阿缚都底波陀学习密法,尔后又去超戒寺从那洛波钻研显密两乘。29岁在菩提伽耶摩底寺(另说奥坦多补梨寺)从戒护受具足戒,学习戒律,又从法护学习显教经典。在1013年阿富汗穆突起默德•伽塞尼的穆斯林军队最后一次侵入印度前,他去金地岛(今苏门答腊)从法称学习密法,并去锡兰(今斯里兰卡)钻研大小乘经论和密咒。44岁时返印度,出任超戒寺首座(大上座),声名极盛,与宝生寂、觉贤、阿缚都底波陀、动毗波、寂贤等人一起被称为超戒寺八贤。
西藏西古格王朝国王于1037年派遣那措译师领五名童仆,携带纯金七百两入超戒寺习论,俟机迎请。他会同在寺中的尊珠僧格拜见了阿底峡尊者,并与他有一长谈,详禀西藏佛教之现状。阿底峡尊者本着大乘自利利他的精神及续佛命脉的考虑,终于在1040以五十九岁高龄,翻越崇山峻岭前往西藏。 1042年,在尼泊尔王与大臣贵族及由藏地前来迎请的译师们的簇拥护送下,阿底峡尊者终于进入了阿里,受到当地民众热烈的欢迎。在桑耶寺讲经传法时,翻译《摄大乘论》及《摄大乘论释》等多种经论,造《菩提道灯论》,破斥违背佛教的异说,开示三士道的次第。阿底峡尊者住藏十三年(1042~1054年),大弘佛法,破斥邪论,为此后藏传佛教的流布奠立了良好而深厚的基础,尤其是在显密的次第及经论的研习上。1054年夏,他以七十二高龄圆寂于聂塘,聂塘谐音涅糖,即涅槃之糖,糖即象征无上真心法身佛。塘则是有法身佛的净瓶。
阿底梵语本意为圆满之意,如阿底瑜伽即被称为圆满瑜伽。峡即峡谷,即空谷,即空处,所以阿底峡即圆满空,圆满空即是无极神,即是法身佛。

2.63章 欲界魔王波旬和大红龙撒旦

一、佛教欲界魔王波旬
波旬梵名:Pa^pi^yas或Pa^pman,巴利名:Pa^piya或Pa^pimant,又译作波俾掾、波椽、波鞞、陂旬、波俾、播裨。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梵文:Ma^ra -pa^pman)。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

《佛本行集经》成无上道品第三十三:“所有一切诸怨敌,欲界自在魔波旬,不能恼我悉归依”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卷第四令魔得信乐品第六:“乃至得作帝释天王、欲自在主魔王波旬、娑婆界主大梵天王,何况常能具信三宝”
《佛祖统纪》二曰:‘诸经云:魔波旬在六欲顶,别有宫殿。今《因果经》乃为自在天王,如此则当第六天。有此两异,盖是译者用义之不同也。’
《杂阿含经》:“譬如欲界诸神力,天魔波旬为第一。
解读:
波旬为欲界最高天,即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此界天众自己不用变化出欲乐来享用,但是却能随意受用其他天人化现出来的欲乐目标。波旬即欲界魔王,为欲界主宰,有欲望者皆由其统治。欲界有四天王天,有弥勒菩萨所住的兜率天,可见欲界神力第一的天魔波旬即弥勒菩萨的魔化身,即佛的化身。也可以称为上帝独子的魔王化身或佛之法王子文殊菩萨的魔王化身。

《大般涅盘经》:“当于尔时,阎浮提内……波旬悉以大火焚烧一切所有经典。”
解读:
波旬极力破坏正法,阻止修道者学习正法,可见波旬为魔王。

《杂阿含经》卷三十九魔王波旬 “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夜起经行,后夜入房,正身端坐,系念在前。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大龙,绕佛身七匝,举头临佛顶上,身如大船,头如大帆,眼如铜炉,舌如曳电,出息入息若雷雹声。”
解读:
魔波旬即天蓬元帅的魔化身,即九龙扶桑日官大帝的魔化身,也可以化作雷祖,即化作广目天王,故能化为大龙。七匝与七头一样代表太阳丙火。天蓬元帅本相为红光,故魔王波旬为有太阳丙火的赤龙,也称七头十角的大红龙撒旦。

《大般湼盘经》卷七:
“佛告迦叶:我般湼盘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优婆塞、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须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
解读:
魔王波旬破坏正法,曾经以龙树菩萨之名出世。在《大唐西域记》和《大藏经》第五十卷《龙树菩萨传》中都有记载:龙树在佛灭后七百年出世于南天竺,婆罗门种姓,又译为龙猛、龙胜,音译为那迦阏剌树那或那迦阿顺那。他生于阿周陀那树下,故名阿周陀那。号称因龙成道,所以称为龙树菩萨。龙树菩萨具足了佛身三十二相,故人们皆以为他成佛了,龙树被称为印度佛教史上“第二代释迦”。其实龙树菩萨所传为魔法,为魔王波旬出世。阳龙即树,故称龙树,就是龙王,即东王公的魔分身。

《佛说莲华面经》卷下:“是时魔王他化自在天王。心大欢喜安隐快乐。复与百万亿他化自在天众。疾至佛所合掌向佛。”
解读:
当年释迦牟尼降服魔王成佛后,魔王波旬就转为护持正法。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四:“将来久远于此国界,当有城郭名曰鸡头。……尔时,去鸡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华……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当其夜半,弥勒出家,即其夜成无上道。……弥勒已成佛道。尔时,魔名大将以法治化,闻如来名教音响之声,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七日七夜不眠不寐。是时,魔王将欲界无数天人,至弥勒佛所,恭敬礼拜。……尔时,大将魔王告彼界人民之类曰:‘汝等速出家,所以然者,弥勒今日已度彼岸,亦当度汝等使至彼岸。’尔时,鸡头城中长者,名曰善财,闻魔王教令,又闻佛音响,将八万四千众至弥勒佛所。……尔时,弥勒初会八万四千阿罗汉。”
解读:
从这里可知,末世弥勒菩萨降成佛降服魔王波旬,此时魔王也会化为护持正法者。魔王就是弥勒佛的大将军,即大元帅天蓬元帅的魔王化身或黑杀将军的魔王化身,故称之为“大将魔王”
长者善财就是善财童子,是大势至和观世音菩萨的儿子。善财都要听魔王波旬的教令,可见魔王波旬就是大势至菩萨的魔王身。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原文:
尔时具寿阿难陀白佛世尊:经于几时。此魔当成无上菩提。得菩提已佛及世界名为何等。佛告阿难陀:此魔波旬。当于来世十千佛所。为作魔事。……复更过于四万阿僧祇劫。当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妙住得法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清净安立。劫名清净。
解读:
魔王波旬本来面貌就是大势至菩萨的分身,所以也是要成佛的。魔王是钓鱼执法者,其最终目的也是要辅助佛度众生。此为“一阴一阳之为道”,修道者通过降魔获得功德。

《大悲经》:“佛言:‘商主,魔亦如是,常希如来应供正遍知入涅盘故,常乐隐灭如来所说正法毗尼故。商主,乃至正法住世,是魔波旬于其时节得住魔宫;我法灭时,其魔波旬生大踊悦喜庆称意,故坠落魔宫堕阿鼻地狱。商主,喻如彼人于其树上而自害故勤作是事,魔亦如是,为自害故、为害他故而勤发心。商主,魔于后时堕阿鼻地狱受大苦痛,如夺命苦,为苦触已,当念我言:‘如来应供正遍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虚语者。如是善说,善哉身律仪、善哉口律仪、善哉意律仪。是身善行、是口善行、是意善行,获得可乐、可欲、可爱、称意果报。是身恶行、是口恶行、是意恶行,获得不可乐、不可欲、不可爱、不称意果报。我昔与彼身恶行相应、口恶行相应、意恶行相应,以是业报今堕地狱,受如是等极痛、极切、极苦、极恼、极不可忍如临死之苦。’是魔波旬当于尔时,忆我所说得净信心,得净信已即时于彼地狱命终生三十三天。”
解读:
从这里可知魔王波旬住欲界第六天之魔宫时为欲界魔王,然后又下到地狱,实为地狱的主宰,即地官,即酆都北阴大帝,然后又到三十三天化作帝释天。

《申日经》:“第六天魔。见佛高远三毒已灭。秽冥以索慧明独存。神圣无上诸天所宗。上帝亲下万神侍卫。内怀嫉妒心中烦毒。念其道成当必胜我。饮食不甘伎乐不御。即升正殿召博问臣议。设方计毁败其道。群臣启曰。菩萨神圣道力无上。威震三界德伏十方。非是臣等所可谋向。于时魔王赫威奋发震曜天地。召诸鬼兵兴军聚众。带甲亿万旌旗曀日光曜蔽天。宣敕士众皆使变化。奇形异类数百千种。虫头人躯鬼魅可畏。担山负石口眼吐火。围绕菩萨齐声踏地。牛吼唱噭震动八荒。山崩地裂树木摧折。海水波荡踊沸六原。溢流浩汗高波滔天。百姓惊怖巢木栖山。潜龙妄踊鸷鸟惊翔师子慑窜。金翅鸟王魔竭大鱼顺流低仰。群神怖悸逃走遁藏。千变万化群凶相将。毒恶逆类弥漫纵横。一时集恶向于世尊。佛直以放慈心之力。举手指之。群恶鬼兵一时伏擗。齐心叉手头面自归……天龙鬼神世间人民梵释魔王。莫不稽颡受佛化者。”
解读:
第六天魔即波旬,波旬能“召诸鬼兵兴军聚众”,可见波旬就是大鬼神王,即金刚密迹菩萨。“群神怖悸逃走遁藏”唯有佛能制服。

《佛本行经集》:“尔时欲界魔王波旬。从彼赤眼夜叉边。闻如此语已。即便召唤他化自在一切诸天。化乐兜率。三十三天。四天王等。并地居天。诸龙夜叉。诸乾闼婆。及阿修罗。紧陀罗。摩睺罗伽。鸠槃茶。罗刹毗舍遮等。一切大众。而敕之言。汝等悉集。听我处分。有一释迦种姓之子。欲取菩提。我等相共至于彼处。断其如此勇猛之心。勿令取证。”
解读:
这里他化自在天,兜率天,三十三天(忉利天),四天王天,阿修罗,一切龙蛇神和夜叉(鬼)都听波旬的号令,可见魔王波旬其实就是即弥勒菩萨,即帝释天,即阿修罗王,即大鬼神王金刚密迹菩萨,所以整个欲界皆由魔王波旬统治。

《大般湼盘经》:“时魔波旬于地狱中。悉除刀剑无量苦毒。炽然炎火注雨灭之。以佛神力复发是心………世尊,我等今者不以谕谄说如是事。持是咒者,我当至诚益其势力。唯愿如来,哀受我等最后供养。”
解读:
波旬能除地狱之刀剑无量苦毒,灭地狱之火,可见波旬主宰地狱,为金刚密迹菩萨的魔王分身,地狱之主宰神本来就是死魔。故称魔王波旬为杀者。

二、大红龙撒旦
《启示录》 13:1 我又看见一个兽从海中上来,有十角七头,在十角上戴着十个冠冕,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
《启示录》 13:2 我所看见的兽,形状像豹,脚像熊的脚,口像狮子的口。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权柄都给了它。
《启示录》 12:3 天上又现出异象来:有一条大红龙,七头十角,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
《启示录》 13:4 又拜那龙,因为它将自己的权柄给了兽,也拜兽说:“谁能比这兽,谁能与它交战呢?”
《启示录》 12:15 蛇就在妇人身后,从口中吐出水来,像河一样,要将妇人冲去。
《启示录》 12:16 地却帮助妇人,开口吞了从龙口吐出来的水(注:原文作“河”)。
《启示录》 20:2 他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旦,把它捆绑一千年,
解读:
从海中上来的兽就是中南海政权。中为土,为十,南为丙火,为七。这是魔王波旬所控制的政权,即马克思所控制的政权,即七头十角的大红龙所控制的政权。马克思就是魔王波旬在人间的凡身,即蚩尤再来。
有七头十角的大红龙就是伊甸园里的那条古蛇,也称豹子,也称狮子,。在《封神演义》中称申公豹,即狮子明王太乙天尊的魔王分身,即大势至菩萨的魔王分身,即木龙天蓬元帅的魔王分身。七头代表太阳丙火,十代表大势至菩萨光明瓶,即申公豹的葫芦,即魔王的十字架。

《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五等处记载:“佛从菩提树下起,往牟枝磷陀龙王池边,坐一树下思惟,时七日洪雨不止,牟枝磷陀龙王乃出,以身绕佛七匝,引头覆佛头上,守护佛陀,使不受诸恼乱。”
解读:
牟枝磷陀龙王即那伽,也称七头蛇,这就是阳木龙天蓬元帅,是佛教天龙八部中的龙众,具有控制水,行云雨的力量,在印度神话中,那伽住于地下或地下龙宫。七头代表丙火,在这里用“七匝”代表七头。

印度教也称那伽为千头蛇阿南塔。坐在七头蛇下面就是释迦牟尼。那伽化为魔时就是魔王波旬,就是七头十角的红龙撒旦。

《翻译名义集》卷二云∶“那伽,秦云龙”
《佛说大孔雀咒王经》:“复次阿难陀。于此西方有大天王名曰广目。是那伽主。以无量百千诸龙而为眷属守护西方。”
解读:
蛇和龙都代表木灵,大龙广目天王就是一切龙之主,就是大龙王,就是证道后的释迦牟尼佛。牟枝磷陀龙王就是其实就是西方广目天王的变化身。

《约翰福音》13:26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
《约翰福音》13:27 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做的,快做吧!”
《马太福音》 26:15 “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犹大)三十块钱。
解读:
从这里可见是耶稣控制了犹大的心,是耶稣引导犹大去告密的,所以魔王撒旦就是耶稣。饼者谐音为丙,代表有丙火(七头)的魔王撒旦,所以吃饼就代表被有丙火的魔王入心了,即升起了贪欲之火,故要出卖耶稣以获得奖赏。

《以赛亚书》 19:22 耶和华必击打埃及,又击打又医治,埃及人就归向耶和华。他必应允他们的祷告,医治他们。
《民数记》 21:6 于是,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
《民数记》 21:8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
《民数记》 21:9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
《启示录》 12:9 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约翰福音》 3:14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启示录》 1:15 脚好像在炉中锻炼光明的铜,声音如同众水的声音。
解读:
铜蛇代表火蛇,就是火龙或红龙,就是天蓬元帅,即上帝独子耶稣。火蛇既能咬死人,也能医治人。可见上帝独子和魔王波旬本为一。有众水的声音就象征能下雨的龙王,即住在大海中的东王公,即东海龙王。

《约伯记》 1:6 有一天, 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但也来在其中。
《约伯记》 1:7 耶和华问撒但说:“你从哪里来?”撒但回答说:“我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
解读:
可见撒旦也是耶和华上帝的众子之一,就是地官,即夜叉王金刚密迹菩萨,故此撒旦在地上走来走去。

《约翰福音》 5:45 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们,有一位告你们的,就是你们所仰赖的摩西。
《启示录》 12:9 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启示录》 12:10 我听见在天上有大声音说:“我 神的救恩、能力、国度,并他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因为那在我们 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
解读:
那个“告你们的”摩西,就是“控告我们弟兄的”魔鬼撒旦,可见摩西就是撒旦。上帝一分为二就是米迦勒天使长(或乌列天使长)和撒旦。

末世预言小说和电视剧中的运用:
《石敢当之雄峙天东》玉帝下凡前说道:“众皆一心,唯吾二心,黑衣穹高,领辖三界,真性灵投,入释凡家,他日重生,回归三界。”
《西游记》第七回:“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
解读:
《石敢当之雄峙天东》中的玉帝即如来佛,下凡后即御帝唐僧,即乔灵儿。玉帝有两颗心,一颗为圣心,另外一颗为魔心。圣心即白衣穹高,即取经时的孙悟空。魔心即黑衣穹高,剧中称奎刚法祖,为魔界之王,即阿修罗王,即《封神演义》中的通天教主。黑衣穹高以水沙为身体,其所控制的国家即启示录中的“从海中上来的兽”,即中南海政权。
圣心引导人们修行向善,魔心引导人们追求名利和欲望,破坏修行。当玉帝下凡时,由魔王坐玉帝之位控制三界。

《大宝积经》披甲庄严会第七之五:“以是义故,我此法印付嘱于汝,汝于末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以此法印印诸众生。”
《封神演义》第六回:“只因一千五百年神仙犯了杀戒,昆仑山玉虚宫掌阐道法,宣扬正教,圣人元始天尊闭目讲筵,不阐道德。”
《封神演义》第八十二回:“道行天尊曰:‘此一会,正是我等一千五百年之劫,难逢难遇。今我等先下篷看看,如何?’”
解读:
末世(末法时期)五百年后即公元1008年后,此后三界无正法,即不阐道德,弥勒菩萨(道德天尊,元始天尊)下凡在人间千年轮回,末世一千五百年,弥勒(最后一世即姜子牙,即唐僧,即许仙)证道回三界,神仙和魔在人间大开杀戒。

2.62章 阿修罗王

阿修罗王,梵名 Asura。略称阿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经常被视为恶神,常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阿修罗有两种,一种是属于鬼蜮道统管,一种属于畜生道统管。鬼蜮道统率的阿修罗,妖魔的身形,饿鬼的恶性。有天神一样的神通威力。畜生道统管的阿修罗住在大海底层,须弥山侧。
阿修罗王是佛国天龙八部护法神之一,是一位好战的恶神,佛经里记述阿修罗王与帝释天主争斗的故事很多。
《观佛三昧经》说,世界刚刚形成山海大地时,光音天上贪玩的仙人便到人间游戏。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时,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这肉卵经八千年后,终于生出一个女怪,身长有如须弥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只脚,头、口与手数皆为九百九十九,样貌好不骇人,即为阿修罗始祖。女怪后又产下一男怪名毗摩质多,毗摩质多结婚生子而使阿修罗一族日渐繁盛。毗摩质多有个风情万种的女儿,使得已有妻妾亿万的天界帝释为之倾心,娶为嫔妃。不料帝释婚后喜新厌旧,阿修罗女将委曲告之父亲,引发前所未有的一场大战。帝释天通过念般若波罗蜜咒将毗摩质多阿修罗王逼得遁入藕孔方避难。
《长阿含经》中也有同样的记述:阿修罗王的母亲,在大海之中浮游洗浴,水精进入身中,生下一个肉卵,经过八千岁后,肉卵破裂生出毗摩质多(花环),身有九头,头上有千眼,口常出水,手有千只,缺一只,而脚只有八只。
《长阿含经》中记述:有一位大阿修罗王,名叫罗睺。住在须弥山之北,大海之底。海水浮悬在他宫殿之上。金城银门,园林清泉,众鸟合鸣。每月十五日,他到大海中化现巨大的身体,海水只淹到他的脐下,头却高出须弥山顶,他用手障日月。日月天子见其丑形,惊恐害怕,不敢出来,所以天地失去光明。罗睺自己身上有日月宝珠,此珠光明照亮他所住的光明城。当罗睺阿修罗王愤怒地进攻帝释天时,他从海底光明城出发,吼声巨大,犹如雷鸣。四大天王称其为“狮子儿罗睺阿修罗王”
阿修罗王有部属难陀龙王和跋难陀龙王,与忉利天打仗时,曾用龙身缠绕须弥山七周。须弥山立刻山动云布。两位龙王又用龙尾拍击大海,掀起重重巨浪,汹涌的巨浪盖过须弥山顶。
罗睺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恶魔,相传为“达耶提耶王毗婆罗吉提”与“达刹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他又被称为“行星、流星之王”,为西南方的守护神;他长有四只手,下半身为蛇尾(或龙尾)。罗睺阿修罗王有琴,欲听闻何种曲调,则曲音自然弹出。
由于阿修罗王众多,其形不一,阿修罗王的形象,也有多种说法,有的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九手,八足,身形高越须弥山四倍;有的千头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须弥山;有的三头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体相。敦煌石窟经变画中的阿修罗王,多是三头六臂,或是一头三眼六臂。还有一个阿修罗王一个叫婆雅,意为勇健,是阿修罗与帝释天作战的前军统帅。
解读:
罗睺阿修罗王的琴就是艮灵,故他吼声如雷,八为巽灵,为花神,故有八足。罗睺阿修罗王有日月珠,即摩尼珠,象征他有摄持了丙丁火的先天一炁法身佛。阿修罗王即即有莲花身和狮身的紫微大帝之魔王身。日月珠能生一切财宝,故有金城银门。阿修罗有九头,代表金炁,即无上之先天一炁法身佛。
阿修罗王分阴阳两炁即化为难驼龙王和跋难陀龙王,难驼龙王即大势至菩萨之魔王身,即七头蛇,即魔王波旬,即木龙天蓬元帅之魔王身,阿修罗王化为金刚手菩萨就称勇健,即夜叉鬼王,为阿修罗王的前军统帅。跋难陀龙王即观世音菩萨之魔王身。

《法华文句》一曰:“难陀此云欢喜,跋难陀此云善欢喜,兄弟常护摩竭陀国”
《法华经光宅疏》一曰:“难陀者译言欢喜,跋难陀者为善欢喜也,变为人形,佛边听法。于人有染润之恩,见人皆欢喜也。”
解读:
难陀善能顺应人心,以调御风雨,深得世人欢喜,故有喜龙王等名称。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及《大宝积经》卷十四载,此龙王有七龙头,性颇凶恶,后为佛陀弟子目犍连降伏。难陀龙王成为护法龙神之上首。
跋难陀(人名)Upananda,比丘名。译曰善喜,贤喜,闻佛涅盘而欢喜之恶比丘也,善见论谓之须跋陀罗摩诃罗。难陀和跋难陀为两兄弟。
《长阿含经》四曰:“时彼众中有释种子。字跋难陀。止诸比丘言:汝等勿忧,世尊灭度,我得自在。”
解读:
难陀为欢喜之义,就是阿难尊者的魔王分身,跋难陀“此云善欢喜”,又翻译为“善喜,贤喜”,可见跋难陀就是三公主妙善,就是世音菩萨。一般而言阳木阳兑灵代表欢喜,阴木阴兑灵代表恶欢喜。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则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诸善根。
阿修罗界为嗔魔界,包括鬼界嗔鬼和畜生界之嗔龙,阿修罗王就是一切嗔魔之师和主宰,为如来上帝之嗔魔化身。

在电视剧《石敢当之雄峙天东》中玉皇大帝的魔王分身奎刚到阿修罗界当法祖,开始时是以水或沙为身体,以黑莲为法身。奎刚其实就是流沙河里之沙僧的先天一炁法身佛,即挂在唐僧脖子上之唐僧的九个骷髅头。奎刚本身以黑莲为法身,又收服了大蟒蛇(即难陀龙王)为黑袍护法,也把阿修罗界的乌鸦化成人形成为乌鸦大王(太阳神)。故奎刚可以附身在大蟒蛇身上,也可附身在黑莲身上。黑袍大护法后来被克隆成地狱的阎王,此时的黑袍大护法即太乙天尊所骑的九头狮子。

2.61章 摩醯首罗王和大黑天

一、摩醯首罗天
《佛学大词典》解释:
色究竟天即大自在天,又叫摩醯首罗天,又作自在天、自在天王、天主,为三千界之主。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以大自在天为一切万物之主宰者,又司暴风雷电,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悉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故此天喜时,一切众生均得安乐;此天嗔时,则众魔现,国土荒乱,一切众生均随其受苦;若世界毁灭时,一切万物将归入大自在天中。其形像为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之天人形,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色界至尊。

《南本大般涅槃经》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二十二之四:“善男子,如人供养摩醯首罗,当知是人已为供养一切诸天;金刚三昧亦复如是,有人修习,当知已为修习一切诸余三昧。”
《十住经》云:“大自在天光明,胜一切众生。”
解读:
可见摩醯首罗超越一切其它天。

《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一 :“复次,佛子,譬如大云降霔大雨,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无能知数,若欲算计,徒令发狂;唯大千世界主──摩醯首罗,以过去所修善根力故,乃至一滴无不明了”
《佛说大乘百福庄严相经》:“文殊师利。是大千主摩醯首罗。非少善根之所成就。何以故。摩醯首罗。有大智慧大威神故……文殊师利。如是摩醯首罗所有福聚。如是福聚名为梵福。文殊师利。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主摩醯首罗。及彼世界。”
解读:
摩醯首罗为大千世界之主,也就是娑婆世界之主,即梵天在色究竟天(大自在天)的化身。梵天持念珠,为计算之神,故摩醯首罗计算第一,计算为兑金灵的功能,中国也用算盘象征念珠。

《外道小乘涅盘论》曰:“外道摩醯首罗论师作如是论,果是那罗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罗一体三分。所谓梵天、那罗延、摩醯首罗。地是依处,地主是摩醯首罗天。于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罗天生。 ”
《治禅病秘要经》:“力士摩醯首罗。所不能及。大力丈夫天人所敬。”
解读:
那罗延和摩醯首罗都是梵天的化身。地主摩醯首罗天就是地官,即金刚密迹菩萨,即金刚力士,也可以是金刚手菩萨。

《慧苑音义》上曰:“摩醯首罗,正云摩醯湿伐罗,言摩醯者此云大也,湿伐罗者自在也,谓此天王于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
《大智度论》卷二:“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一切器仗悉皆堕落。摩醯首罗三戟叉堕落。帝释金刚杵堕落……皆归依佛世尊。悉皆战掉如芭蕉叶。身毛竦竖。不能堪忍观大轮王真言色形。尔时世尊隐大轮王色形。刹那顷说此一切如来所说。”
《治禅病秘要经》:“复当想一摩醯首罗。乘金色牛。持宝瓶水”
解读:
“八臂三眼,骑白牛”的摩醯首罗就是骑白牛的湿婆,即全身火焰有风雨两翅的南方雷祖。摩醯首罗的“三戟叉”就是湿婆的“三叉戟”

《正法念处经》:“复有邪见异道诸婆罗门。作如是说。摩醯首罗。乘于白牛。造作世间。能坏世间。名为作者。能作世间。如是邪见外道诸婆罗门。种种分别。种种赞叹。造作诸论。非实见实。如是一切。诸婆罗门。破坏正法。第一愚痴。亦教他人。令其邪见。”
解读:
既然造作世间,又能坏世间的摩醯首罗就是能造世界又能毁灭世界的湿婆。但是,从佛教的观点,万法皆空,物质世界是不存在的,其性本空,是由于人的妄想而存在物质世界,故此根本没有物质世界,所以说摩醯首罗根本就没有造世界。

《入大乘论》顺修诸行品第三:“问曰。所言摩醯首罗者。为同世间摩醯更有异耶。答曰。是净居自在。非世间自在。汝言摩醯首罗者。名字虽同。而人非一。有净居摩醯首罗。有毗舍阇摩醯首罗。其净居者。如是菩萨邻于佛地犹如罗谷(疏细的丝织品)障。于一刹那顷。十方世界微尘数法悉能了知。能以口吹十方世界皆大震动。又以一身遍一切佛国。亦如皇太子初受职时。以己业力故。大宝莲华自然化出。受一切种智位。坐宝莲华王座。有无量菩萨。亦坐莲花上而自围绕。坐宝莲花已。十方世界诸佛放大光明照。此菩萨受灌顶位。如转轮圣王长子受王位时。受灌顶已。即于彼座。断除智境微细之障。得首楞严三昧。毗楞严三昧。法华三昧。得一切实法决定三昧。不可思议解脱三昧。甚深无畏海水三昧。微妙清净离垢三昧。诸法平等无言说三昧。乃至金刚三昧。得如是诸三昧已。悉无障碍。一切行满足。觉一切智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正觉已。得如来十力。得四辩智十八不共法。能遍至一切佛国。得一切诸佛不坏法身。遍满一切法界。一切身口意业相。皆悉除灭。得无为寂灭处。登如来地。有二因缘。一于一切世间显现色身。悉以本愿无作业力。二以众生分别想异。是故能作种种色像。皆悉应之。是名如来无碍法身”
《佛学大词典》:“大自在天,又叫摩醯首罗天,又作自在天、自在天王、天主。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密教以之为大日如来之应现。”
解读:
可见,净居摩醯首罗已经成就一切种智,得佛法身,得佛十力,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得道成佛。净居摩醯首罗就是如来佛,故有如来无碍法身,净居摩醯首罗为大日如来的化身,就是天皇大帝,即雷祖。
毗舍阇意为食血肉鬼和啖精气鬼,毗舍阇摩醯首罗就是酆都北阴大帝,即地官,即鬼王,即湿婆,即地藏菩萨。

《华严经探玄记》卷九∶“摩醯此云大。首罗此云自在。智处有四义。一、以下三禅慧多定少令智不胜。四无色中定多慧少智亦不胜。此第四禅定慧等故是故智胜故云智处。二、此处五那含。天是圣人所生处。圣人智胜故云智处。三、此处有十地菩萨摄报果。彼菩萨摄十度行,别成智度故,名彼处以为智处。四、此处成报身佛,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故名此处以为智处。此是世间中最高胜处,于彼现成佛故云世间高大之身。”
《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地品〉云∶“于一切佛得授记故,得一切世间高大身故。”
《大乘起信论》云∶“是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
《成唯识论》卷七云∶“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宫得菩提故。”
《十地论》卷一释之而说有两种利益为∶“现报利益,受佛位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现报利益是指在因位而受授记;后报利益是指于摩醯首罗天而成报身佛。
解读:
可见大自在天是十地菩萨所居住之地,十地菩萨才能作为摩醯首罗的天子,十地菩萨都是摩醯首罗的儿子。十地菩萨在此地得一切智和一切种智而成佛,大自在天是成就报身佛之地,即成佛之地,即得菩提之地。可见摩醯首罗就是佛,摩醯首罗能让十地菩萨成就一切种智而成就报身佛,故摩醯首罗就是大日如来的化身。

《华严经》卷二十三云:“一切世界一切诸佛从兜率天下、入胎、处胎、初生、出家、成佛道。”
《梵网经》云:“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法门品竟。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闇之人。”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分别遮难分品第九云:“不应顶戴。亦不应礼拜大自在天。及日月天火天那罗延天。假令遭苦亦不应礼。彼所设教不应诵亦不应供养。有人持诵彼天者。持诵之人亦莫生嗔。但莫随喜。当加怜愍堕邪见人。亦勿诵彼真言赞叹彼德。”
解读:
可见,释迦摩尼佛曾8000次来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就是摩醯首罗天之天王,他同时住在摩醯首罗天王宫和兜率天宫。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宫下降人间入胎,出生后为凡身,证道时其真身再从摩醯首罗天王宫下降到在菩提树下释迦牟尼身上,并与之合一,这就是释迦牟尼佛证道觉悟。可见摩醯首罗天王也是太白金星,即法身佛。当然在佛教一切以佛所说为标准,所以不用拜摩醯首罗天王。

根据西藏之雍仲本教的经典记载,本教教主辛饶弥沃如来佛下凡前为释迦牟尼的前世白幢天子(释迦牟尼住在兜率天宫时的名字)之师父,辛饶弥沃从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下生到西藏,那辛饶弥沃自然就是摩醯首罗天的天王了,摩醯首罗天的天王就是一切佛之师,即法身佛文殊菩萨,即大日如来。

二、大黑天
大黑天,梵名Maha^ka^la ,音译摩诃迦罗、莫诃哥罗、嘛哈噶拉。又作大黑神、大黑天神、摩诃迦罗天。乃佛教之守护神,具有战斗神、财福神(厨房神)、冥府神等几种性格。形像颇多。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列于左方第三位,呈现黑色极忿怒相,火发竖立,三面六臂,正面有三目,左右二面各二目。以髑髅为璎珞,以蛇为臂钏,趺坐于圆座上。其种子为棙(yam!),三昧耶形为剑。
大黑天在梵文中,Mahākāla由摩诃(Mahā,意思为大)与卡拉(kāla,意为黑色,或时间)组成,字面意思为大黑,或大时。卡拉是阎摩的称号,湿婆也使用同一个称号,当他以世界毁灭者形态出现时,称为玛哈嘎拉(Mahākāla)。

东密大黑天是人们所认识的“中路财神”(骑老虎、一手举鞭、一手托如意宝珠的),大黑天神在东密和唐密中的全称是大福德自在圆满菩萨,他的本尊佛是大摩尼珠王如来。东密说他是大日如来降伏恶魔所现的愤怒药叉形象。
解读:
大黑天本是印度婆罗门教湿婆之愤怒化身,大黑天又音译为摩诃卡拉,即大卡拉,卡拉为阎摩之意,大卡拉即大阎摩,即大阎王,即阎王之父,即毗舍阇摩醯首罗,即金刚手菩萨,即地官。东密大黑天的形像说明他就是道教的赵财神,即赵公明元帅(武财神),赵元帅的形像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元宝即金丹,即摩尼珠王。赵元帅就是即九天应元雷声菩萨天尊,就是地官。大黑天就是手持如意珠的地藏菩萨之化身,即雷祖化身。大摩尼珠王如来就是文殊菩萨,为大黑天的本尊。

《慧琳音义》曰:“摩诃迦罗,唐云大黑天神也。有大神力,寿无量千岁,八臂身青黑云色,二手怀中横把一三戟叉,右第二手把一青羖羊,左第二手把一饿鬼头髻,右第三手把剑,左第三手执羯吒罔迦是一髑髅幢也,后二手各于肩上共张一白象皮如披势,以毒蛇贯穿髑髅以为璎珞,虎牙上出作大忿怒形,雷电烟火以为威光身形极大,足下有一地神女天,以两手承足者也。”
解读:
大黑天跟湿婆的形像是一样的,故持三戟叉。披白象皮代表他有艮土之灵,也能变成羖羊(山羊)。髑髅幢即有法身佛的幡幢,即有法身佛的艮土之灵。大黑天神为大神力,即金刚力士了。足下的地神女天即地母观世音菩萨,即面然鬼王,即帝释天,释迦牟尼佛出生时也有地神承足,释迦牟尼成佛前就是大黑天。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谓:‘大黑药叉王,婆罗拏斯国。’
《大日疏经》卷一说:“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为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
《大日经疏》卷十谓:‘毗卢遮那(法身佛大日如来)以降伏三世法门,欲除彼故化作大黑神。’
解读:
可见,大黑天就是秘密主金刚手菩萨,就是金刚密迹菩萨,为毗卢遮那(大日如来)降魔时的忿怒化身。

大黑天甚至成为了白族的本祖,比如在大理三塔寺的山门就有一尊大黑天,手里拿着三叉戟,额头上三只眼,被奉为本祖。大黑天神是中国白族神话中舍身救民的天神,三头、六臂、三眼,头着髑髅冠,头发竖立呈炽燃火焰光,面作梵相,浓眉大眼显得特别威武雄壮;上身袒露,蛇为络腋,虎皮为裙。左手一手高举执独股金刚杵,右二手持剑,其余所持之物已散落。三塔寺出土文物中,后被供奉在崇圣寺最具代表的为阿嵯耶与大黑天神,其神话传说流传至今。
传说三月初三,玉皇大帝得知几位大仙私逃人间,不禁大怒。他来到南天门向下看,人间一派春光胜过天宫。他命令一名侍者带着瘟药下凡,去毁掉人间。侍者驾云来到云南上空,正值三更半夜。他打开瘟药瓶,心里左右为难:撒下去吧,他不忍心毁灭这美好的人间,不撒下去吧,违背玉帝圣旨要上断头台。他正举棋不定,忽听得雄鸡高叫,白家人笑声明朗。这生命的声音牵动他的心。他决心牺牲自己拯救下方生灵,便把瘟药全喝到自己肚里,立刻全脸发黑,浑身发肿,从天上掉到地下。白族人民把他尊为“大黑天神”
解读:
喝瘟药拿三叉戟的大黑天就是喝毒药拿三叉戟的湿婆,大黑天既然是瘟神,毒神,也是解瘟毒之神。这个故事跟东岳大帝下面为百姓喝瘟药的温琼故事性质一样。

阿嵯耶观音是唐代南诏国崇拜的菩萨,“阿嵯耶”在梵语中意为“圣”。阿嵯耶头戴化佛天冠,袒身著裙,胸贯花漫璎珞,手结妙音天印。南诏、大理国期间,王室外铸佛献寺时,铸造的多半是“阿嵯耶观音”铜像,“阿嵯耶观音”获得“云南福星”尊称。
传说阿嵯耶本是从西方的“妙香国”来的一位老和尚,他牵着一条小狗,降服了当地的罗刹,在《南诏中兴画卷》的描绘中,老和尚又化身为巍山农户细奴罗的师傅,辅佐他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并在祭铜柱大典中现出真身。由此,南诏国将其尊为“阿嵯耶”,后来衍化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阿嵯耶观音”。
解读:
阿嵯耶观音的打扮完全女性化,阿嵯耶观音就是女娲,就是中华福神,就是妙音菩萨,就是大黑天的妻子,即湿婆的妻子雪山女神。观音就是香神和花神,她牵的狗就是净瓶(军持)所化。阿嵯耶头戴化佛天冠同于观音头顶有化佛。

如上图,在四川博物院藏有一尊阿嵯耶观音像,菩萨高耸的发髻中有一尊阿弥陀佛像,象征阿弥陀佛藏于观音的水中。阿嵯耶观音像男身女相,细腰显足,上身袒露,颈戴项圈,臂及手腕戴有钏或镯,右手施说法印,左手施予愿印。此像铜质鎏金,全身线条流畅。这显然就是女性化的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