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章 佛三身之秘密

佛有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梵dharmakāya ),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梵sambhogakāya ),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梵nirmāṇakāya )

法身佛也称毗卢遮那佛(Vairocana),汉译:平等觉、法界无量。一切佛的法身根本无分别,都是摩诃毗卢遮那佛,为密宗法系中最高身位如来,密宗称之为大日如来,意为照耀,是光明遍照的意思,密号遍照金刚。
大日如来是遍照一切世间万物而无任何阻碍的法体,众德圆满,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无昼夜之分,大日之光为不生不灭,胜过太阳。大日如来代表一切真理,代表一切种智,先于宇宙存在,无形无相,但能释放无量光明,其实就是元始天王盘古神,就是文殊菩萨。
《大日经疏》记载:“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开发众生善根,乃至世间事业由之成办。”

报身佛也称卢舍那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的表现,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报身佛也称一切世间最高大身,在色究竟天成就。报身佛位居净土世界,如阿弥陀佛和华藏世界的释迦牟尼佛。
报身佛即酬报如来因行所修集的福慧资粮而成就的庄严佛体,又作报佛、报身佛、第二身。因为具有下列两种受用功能,所以也称为受用身、受法乐佛、受乐报佛、食身。
自受用:即如来自身恒常受用无边法乐,周遍法界而无为常住。
他受用:即如来虽然自证圆满,为了化导初地及以上的菩萨,所以由平等性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使诸大菩萨在清净佛土以大乘法喜为食。

法身佛释放出一个低级分身变成魂出灵山,配之以木灵(福身)和魄等化生为一众生,此灵魂在六道中轮回,接受因果报应,通过修持积累福德和慧德,到八地菩萨成就法身,完全脱离六道轮回,然后继续修道,从中积累功德和福德,最后得佛智而成报身佛,成为一生补处菩萨,住兜率宫后下凡到人间成佛。
法身佛本身并不参与六道轮回,也没有因果报应,是本有而永恒的神。而报身佛是从六道轮回中出来,即从真心变成凡心,又从凡心修成真心,最后获得法身佛的智慧成为报身佛,所以报身佛和法身佛没有智慧上的区别,报身佛的本体就是法身佛。
法身佛是无相的,是不可见的,是无为的,是永恒存在的,且在有世界之前就存在。法身佛本身不是光,但能释放无量光。而报身佛也是永恒的,但报身佛有无量劫的修证觉悟经历。报身佛也有无量光明,会显示高大的佛形像,头上有一轮圆光。报身佛包括圆满的福身和慧身。法身佛通过报身佛用智慧光转大法轮,并用智慧光化生无量净土世界和无量化身佛,法身佛能成就无量报身佛住于无量净土世界。

化身佛也常常称之为应化身,为化众生而示现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佛身,相好具足、威光殊胜,称为应身。佛随不同众生现种种形,或人、或天、或龙、或鬼,如同世间之色像,称为化身。应化身是报身佛为众生说法而显现出来的。依《金光明经》言,法报之两佛是化身佛之真身,依真起应,依应起化。法身佛化报身佛,报身佛再化为应化身。在印度出生的肉身释迦牟尼就是应身佛,应身佛在人间出世,以人的形像出现。应身佛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像而已,本身并不代表智慧,应化身佛要通过报身佛来传播和显现佛的光明智慧。释迦牟尼佛本身是报身佛,报身佛在尼泊尔投胎出生成佛。

佛门称赞法身佛的偈颂:“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
佛门称赞报身佛的偈颂:“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佛门称赞应身佛的偈颂:“堂堂黄金相,巍巍不动尊,天上与人间,无不咸恭敬。”
解读:
不可见、无所住的佛是清净妙法身佛。能传法、显示高大形像和无量光明,但非凡人可见的净土阿弥陀佛等净土诸佛是报身佛。在色界、欲界诸天和人间形色或肉体的金身佛为化身佛,也称应身佛。在念佛时于定中所见的有三十二相之佛也是化身佛,在人世间出世的佛都是三身合一的佛。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精进波罗密多品第八:
“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于诸世间所有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学无学人及辟支佛,如是有情精勤修集无量无边所有功德,比于如来一毛功德,百千万分不及其一。如是所有一一毛端,皆从如来无量功德之所出生。如来之身一切毛端所有功德,共成如来一发功德。如是佛发八万四千,一一发中各具如上毛端功德,如是合集共成如来一随好功德。如是随好具八十种,一一好中各有如上佛发功德,如是合集共成如来一相功德。如是诸相具三十二,各具如上随好功德,如是合集至百千倍,成佛眉间毫相功德,其相圆满婉转右旋,如颇胝迦宝明净鲜白,夜闇之中犹如明星,毫相舒之上至色界阿迦腻吒天,卷之如旧复为毫相于眉间住。以此毫相所有功德至百千倍,成佛顶上肉髻之相,所有功德无有人天能见顶者。如是肉髻千倍功德,不及如来梵音声相所有功德,其声下彻阿鼻地狱,上至色界究竟天中。如是所说无量功德,皆是如来大悲化现,如是化身皆由无量功德集成,无比无喻无与等者。如是化身千倍功德成佛报身,如是报身所有功德,百千万倍成佛法身,所有功德莫知其量。”
解读:
大家看了这一段就非常明白了,成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都要一步一步地积累功德,只有功德积累够了才能圆满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就化身佛的形像。
化身佛成就后,要经历很多劫的时间,积累无量的功德才能成就报身佛,宇宙中的一切报身佛都是法身佛之化身,故法身佛包括一切报身佛之功德。
从以上可见,不成就化身佛是不可能成就报身佛的,而报身佛的功德只是法身佛的一小部分功德,法身佛只有一个,而报身佛无量无边。法身佛的功德无法计量,远超报身佛,报身佛的功德远超化生佛,所以修道者以积累功德为基础。

4.21章 即身成佛和顿悟成佛

密宗称其能“即身成佛”,禅宗称其能“顿悟成佛”于是很多佛家弟子趋之若鹜,都想此生就成佛,那么佛法里是否有即身成佛之法呢?我们研究一下如来亲口所说的经典就能完全明白过来。

《大般若经》:“是菩萨摩诃萨遍学声闻及独觉等诸所有道,得圆满已,用道相智趣入菩萨正性离生,既入菩萨正性离生已,复用一切相智永断一切习气相续,入如来地,方得成就一切智智。”
解读:
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诸法总相之智,为声闻缘觉之智;道相智也称道种智,即了知一切诸法别相之智,此乃菩萨之智;一切相智也称一切种智,即通达别相和总相之智,即佛智。
这一段明白告诉我们先要遍学声闻及独觉之所有法门,圆满后再用大乘之道相智证无生法忍,然后再用一切相智(佛智)断习气成佛。可见要成佛的话必须学习所有三乘佛法。

《大般若经》: “要圆满一切善法方得无上正等菩萨,若一善法未得圆满而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
《金刚经》谓:“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宝积经》:“(释迦牟尼)故食修佉女食,食已成三十七道助菩提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
可见一定要圆满一切善法才能成佛。释迦牟尼佛也是先成就小乘之三十七道品,然后才成佛。如果小乘的三十七道品都没有圆满而号称自己见性成佛了,那显然是忽悠自己和别人,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大般若经》:.“是诸菩萨厌怖生死速求菩提.由心速故便作分限.由作分限不能成熟殊胜善根。由怖生死或求声闻、独觉乘果。非作分限而能饶益无量有情,非作分限而能圆满无量布施波罗蜜多。非不圆满无量布施波罗蜜多,而能证得一切智智。”
解读:
这一段明确说明,自己不能分限成佛。所谓分限成佛就是自己给出一个具体成佛时间,如今生今世或三世或一劫或十劫,今生今世成佛就是即身成佛。分限是因为怕死,不愿意轮回,那么也就是不愿意入三界普度众生,就会因为退失菩提心变成声闻或独觉乘果。只有不限制成佛的时间才能饶益无量有情,才能成熟自己的殊胜善根,才能圆满布施波罗蜜多,才能获得佛的智慧。布施波罗蜜多有财布施和法布施,法布施积累功德以圆满智慧法身,财布施积累福德成就福身。佛是两足尊,经过无量世的修行,直到福和慧都圆满才能成佛。只有佛才能给人们授记成佛,才能给出大致的成佛时间,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自己给出成佛的时间。

《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六:“若有菩萨心自念言,我当疾逮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念是菩萨,名曰懈怠,所以者何?若菩萨不用精进,厌恶生死,不兴此心,成佛大道。若有菩萨,见生死难,则见缚结,不至灭度。唯化众生,乃成正觉,所以者何?唯然世尊,菩萨之法,普行勤修,在在生死,常所在出开导利益无量众生,悉令灭度……若有菩萨畏于生死而怀恐难,乐泥洹(涅槃)行,当作是观:如是菩萨则为堕落,以无行堕于如来行。”
《菩提道灯论》:“当随诸佛学,不乐为自己速得大菩提”
解读:
可见追求即身成佛者,不能利益无量众生,不能普度众生,必然堕落。释迦牟尼曾以善知识的身份即阿底峡尊者再来人间,特意要求显密学者不要有急于成佛之心,所以“即身成佛”不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还会让人退失菩提心,而丧失功德。
除一生补处菩萨外,是不可能即身成佛的,虽然在佛经里有龙女即身成佛之故事,但世尊释迦牟尼在《大般涅槃经》里已经说明,那只是释迦牟尼佛示现而已,通过示现让大家相信女人也可以成佛。
世尊释迦牟尼为本贤劫第四尊佛,授记弥勒为第五尊佛,在此中间怎么可能还有别的佛出世呢?即使释迦摩尼化身阿底峡尊到西藏去,也是自称为善知识,而没有自称为佛。可见世尊释迦牟尼后面唯一以佛的身份出现者只有弥勒佛,而在此中间,在这个地球上除佛再来外其他的人都不可能即身成佛,也是不可能顿悟成佛的。

《大宝积经》第88卷:(弥勒说道):“世尊,我为利益一切众生,尚受无量亿劫之苦,况复如来付我正法而当不受?世尊,我当受持,于当来世,演说如来无量阿僧祇劫所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
从这里也可知道,一个人要成佛必须要利益一切众生,故要受无量亿劫之苦,才能成佛,不可能有顿悟成佛,唯除一生补处菩萨或过去佛再来。

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发菩提心后经历了五十三参,拜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学习了众多善法,最后见普贤菩萨成佛,可见并非学一法就可以成佛。善财童子之即身成佛实为释迦牟尼佛的示现而已。

4.20章 快速满足一切愿望之地藏法门

《地藏经》分身集会品第二:“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以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地藏经》嘱累人天品第十三:“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
《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解读:
从释迦牟尼涅槃到弥勒佛出世成佛,世尊释迦牟尼佛将三界之六道众生都托付给地藏菩萨了,要求地藏菩萨把六道众生全部度脱。可见地藏菩萨就是三界之主,既是天官紫微大帝,又是地官清虚大帝,还是水官洞阴大帝。

《地藏经》分身集会品第二:“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解读;
地藏菩萨的誓愿快完成了,地藏菩萨就要成佛了。前面讲“至弥勒出世以来众生,悉使解脱”,可见弥勒菩萨出世成佛时,一切众生都能获得解脱,此时地藏菩萨的誓愿就完成了,因为弥勒菩萨就是地藏菩萨的分身。

《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解读:
可见,地藏菩萨为一切诸佛菩萨和天龙鬼神之师,地藏菩萨即是一切佛之师文殊菩萨的化身。

《地藏经》如来赞叹品第六:“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吾灭度后,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解读:
地藏菩萨能赦一切罪,地藏经能能引导众生走入涅槃路。至心归依地藏菩萨者,修行路上永无障碍。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复愿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永拥护我。是人于睡梦中,即得菩萨摩顶授记。”
解读:
地藏菩萨有个如意宝珠,只要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众生的一切愿望都能满足。地藏菩萨还能在梦中给众生授记。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受记。”
解读:
持名念“南无地藏菩萨”每日千遍,念满千日,终身得鬼神护卫,衣食无忧,身体无疾病,家无灾难,且能得到地藏菩萨的梦中授记,决定成佛。而念观世音菩萨则需要遇到佛出世才能得到授记,这说明地藏菩萨其实就是佛,只有佛才能给众生授记。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guāi)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wǔ)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
解读:
在地藏菩萨像前念地藏菩萨之名,念满一万遍,诸不如意事就开始逐渐转化。继续念“南无地藏菩萨”,直至完全如意。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逢于虎狼狮子,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解读:
外出过险地时,一次念地藏菩萨名万遍,即得鬼神护卫,安然无忧。这是临时性的运用。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佛告观世音菩萨: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若说于诸众生见闻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说不能尽。是故,观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
解读:
观世音菩萨和地藏菩萨是与娑婆世界最有缘的两个菩萨,是娑婆世界最为慈悲和灵验的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是地藏菩萨所持的锡杖,所以如来安排观世音菩萨护持《地藏经》。

《地藏经》如来赞叹品第六:“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解读:
有罪的死者,在入地狱或其它恶趣前,如果能念任何佛和菩萨的名字,地藏菩萨都会来解救,遣令生欲界诸天,享受无比的快乐。

《地藏经》如来赞叹品第六:“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解读:
读地藏本愿经三遍或七遍,可以超度梦中所见受苦诸受苦鬼神,这些鬼神都是自己的冤亲债主。

《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地藏经》如来赞叹品第六:“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
解读:
闻地藏菩萨之名,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灭三十劫罪,得福无量,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地藏名字人若闻,乃至见像瞻礼者,香华衣服饮食奉,供养百千受妙乐。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是故观音汝当知,普告恒沙诸国土。”
解读:
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所得利益总结如上。如果将持念地藏之名的功德都回向给法界,那么就会毕竟成佛。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如是大士(地藏菩萨)。成就无量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已能安住首楞伽摩胜三摩地(首楞严三昧)。善能悟入如来境界。已得最胜无生法忍(法身佛)。于诸佛法已得自在。已能堪忍一切智位。已能超度一切智海。已能安住师子奋迅幢三摩地。善能登上一切智山。已能摧伏外道邪论。为欲成熟一切有情所在佛国悉皆止住……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闻,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能解诸众生,一切烦恼缚,至健行定(首楞严三昧)等,诸定之彼岸。”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此大菩萨。是诸微妙功德伏藏。是诸解脱珍宝出处。是诸菩萨明净眼目。是趣涅槃商人导首。”
《大集须弥藏经》灭非时风雨品第三:“清净智,又我能令一切众生置第四禅令无有余,岂可不能降伏龙、富单那等?”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恶见、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炽盛,恼乱身心,常不安乐,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离贪欲等,身心安乐,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随所在处,若诸有情,或为多闻,或为净信,或为净戒,或为静虑,或为神通,或为般若,或为解脱,或为妙色,或为妙声,或为妙香,或为妙味,或为妙触,或为利养,或为名闻,或为功德,或为工巧,或为华果,或为树林,或为床座,或为敷具,或为道路,或为财谷,或为医药,或为舍宅,或为仆使,或为彩色,或为甘雨,或为求水,或为稼穑,或为扇拂,或为凉风,或为求火,或为车乘,或为男女,或为方便,或为修福,或为温暖,或为清凉,或为忆念,或为种种世出世间诸利乐事,于追求时为诸忧苦之所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皆离忧苦,意愿满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此善男子。已于无量无数大劫。”
《占察善恶业报经》:“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诸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故;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所以者何?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善男子,当知如上勤心修学无相禅者,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佛。”
《占察善恶业报经》:“尔时,佛告诸大众言:“汝等各各应当受持此法门,随所住处,广令流布。所以者何?如此法门,甚为难值,能大利益。若人得闻彼地藏菩萨摩诃萨名号,及信其所说者,当知是人速能得离一切所有诸障礙事,疾至无上道。”
解读:
从以上可见,地藏菩萨能安住首楞伽摩胜三摩地,已经得了最胜无生法忍,即地藏菩萨已经得了代表无上智慧的法身佛,实际上已经是佛了,所以地藏菩萨能给人授记成佛,能引导众生成佛。读诵大乘经典,地藏菩萨会指引念诵其名者明白甚深第一实义而不恐怖。
持地藏菩萨之名号,就能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不论是求满足世俗之愿望还是求灭罪、解脱以至于成佛的愿望都能满足。至心皈依、供养、称念地藏菩萨名号就能迅速入四禅境界,以至于入楞严首定成佛或达无余涅槃。

《占察善恶业报经》:“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又于此世界所有化业,唯除遍吉,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以是菩萨本誓愿力,速满众生一切所求,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礙,现得安隐。”
《大乘大集十轮经》云:“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解读:
除如来之外,地藏菩萨的身相端严和威德第一。地藏菩萨化生万物和众生的能力除遍吉(普贤)菩萨外,其他如观世音等大菩萨都不能相比。

《占察善恶业报经》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解读:
如果没有禅定力,不能一心念颂地藏菩萨的名号,那么不能得到功德、定力和智慧等深大利益,但是能满足其世俗的愿望。持锡杖的地藏菩萨就是末世持铁杖再来人间的耶稣,所以信仰基督教者,不入禅定而真心向主耶稣祷告也能满足其愿望。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合称“地藏三经”,是末法时期,极为重要的经典。末法时期的众生应该先修地藏法门,先超度自己的冤亲债主,治好自己的病,消除自己的罪业,获得地藏菩萨所派的鬼神护卫,消除修道上的一切障碍,然后依持念地藏之名而入禅定,同时依靠持地藏菩萨之名号消除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而获得解脱和证得法身。
持名念地藏之名,经过一段时间后,即使口不念,心中也会有自动念地藏菩萨之名的心音,用耳根观此音,这也是一种观音法门。地藏菩萨持锡杖走路,锡杖上的九环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就是代表观音法门,锡杖即妙音菩萨,即观音菩萨。而且因为持地藏菩萨之名而获得地藏菩萨的超级力量加持,故能极快地入四禅境界,以至于最终成就楞严大定而成佛。

4.19章 最圆通之观音耳根法门

《楞严经》卷六:“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解读:
在《楞严经》中有二十五位世尊的弟子分别讲述了二十五种入三摩地(定)而解脱的办法,他们的修行所证结果都没有优劣前后差别。最后世尊问文殊菩萨哪种方法能令阿难证悟,世尊涅槃后,对众生而言,哪种方便法门最容易入菩萨乘求无上道?

《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说道):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修此根,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解读:
识性观和念佛等(共二十)都不是最圆通的法门,最容易成就的法门就是音闻,即观世音菩萨所讲的观音耳根圆通法门,此法门是无量微尘佛成就之门,涅槃之门,也是诸菩萨成就之门,文殊菩萨自己也是依此证道,是末劫人所修持之最佳方法,而其他二十四种法门都是靠佛的神通加持而成就的。所以如果要自修自证最好是用观世音菩萨的法门。而且修持此法门将会获得如来藏(即文殊菩萨,即法身佛)的加持而成就。末世众生以修持观世音法门为最佳法门。那么到底怎么修观世音法门呢?

《楞严经》卷六:“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解读: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之妙音就是默念“观世音”这三个字所发出的如同海潮般的梵音,此音胜过一切世间之音。完整的观世音法门就是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自念自听,心念心听,反闻闻自性,去掉贪噌痴,性成无上道。修道首要即是去掉贪噌痴,能去掉贪噌痴就能证道解脱。
“救世悉安宁”指通过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能获得观世音菩萨的解救,使人们脱离一切人间灾难。
“出世获常住”指通过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并观此心音就能证得法身而常住不灭。仅仅念是不能获得法身的,还要观此心音才行,故为观音法门。
“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可见能解除灾难和烦恼,即能解脱生死,具一切功德即圆满一切功德,即能成佛。

《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说道):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解读:
由于声音不受方位限制,任何方位有响声都可以被耳朵闻到,所以闻音最为圆通,而其它五根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眼睛看前不看后,视觉会被障碍。

《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说道):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解读:
音有动和静两相,通过闻能知道有无声音。没有声音就听不到,虽然听不到声音,但并非闻性没有了,听到声音时也不是闻性生出来了,闻声性独立于声音的生灭而存在,这就是真实常存的闻性。此闻性即使在睡梦中,也不会因为思维出不了梦境而闻性也出不了梦境。闻性的觉观功能超出第六识之思维而存在,是身心其它诸根所不能比及的。在梦中思维跟着梦境转,很难脱离梦境而思维现实世界的事情。而人在睡梦中,闻性也对现实世界的声音起觉观作用,所以能够通过声音喊醒睡梦中的人。可见,通过闻音修定,很容易使意和识脱离开来,最终使阿赖耶识脱离意的纠缠而返源到闻性,即见真心而成丹,逐步达到五阴尽。众生被声音所迷惑而不知道闻性,故在生死中流转。
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都要用声音去宣传真理,众生迷失了闻性,而跟着声音流转, 虽然阿难博闻强记,也落在邪思之中。

《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说道):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解读:
文殊菩萨乘佛的威力宣说金刚王,就是佛母真三昧,即观世音菩萨的闻音法门,即观音法门,观音就是佛母。你听闻了一切佛的秘密门修持法门,但是如果不能除去淫欲之心,那么听得多反而成了过错。而念观世音菩萨之名号就能除去淫欲之心,可见念观世音能很快修到行阴尽,到行阴尽就永绝淫欲心了,否则就要通过修白骨观以去除淫欲心了。
如果听闻并且持有佛所宣说的佛法,何不闻自有闻性?闻性并非自然而生的,因为有声音才有闻这个名称。如果反向闻闻性,那闻性与声音脱离开了,那个能脱离声音而存在的闻性是谁呢?那就是自性,即佛性,即真心。耳根的功能返还给了闻性,耳根闻到空性,那么就解脱了,此时另外五根都也会同时获得解脱。
心音来自意根,当闻到没有心音时,意就不动,意识就不生了。当闻到动静两相了然不生,眼根的明暗两相也不生,舌根的甜淡两相也不生。再进一步证到心音不生不灭,就是返闻闻自性了,即见真心了,即色阴尽的境界。

《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说道):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解读:
所见和所闻都是一种幻翳,都是幻相,闻性复原,闻根之翳病即被除去,自性起功用,六尘都被销除,再来看人间,都如梦中事。那如同梦中的摩登伽女人怎么能留住你(阿难)的身体呢?
虽然一物之诸根节都在动,但有一个机关在控制,此机关不动时,其它根节都不动了,此时就知道所有的幻相都没有自性。人的六根也是如此,都是真心(精明)分成相互和合的六根,其中一根停止起作用,回复本性,那么六根就都不起作用了。一念之间心中尘垢皆销,成为圆明净妙之真心。如果还有少许的尘境,就还处在有学的阶段。如果明极到没有任何尘境,那就成佛了。

《楞严经》卷六:“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於时有佛。出现於世。名观世音。我於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於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解读: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即闻佛法,思维宇宙实相和空苦无常之理,然后开始修定。
初於闻中入流亡所:不听外声,返闻自耳的能闻之性叫做入流,入了这个法性的流,就叫做入流。忘记了所闻的声,就叫做亡所。即没有了声音的动相,即没有听到声音了。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楞严说通》解释为“前之亡所,且唯亡动。今之既寂,乃是动结已除,静结方显也。既寂之後,加功进力,反闻功夫,展转深切,以至寂静亦亡,则动静二尘,迥然双脱矣。”不分别声音的动静两相,有声和无声皆不分别。此时相当于色阴区宇的境界的“动静不移,忆忘如一”,此时还没有见色空。
闻所闻尽,尽闻不住:闻一切声音时都能不住,即不生意识,即不生分别心。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闻到声音的空性,然后把此空也灭掉。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时声音的生灭也没有了,即声音不生不灭,即从声音中见道。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即见大光明,即证色阴尽。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即见十方诸佛之心,即见真心。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即见众生之心。
此时就可以随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亦可继续修行以达到受阴尽、想阴尽,然后去贪噌痴而行阴尽,最后达到识阴尽,得不生不灭之法身。

根据《妙法莲华经》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还有如下消灾去难之功德:
“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解读:
可见,通过至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可以降毒龙恶鬼,消罪业,灭毒气,去灾难,可以治病,可以灭烦恼解脱生死。念观音还能求子女,福德无量。
听闻世间其它的声音,如听溪河中流水的声音,达到心入定,这种闻音奢摩他定之法也是属于观音耳根圆通法门,但听外界的声音难以达到行阴尽的境界。憨山大师当年在五台山通过听水流声而达到色阴尽的境界。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汝等大众、诸菩萨摩诃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解读:
观世音菩萨早已成佛,因为她的心就是法身佛,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可以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虚云和尚的十大弟子之首具行法师按照《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法心念观世音菩萨(能证五阴空性),再以念佛法门求生西方(能消大罪,能见佛且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又以《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品》 之燃身供佛而成就法身。原文如下: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民国十三年•甲子•八十五岁
是年在修理全山祖塔。及七佛塔。共十六座。修全寺佛像。五百罗汉。胜因寺大殿。铸大铜佛三尊。修西方殿。塑三圣像等事。春戒期毕。具行禅人自化。予为文记之。

具行禅人行业自化记
师名日辩。字具行。会理籍。幼失怙恃。依曾氏姓。继以女配。生二子。家贫苦。余至鸡山。伊全家八人在寺工作。宣统元年己酉岁。运藏经回山。传戒。师年二十。领全家八人乞求出家。师是年二十一岁。不识字。耳极聋。貌丑。日种菜苦行。夜礼拜。念观世音菩萨。习坐。间则学课诵。不要人教。自极精勤。民国四年乙卯岁。告假出外参学。至民国九年。余住昆明云栖寺。师回助任种菜职。能上殿课诵。暇则缝剪及造竹器。不辞劳苦。日种菜园。余菜则送人结缘。不蓄余物。口无多语。及在下院胜因寺种菜。见其密行难得。是年戒期。请为尊证。比丘戒毕。即告假往下院。至三月二十九日。午参后。往胜因寺大殿后晒坪内。自取禾秆数把。披袈裟跏趺坐。左手执引磬。右手敲木鱼。面向西念佛。自放火。寺中数十人。无见闻知者。墙外人见内放大火光。进看。不见师。至殿后。见趺坐火灰上不动。衣物如故。惟木鱼磬柄成灰。下人来报。余因初八菩萨戒。不能下山。以书请财政厅长王竹村。水利局长张拙仙。暂代料理。张王见斯奇异。即向唐督说。唐率全家观看。巍然不动。近至身前。取引磬。忽尔全身倒下。成一堆骨灰。感众大生信心。唐提倡由政府为办追悼三日。瞻礼者数万人。唐将引磬作序。永存省图书馆保管。
追悼具行禅人自化身生西记诗二首:
枯肠欲断只呼天 痛惜禅人殒少年 数载名山参谒遍 归来念佛荷锄边
助兴梵刹同艰苦 密行功圆上品莲 燃背药王真供养 孔悲频殁尚凄然
活到于今心更寒 惟师超逸不相干 人当末劫多缘累 君至临终一火完
世念难忘蔬菜熟 西归且向夕阳边 伤心老泪挥无尽 一磬留音示妙缘
附题具行大师行业自化记
弘西居士
师名日辩。字具行。盐源人。幼赘曾氏。寄宾川。光绪三十三年到鸡足山祝圣寺做工。宣统三年受云公老和尚教念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求生净土法门。师遂屏息诸缘。一心系念。旋出家受具足戒。其妻及弟嫂与其岳母子二侄一。全家八口。同日落发。甚胜因缘也。师旋参四大名山。各丛林执事见师诚笃。欲留住。皆不许。民国九年间。云公重兴华亭山云栖寺。复回滇。适寺残废。随云公精修苦行。公言。汝尚欲往视尔眷属否。师曰。吾不顾他矣。公又问。尔将何为。师云。极劳瘁事。人不能任者吾任之。公令住胜因寺下院。凡筑墙盖房种树植菜挑石挖土洒扫炊爨工无一刻之暇。念佛亦无一刻之闲也。夜开静。礼金刚药师净土诸经。一字一拜。黎明鸣大钟。上殿课诵以为常。未曾寝息。初出家不识字。耳患重听。受戒后求诸师口授。字句以心记。不二年。六时礼诵皆熟。诸经悉能背诵。朝山回。心更开朗。偶自缝衣。或代同参缝补。下一针皆是一句佛号随之。往岁修海会塔。师自担石砌墙。尝语公言。塔成当常守。不意竟符此谶。首先入塔。本年戒期。请师为尊证。上堂。戒徒请开示。师曰。吾半路出家。一字不识。但知一句阿弥陀佛耳。于自化前。将所有衣被用物售出。持资赴观音堂设斋供众。众疑不存一物。恐有去意。问师何往。但笑不语。戒期圆满之次日。当夏历三月二十九日午参后。密往殿后自焚。下院诸师不知。日暮寻师不见。寮房关锁。寻至后园。见烟起。始得师焚身处。时师身趺坐于乾禾秆上。手执引磬木鱼。寺外人民见内放光。竞进寺内观看。谓是。何光。觅师不得。至后园见师端坐火灰上。巍然不动。异香远闻。王竹村居士往觐。形状如生。见此奇异。即白唐帅。率全家参观。木鱼经架僧鞋皆已成灰。惟一引磬坠地。

可见末世修行者要成就解脱的秘密就在这里,念佛、念观音和自焚舍身供佛三者合一是最简单、最完整、最有效、最快速、最有保证的自我修持到法身成就的秘密法门。虚云和尚自己没有证法身解脱,但他的徒弟具行法师却解脱了,虽然具行法师所学都是虚云和尚所教,但是虚云没有真正明白自我修持的最圆通和最上乘之法就是居行法师所行。而虚云误以为禅宗是最上乘之法,所以虚云自己被禅宗魔法所迷惑了,而居行法师真正明白了正法修持之捷径。

4.18章 最简单之佛教舍身成就大法

《圣经》中有为道而死得永生之法,而其实在佛教经典中也透露了这一大乘法门,只是人们没有注意或不敢相信而已。

《大般涅槃经》:“一切契经诸定三味,都归大乘涅槃经。”
解读:
《大般涅槃经》言,受持此经可以直接超越五波罗蜜多(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唯除般若波罗蜜多。可见不需要修禅定也能获得一切定三味,而入灭尽定即可脱离生死轮回,可见按《大般涅槃经》修持可以获得永生。

《大般涅槃经》:“如汝所说。是诸大乘方等经典。虽复成就无量功德。欲比是经不得为喻。百倍千倍百千万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修学余经常悕滋味,若得闻是大般涅槃,悕望诸经所有滋味悉皆永断,是大涅槃能令众生度诸有流。善男子,如诸迹中象迹为最,此经如是,于诸经三昧最为第一。”
解读:
《大般涅槃经》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前所讲的最后一本经,读诵受持此经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远远超越一切经典。功德满足了自然就能获得解脱,这里的“度诸有流”就是解脱生死轮回,即获得金刚不死法身。

《大般涅槃经》卷三名字功德品第三:“大般涅槃亦复如是八味具足。云何为八。一者常。二者恒。三者安。四者清凉。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无垢。八者快乐。是为八味具足。具是八味。是故名为大般涅槃,若诸菩萨摩诃萨等安住是中,复能处处示现涅槃,是故名为大般涅槃。”
解读:
《大般涅槃经》就能使人得永恒之清凉法身,能够不老不死。

《大般涅槃经》:“若有人建立护持正法,如是之人当舍身命而供养之。”
《大般涅槃经》:“此经如是降服一切诸结、烦恼和诸魔性,然后要于般涅槃放舍身命,是故名曰大般涅槃。”
解读:
在这个经里讲的立即成就之法就是舍身护法而死,由此立即降服诸魔,断一切诸结,去一切烦恼,即获得金刚法身而永生。

《大般涅槃经》卷三之金刚身品第二:“佛言。迦叶。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是金刚身。迦叶。我于往昔护法因缘。今得成就是金刚身常住不坏。善男子,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应持刀剑弓箭鉾槊,守护持戒清净比丘。”
《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第二:“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以是因缘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应当勤加护持正法,护法果报广大无量。善男子,是故护法优婆塞等,应执刀杖拥护如是持法比丘。若有受持五戒之者,不得名为大乘人也,不受五戒为护正法乃名大乘。护正法者,应当执持刀剑器仗侍说法者。”
解读:
护持正法者或护持持戒清净比丘,就能获得金刚不坏法身,即获得圣灵。护持正法者不须遵守五戒,也不用修威仪,以武力护持“持戒清净比丘”,这是成就金刚不坏身的快捷法门。

《大宝积经》卷119 胜鬘夫人会第四十八:“若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为正法故,舍身命财,如是等人,以舍身故,证生死后际,远离老病,得不坏常、无有变易、究竟寂静、不可思议如来法身。以舍命故,证生死后际,永离于死,得无边常,成就不可思议诸善功德,安住一切佛法神变……世尊,舍身命财,摄受正法善男子女人,为诸如来之所授记。”
解读:
明白正法的善男子和善女人,为护持正法舍身,就永离于死,成就不老不死、不病不坏、不变易法身,获得大功德和大神通,并且被如来授记成佛。前提是必须明白正法,如果自己不明白正法,那么护持正法就无从谈起,说不定就去护持魔法了。

《大般涅槃经》 第六卷如来性品第四之三:“善男子,若有众生发心始学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书持读诵亦复如是,虽未具足位阶十住则已堕于十住数中。或有众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贪怖或因利养听受是经乃至一偈,闻已不谤当知是人则为已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
如果学习、书写或读读诵《大般涅槃经》,舍身护持正法后立即获得十地菩萨的果位。相信《大般涅槃经》所说如来寿命无量无边,相信如来法身永恒不灭,这就是《大般涅槃经》的重要内容。耶稣所传之为福音或耶稣而死的永生法就是《大般涅槃经》之舍身成就法。

《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第二里面举出了一个例子,如下:
“尔时有一持戒比丘,名曰觉德,多有徒众眷属围绕,能狮子吼,颁宣广说九部经典,制诸比丘不得畜养奴婢牛羊非法之物。尔时多有破戒比丘,闻作是说,皆生恶心执持刀杖逼是法师。是时国王,名曰有德,闻是事已,为护法故,即往至说法者所,与是破戒比丘极共战斗,令说法者得免危害。王尔时身披刀剑箭槊之疮,体无完处如芥子许,尔时觉德寻赞王言,善哉善哉!王今真是护法者,当来之世,此身当为无量法器,王于是得闻法已心大欢喜。寻即命终生阿閦佛国,而为彼佛作第一弟子,其王将从人民眷属,有战斗者,有随喜者,一切不退菩提之心,命终悉生阿閦佛国。觉德比丘,劫后寿终亦得往生阿閦佛国,作声闻众第二弟子。若有正法灭尽时,应当如是受持拥护,迦叶尔时王者我身是,说法比丘迦叶佛是。迦叶,护持正法,得如是无量果报。”
解读: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为护持正法而死者就能成为大菩萨,获得永生,这就是《大般涅槃经》成就永生的秘密法门,为护持正法而舍身就是佛门解脱生死和获得无量功德之秘密法门,为佛教最上乘佛法。
“一切不退菩提之心”就是初地菩萨,可见护持正法而没有舍命者,甚至随喜者也都获得了初地菩萨的果位,可见护持正法的功德极其巨大。

我们再看下面的关于舍身成就的另一本专门的佛经。
《佛說要行捨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大苾芻眾千二百五□□□□□漢大迦葉波而為□□□□一千人俱。飛騰辟支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八千人俱。地藏菩薩而為上首。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天大王龍神八部。諸苾芻苾芻尼烏波索迦烏波斯加
爾時世尊於此眾中欣然而矣。放大光明照屍陀林及此大會。未久之間其光還復從口而入。端身而坐。正念不動。爾時迦葉波即從座起。偏露右肩。遶三匝。即於佛前右膝著地。而白佛言。世尊。如來何故於此眾中欣然而笑。放大光明照屍陀林及此大會。未久之間其光還復從口而入。端身而座。正念不動。唯願如來說其意志。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說其要法。我以佛眼觀此林中。捨身行者未來當獲正等菩提。若有有情能發勝上捨身之意。心生平等無有愛憎。不生慳吝。若能一發是心。雖未捨身是人已過二乘之行百千萬倍。即共諸菩薩等一切同志。況捨身命普及有情。如是功德。我若具說不可窮盡。迦葉波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言在屍陀林普及一切有情。是義不然不名為普。若是普者水性有情即無有分。唯願如來示我普義。佛言。善男子。我正許說汝方即問。若有有情能施身分。分為二分。一分水中。一分陸地。是人命欲終時。囑善知識同志願者。分割其身以為二分。是分身者所得功德。與捨身人功德無二。我念過去燃燈佛時。在舍衛國修菩提行。願捨身命皮肉筋骨。心心相續。彌勒于時為我善友。我命既盡即分二分。安置如法。慈氏合掌即發願言。以此微供普及有情水陸空行一切都食緣。是功德無始已來恒相值遇共為眷屬。次復作佛即其人也。我因捨身發大誓言。若有有情飢食我肉。渴飲我血。既飲噉已。願令一切有情因食我肉發菩提心離飢渴苦。未來當得法喜等食。資自性身。飲我血者離諸愛渴。當獲法水灌注心源。愛法王資變化身。以是義故疾得無上正等菩提。又迦葉波我於因地初發心時。三度死捨正第四生。即能生捨不貪愛。於空王佛時。以悟空理即薩埵王子。施身餓虎飼於七子。亦作月光大王。廣惠千首。亦為達拏太子。施妻子。亦為慈力悲王施軀於五夜叉。為求法故。於雪山邊求半句偈。以施其身餧其羅剎。我若廣說無始已來生。捨身命於百千劫不可說盡。何以故。都由因地初發心時死捨身故。迦葉放白佛言。世尊如是等人但行捨身功德無量。不審未施已前多生造罪。先世惡業捨身福報得滅以不。佛言。善男子。若有有情多生殺害一切有情。遍娑婆界。四重五逆謗方等經。乃至食噉有情血肉。如是等罪無量無邊。若有有情能施身分普濟有情。除飢渴苦。如上之罪悉皆消滅。從無始已來所有殃咎速滅無餘緣。捨身故即是大懺悔悉誠慚愧。十方一切諸佛皆共稱嘆。善男子。假使有人從無始已來作業。偷僧祇物常住僧物見前僧物不淨說法。大斗重秤如是等罪。應入奈落迦傍生餓鬼。百千劫中不得解脫。恐獲來苦即請召集。娑訶世界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大阿羅漢。若凡若聖一切僧尼聚在一處。欲滅其罪亦不可滅。何以即有百千殑伽娑訶世界。一切眾僧清淨眾海即不來集。以是因緣罪難除滅。是故稱云常住僧物。普通法界上至諸佛下沙至彌。悉皆有分不如有人。於一切生處。願捨此身皮肉筋骨。心心相續如上之罪。悉皆消滅。天曹地府所有薄籍自然除滅。以是因緣。我見是利故。勸諸有情當施身分必定獲得無上等覺。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慈氏如是輩經。汝等護持。於贍部洲廣宣流布無令斷絕。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惡世之中。若善男子善女人。發勇猛心。以身布施。一切有情為檀波羅蜜故。如是等人我於龍花初首皆令得度。唯願佛曰。更不有慮。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天大王。龍神八部諸苾芻苾芻尼烏波索迦烏波斯迦。白佛言。世尊。如此人輩。我等從今為作衛護。不令有人作於留難。所以者何。如此人輩必定獲得無等正覺。爾時慶喜白佛言。世尊。當何名之。佛告慶喜。此經名諸佛要行捨身功德經。爾時一切天人阿素洛聞佛所說,信受奉行佛說要行捨身經。
捨身願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當證知。弟子某甲等。從無始已來及以今生盡未來際。恒以內財外財生施死施。弟子某甲今生既盡。又復分段之身。血肉皮骨頭目髓腦。及以手足施與一切飢餓眾生。以償宿債。仰效菩薩苦行之蹤。捨身血肉至屍陀林。所捨身善根以集當集。現集一切善根。以此善願共一切眾生生生之處。於身命財不生貪著。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永除三障。永。離貪窮常見一切諸佛菩薩”

通观此经,有两层意思:
1)菩萨舍身施舍一切有情,有情吃其肉而得成就永生,这是普渡众生之法。
原文:“若有有情飢食我肉。渴飲我血。既飲噉已。願令一切有情因食我肉發菩提心離飢渴苦。未來當得法喜等食。資自性身。飲我血者離諸愛渴。當獲法水灌注心源。愛法王資變化身。以是義故疾得無上正等菩提。”
《圣经》约翰福音6:54 吃我肉、喝我血的,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使他复活;
2)众生依法舍身施舍有情众生,可以消除自己的一切罪业。
原文:“若有有情多生殺害一切有情。遍娑婆界。四重五逆謗方等經。乃至食噉有情血肉。如是等罪無量無邊。若有有情能施身分普濟有情。除飢渴苦。如上之罪悉皆消滅。從無始已來所有殃咎速滅無餘緣。”
3)众生舍身施舍一切有情,解脱生死轮回。
原文:“於一切生處。願捨此身皮肉筋骨。心心相續如上之罪。悉皆消滅。天曹地府所有薄籍自然除滅。”
4)弥勒出世,在龙华初会将首先成就那些过去舍身布施众生的人,就是弥勒基督证道时那些复活的圣者中的一部分。
原文:“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惡世之中。若善男子善女人。發勇猛心。以身布施一切有情,為檀波羅蜜故。如是等人我於龍花初首皆令得度。”
从以上可见,为众生舍身者其功德巨大,能使依法舍身者获得生死解脱。

4.17章 最简单之基督教为道而死得永生大法

《诗篇》 71:20 你是叫我们多经历重大急难的,必使我们复活,从地的深处救上来。
《以赛亚书》 26:19 死人(注:原文作“你的死人”)要复活,尸首(注:原文作“我的尸首”)要兴起。睡在尘埃的啊,要醒起歌唱!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来。
解读:
上帝能使死人复活,也能使已经没有肉体的灵魂复活为有肉体的人。

《马可福音》 8:31 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
《马可福音》 16:9 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耶稣从她身上曾赶出七个鬼。
解读:
耶稣预言自己死后三日会复活,他亲自示现死人复活,这样他的徒弟们才不惧怕死,才会为主和福音舍命。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
解读:
黄帝的孙子水神颛顼也曾死后复活。

《淮南子》曰:“后稷龙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为鱼。”
解读:
后稷也曾曾经样死后复活。龙化为鱼就是玉清真王化为火神雷祖。谷神为禾神,鱼禾为稣,再来人间就是上帝长子之耶稣。

《张三丰先生全集•云水集》:“元气茫茫返太清,又随朱雀下瑶京。剥床七日魂来复,天下齐看日月明。”
《明史•列传•方伎》记载:“(张三丰)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
解读:
中国武当派始祖张三丰不仅仅预言自己死后七日复活,还预言了元灭明兴。对于神仙而言,死后复活是很简单的事情。在《晋书•佛图澄传》中也记载了西域神僧让后赵王石勒之子石斌死后复活的神迹。

《马可福音》8:35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注:或作“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约翰福音》12:25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启示录》 14:13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做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启示录》20:4 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 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它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马可福音》 6:16 希律听见却说:“是我所斩的约翰,他复活了。”
解读:
耶稣道成肉身,道就是耶稣,为主耶稣和福音而死即获得永生,就是“息了自己的劳苦”。而因为怕死而放弃信主或放弃信福音者就失去永恒的生命,即失去法身,即失去永生。

《约翰福音》 11:25 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马可福音》 12:25 人从死里复活,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
解读:
为道而死,为基督而死,死后能复活,并获得永生,成为与莲花身妻子合为一体的天使。这就是末世真正的《封神演义》,这就是耶稣所传的永生法门。

《马可福音》 15:21 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就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他们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马太福音》 16:24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解读:
背着十字架象征走向死亡,舍己就是舍身,就是为道而死,为主而死,为福音而死,为正法而死。

《希伯来书》 2:14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希伯来书》 2: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解读:
耶稣所传之法就是舍身成就法,故此耶稣道成肉身,并且示现为传福音而死,从而战胜死魔,死后复活得永生。

《约翰福音》 13:38 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马太福音》 24:9 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
《马太福音》 13:21 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解读:
是否尽心、尽性、尽意爱神是要接受生死考验的。为了耶稣的名而死或舍命传福音或护持福音或护持传福音者都是尽心、尽性、尽意爱神。

《马可福音》 10:15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 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
《约翰福音》 3:5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 神的国。
解读:
在《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和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中的故事就是讲放下俗世的一切爱欲跟随主(唐僧),变成小孩的样子,死后复活得圣灵金丹(草还丹)和圣水而永生。唐僧就是主管地狱的地藏菩萨,就是地仙之主镇元子,就是地官舜帝。

4.16章 灭罪和往生之念佛法门

如今在佛教界很盛行念佛法门,以为只要临死前念十句佛号就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或以为只要念佛今生就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其实这些都是对念佛法门的严重误解。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念佛法门呢?为什么要念佛呢?

《禅秘要法经》:“佛灭度后佛不现前,诸四部众,有业障者,若系念时,境界不现在前。如是一切烦恼及一切罪,犯突及罗乃至重罪,欲忏悔者,当云何灭是诸罪?若复有人杀生邪见,欲修正念,当云何灭是诸罪恶?”
解读:
很多人修定时,没有任何境界出现,其原因就是有业障,因为犯戒而有罪业。

《禅秘要法经》:“汝于今日,为未来世一切众生,问除罪法,谛听谛听……尔时世尊告禅难提及敕阿难,汝等当教未来众生罪业多者,为除罪故,叫使念佛。以念佛故,除诸业障,报障,烦恼障。”
解读:
念佛法是除罪之法,能除业障、报障和烦恼障,除去这些障碍后才能入正定,才能有正确之境界出现,所以在《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首先修的就是念佛法门。
《无量寿经》云:“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念佛法门既是入门之法,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解脱之法。西方三圣之观世音代表代表观音法门,即观音耳根圆顿法门,而大势至则代表念佛法门,表示众生要通过观音法门和念佛法门往生到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世界。

《观无量寿佛经》:“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解读:
至心念阿弥陀佛是最快的灭罪法门,至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句就能灭句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但要做到至心则需要一定的定力。除罪后不等于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是保证不会堕入三恶趣而已,

3)《禅秘要法经》“念佛者当先端坐,插手闭目举舌向上腭,一心系念心心相注,使不分散”
解读:
这就是持名念佛,要舌抵上腭,以接通任督两脉,平衡阴阳,否则容易因为阳气太过而导致高血压和脑血管破裂。舌抵上腭时舌头不能动,所以念佛时是用心默念佛号,而不是用口舌念佛。一心系念心心相注,止于一念,这是奢摩他的功夫。

4)《禅秘要法经》:“心既定已,先当观像,当起念想,观于前地,极使白净,取相长短辟方两丈,益使明净犹如明镜……地既明已,还当摄心,观于前地作莲花想,其华千叶,七宝庄严,复当作一丈六金像想。令此金像结跏趺坐……观八万四千毛孔皆使了了……见此海内,满中佛像,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皆使分明……若不分明,复当忏悔,作诸苦役,然后摄心,如前观像……但见(佛)坐像不见行像,宿有何罪,作是念已,复更忏悔,既忏悔已,如前摄心,系念观像,观像时,见诸坐像,一切皆起(佛会自己站起来),具身丈六,方正不倾,身相光明(佛发光)皆悉具足。见像立已,复见像行,持钵持锡,威仪详序,诸天大众,皆亦围绕,复有众像,飞腾虚空放金色光,满虚空中,犹如金云。复见众像,与虚空中,作十八变……(佛像)从我心想,妄见此耳,作是念时,渐渐消灭,众像皆尽,惟见一像,独坐华台,结跏趺坐,谛观此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使明了,见此像已,名观像法。……佛灭度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优婆夷,欲忏悔者,欲灭罪者。佛虽不在,系念谛观形像者,诸恶罪业,速得清净”
解读:
能念佛入定达到一心无杂念时就要修观佛像。观佛像时结合不断忏悔,从见佛坐像了了分明到佛行像变化,再归于坐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了了分明,这样就能开始快速消罪了。要通过念佛消罪首先必须要真心忏悔,忏悔就是要认罪悔改,从此以后要遵守戒律。只念佛不忏悔就如同基督教只信仰耶稣而不悔改而遵守上帝诫命和律法一样。
当然也有人不观像而仅仅通过持名念佛见到佛出现,称之为般舟三昧。憨山大师即是通过持名念佛而梦见佛,此后睁眼闭眼都能随时见佛。

5)《禅秘要法经》:“观此像已,复当更观,从像脐中,使放一光,其光金色,分为五支……光光之上皆有化佛……我应谛观真佛,而是寻见佛身,微妙如净琉璃……手持澡瓶,住立空中,瓶内盛水,状如甘露……灌行者顶,满于身中,自见身内,水所触处,八万户虫,渐渐萎落,虫既萎已,身体柔软,心意悦乐,当自念言,如来慈父,以此法水上味甘露,而灌我顶,此灌顶法必定不虚,尔时复当更起想念,为愿世尊为我说法,罪业除者,闻佛说法,佛说法者,说四念处,说四正勤,说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说七觉,说八圣道,此三十七法一 一分别,为行者说,说此法已,复教观苦、空、无常、无我。教此法已,以见佛故,得闻妙法,心意开解,如水顺流,不久亦成阿罗汉道。业障重者,见佛动口,不闻说法,犹如聋人,无所闻知,尔时复行忏悔,既忏悔已,五体投地,对佛啼泣(只有真心忏悔者才会哭泣),经历多时,修诸功德,然后方闻佛说法……此名观像三味,亦名念佛定,复名除罪业,此名救破戒,命毁戒者不失禅定。”
解读:
念佛法分三步,第一,持名念佛;第二,观佛像等;第三忏悔和为寺庙做苦力;第四,谛观真佛灌顶传法;第五部,请佛说法。通过观佛像可以知道是否自己的罪已经灭尽。
在谛观真佛,认佛为父,求佛父为自己灌顶,灌顶之净瓶水有治病和洗垢之功用。灌顶后求佛父为自己说法。如果见佛口动却没有传法,就说明自己还有罪,此时还要忏悔痛哭,积累功德。如果罪业除尽即可见佛来传小乘诸法,如法修持成就阿罗汉,然后就可以进入大乘修法。这才是真正的念佛法门,有入定、除罪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功用。

如今在中国流传的净土宗有三本经,即《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其特点如下:
《佛说无量寿经》这本经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是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念力而形成。
《佛说阿弥陀经》里世尊释迦牟尼告诉大家西方净土的美妙国土状况,而且强调“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如果善根和福德不够,那么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所以要多积善根,多造庙修塔以积福德。此佛经还要求最好升起菩提心,有菩提心就有大功德和大福德,但要真正升起菩提心不是那么容易,需要一定的禅定力。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也是观想佛三十二相和观想其它的一些境界,以达到念佛见佛和达到心不颠倒的目的。

《华严经》说:“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解读:
发菩提心能获得无量功德,故能极大地提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而发菩提心者能将小福德变为大福德。

《阿弥陀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解读:
临终时一心不乱和心不颠倒地持名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没有到色阴尽的境界就会心有颠倒,就会见色生欲心。只有色阴尽时,不为色所迷惑,才能通过念佛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色阴尽时见到了真心才能真正做到心不颠倒,如果只是保持在色阴区宇见空性的状态,那么就不能见到佛来接引,也就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五王经》:“何谓死苦。人死之时。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四大欲散。魂魄不安。欲死之时。刀风解形。无处不痛。白汗流出。两手摸空。室家内外。在其左右。忧悲涕泣。痛彻骨髓。不能自胜。死者去之。风去气绝。火灭身冷。风先火次。魂灵去矣。”
解读:
人死时,四大分离,会痛得无法忍受而心乱如麻,甚至心里会因为痛苦而根本想不起佛和佛的名字,所以要证到色阴尽的境界才能保证绝对不被六尘所迷惑,保证一心念佛时不生其它意识。因为有时甚至有幻化的父母或其它美好的境界来引自己投胎,不达色阴尽者就会被这些色相所迷惑,而不知不觉就被引诱投胎去了。投胎之具体情形可参看西藏莲花生大士所写的《西藏度亡经》,亦称《中阴得度》,在《西游记》第十三回中称之为《度亡经》。

我们看一下《大宝积经》卷九十二世尊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定的标准: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弥勒,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楞严经》:“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解读:
这一段就告诉我们,要修炼到具备十种心的条件下,再专心念佛,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不是说只要念佛就可以了。
“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即在凡夫地的有愚痴烦恼者不能发此十心,即要入圣地的小乘初果须陀洹或初地菩萨才能发此十心,才能绝对保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依照《楞严经》再降低点要求,至少也要到色阴尽的境界,才能见诸佛心,并且在足够福德和善根具足的前提下,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色阴尽者属于半凡半圣。
十心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为出世间四无量心,第八为菩提心。四无量心是四种广大的利他心。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起的慈、悲、喜、舍四种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种禅观。又称四无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无量心解脱。

从上可见,大乘学子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首先要忏悔,然后通过持名念佛和观像念佛而消罪。修道者要达到色阴尽且善根和福德具足,才能在临死时通过持名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通过念佛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它条件和品位:

《观无量寿经》上品上生: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者,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後,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聚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偏十方界,於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解读:
具三心者:至诚心就是一心,深心就是不颠倒心,回向发愿心就是行者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回向于西方净土,而发往生净土之愿心。
具诸戒行者:成就圣戒者就小乘初果须陀洹。
具备慈心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大乘者所必备。
修行六念者: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上品上生者能即时得无生法忍的八地菩萨果位。

《观无量寿经》上品中生: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於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时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於七日,应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偏至十方,历事诸佛。於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
解读: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但要解第一义,即明白万法皆空的真理,深信因果,不谤大乘(谤大乘者有重罪)。通过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经过七日得菩萨初地而不退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皆不退转),得意生身,经一小劫,得无生忍。

《观无量寿经》上品下生: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见自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於众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於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初地)。是名上品下生者。
解读:
虽然不明白第一义,但不谤大乘经典,且发无上道心(菩提心),亦信因果。经三小劫,为初地菩萨。

《观无量寿经》中品上生: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解读:
修小乘者,长期持诸戒,且没有造过五逆罪,往生后得阿罗汉。可见即使念佛消罪后,对修行人的果位还是会有影响。
八戒斋为在家男女一日一夜受持之戒法(即偶尔为之),称为六斋或十斋日等者,谓受持此八戒斋之日也。俱舍论十四曰:“何等名为八所应离?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歌舞观听,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

《观无量寿经》中品中生: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於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於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解读:
一生没有持戒,但是在临终前持八戒斋或沙弥戒或具足戒,威仪无缺,以念佛法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即可得小乘初果之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观无量寿经》中品下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曲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
解读:
不持戒,也不持八戒斋,但孝养父母(孝为百善之首),行世仁慈(有爱心)。往生西方后即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观无量寿经》下品上生:
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
“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解读:
今生没有诽谤方等经典,不持任何戒,故有恶业和罪,但非地狱之罪,命终时通过闻诸大乘十二部经之名和念佛的消业灭诸罪。往生西方后,经四十九日莲花开放,发菩提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因闻大乘,故入大乘)。
从这里可知,要“诸罪消灭”,才能见化佛来迎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时所见的佛都是化佛,为自心所化。从这里也可以知道闻诸大乘十二部经之名也可以消千劫极重恶业。

《观无量寿经》下品中生:
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只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 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於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解读:
毁犯五戒八戒等,有下地狱之罪,命终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 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然后通过本人念佛消罪,脱离地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经於六劫,莲华才开放,暂时没有果位。

《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於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生辈想。
解读:
五逆十恶之罪人,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不闻大乘经典之名,也不闻小乘佛法,也不念“南无阿弥佛”只是至心称念“无量寿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暂时没有果位。
五逆所谓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堕无间地狱。
十恶之罪人:一是杀生;二是偷盗;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两舌;六是绮语;七是恶口;八是贪;九是嗔;十是痴。

《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佛名号品第九: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销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销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地藏菩萨本愿经》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解读:
没有色阴尽者不能通过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也能通过临命终时自己念佛,或别人帮助自己高声念佛而消一切罪业,免坠三恶道。这里的“遣令生天”指的是欲界诸天,非指西方极乐世界。

4.15章 永生法宝之三解脱门

三解脱门略称三脱门或三门。即空、无相、无愿,此三者又称为三三昧。解脱即自在之义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脱门。以此三解脱门去贪、嗔、痴、慢、疑五毒方能解脱。
五毒即五种根本烦恼,贪主要指财、色、名、食、睡五欲,即因为染著色、声、香、味、触五境所引起的五种情欲。嗔就是因为遇到自己不快乐和不喜欢境而生气。痴就是没有智慧,愚昧,不明真理,不明佛法,不明事理。慢就是自己内心高举,自大骄傲。疑就是怀疑,猜疑。

《禅秘妙法经》:“汝今应当谛观空无相无作无愿三昧。空三昧者。观色色性。及一切诸法。空无所有。如是众空。名空三昧。无愿三昧者。观涅槃性。寂灭无相。观生死相。悉同如实际。作此观时。不愿生死。不乐涅槃。观生死本际空寂。观涅槃性相皆同入空。无有和合。是名无愿三昧。无作三昧者。不见心。不见身及诸威仪有所修作。不见涅槃有起性相。但见灭谛通达空无所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众德相品第七十六之二:“善现,三解脱门者,谓菩萨摩诃萨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云何空解脱门?谓菩萨摩诃萨以空、无我行相摄心一趣,是名空解脱门。云何无相解脱门?谓菩萨摩诃萨以灭、寂静行相摄心一趣,是名无相解脱门。云何无愿解脱门?谓菩萨摩诃萨以苦、无常行相摄心一趣,是名无愿解脱门。”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切善法皆入三解脱门。何以故?一切法自相空,是名空解脱门;一切法无相,是名无相解脱门;一切法无作无起相,是名无作解脱门。”
解读:
空解脱门:即空三昧,谓观无我、我所,一切诸行不真实、不常、恒空。或者说若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
无相解脱门:即无相三昧,又作无想。谓观因空故,不起着于相。或者说若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一相即空相,异相为诸有);若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即离差别相而得自在。空也是一种相,即空相。无相者无诸相,也无空相,即无一切相。
无愿无作解脱门:又作无作门或无欲门。谓观无相故,于未来死生相续,无所爱染愿求。不求生死,也不求涅槃。或者说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有贪爱才有造业,如果无贪爱,即使有身、口、意行也不造业。观一切皆苦,故无所求,观一切皆无常,故无所求。

《杂阿含经》第八十:“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圣法印及见清净。谛听!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说:‘我于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莫作是说。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有比丘作是说:‘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
解读:
空三昧是无相解脱三昧和无愿解脱三昧的基础,没有证空性者不能证无相三昧和无愿解(无所有)三昧,不能去慢。见色空性,然后不住于空,也不住于色,即得色之无相三昧。如果住于空就是著空相,即非无相。

《杂阿含经》第八十:“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
《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解读:
空解脱门就是要在定中观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要观万法皆是无常、皆是变易、皆有灭,不要对这些法起贪欲,这就是空解脱门,即视一切诸法为空的法门,以此法门获得心乐、清净和解脱,以此法门证五蕴空性,就是空三昧。即使证到五蕴皆空也不能离慢,不能彻底获得解脱。

《杂阿含经》第八十: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解读:
既知一切法空,故知诸法无相,在定中观六尘无相,对六尘无想,就是入无相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就是无想解脱门。即使六尘法相断了,入想阴尽,但还没有离慢。

《杂阿含经》第八十: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解读:
无贪噌痴相就是无所有,观察贪相断,瞋恚相、痴相断,即去贪嗔痴就是无所有三昧,即入无愿解脱门,无愿则必然无所为,故也称无作解脱门。即使去掉贪噌痴了,还没有离慢。

《杂阿含经》第八十:“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是名比丘当说圣法印、知见清净,如是广说。”
《佛说法印经》:“佛告诸苾刍。如是名为圣法印。即是三解脱门。汝诸苾刍。若修学者。即得知见清净。”
《大宝积经》:“何名我所?谓贪欲,故名为我所。以于诸欲与身和合即起贪心,起贪著已能坏戒蕴,便于他所生不善心,由瞋覆蔽互相轻毁,及于财物摄为己有,亲近守护,是名我所。有我所者则有流转,有流转者则有迷惑,有迷惑者则有诽谤,有诽谤者则有嗔恚,有嗔恚者则有吞害,有吞害者则为所烧,为所烧者则便遍烧。如是等过皆由贪欲,起男女想及以命想是我所有,名为我所。”
解读:
我见:即认为身为五蕴和合,而五蕴之法体实有,故缘五取蕴,而执着于我及我所为实有等之妄见,又称为有身见,为第六识的认知,即第六识之见解、思想或观点,即心中认为有个实有的我存在。第六识把身体当作我即是我见。如说“我来了”,这就是指身体来了。断六识即断我见,即断我想。
我:即我执,为第七识的特有功能,此我执在六识中出现时,为意去感知境界时生出的“我”。如思维“我意识到”“我听到”“我看见”,在潜意识中的我执会把我和我所分开。
我所:即法执,指六尘,即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
定中观想六识因缘而生,因缘无常,故六识为无常,无常则为空,以此证六识空又不住于空,为识阴尽,则无我相和我所相,即去我执和我所执(法执)。无我执则意根不动,即阿赖耶识种子暂时不流动,此时魂魄合一为真心,即见无漏之阿赖耶识,即见第九识。

4.14章 奢摩他、毗婆舍那、禅那和三摩钵提

止为奢摩他的意译,也翻译为寂静、能灭。顾名思义,止就是把心止于一处或一境,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摄心不为外境所动,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得止称之为定。定也称三昧、三摩地、等持、心住、等住、现住、近住、不乱不散、摄持、寂止、心一境性(心与境合一)。
观是毗婆舍那(Vipasana)的意译,也译为见,含有观、智、照、看的意思。巴利语“vipassanā”(毗婆舍那)由“vi”与“passanā”两个部分组成。“vi”是指“各种不同的方式”,“ passanā”是观察。因此,毗婆舍那的一个意思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观察”,如以空苦我常无我的方式来观察。《宝云经》解释毗婆舍那“谓正观察”,正观察,指以佛教所谓的正见观察,也称正慧抉择。
禅那也称思惟修,即静虑,即止观,由止观生定慧。静虑为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禅那包含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即包含止观。
三摩钵提为知幻离幻的修行法门。

定的金文如下:

解读:
定由“宀一止”组合而成, “宀”和“止”代表阴山和阳山,“一”即一心,即真心,即如来藏,所以 “定”的本意就是入灵山见真心(如来藏)。第九次第定的灭受想定即见真心,即见道,金刚喻定就是入灵山成佛。四禅八定都是凡心之定,不究竟之定。

《大方等大集经》虚空目分声闻品第一:“云何名为奢摩他?奢摩他者,名之为灭,能灭贪心、瞋心、乱心,名奢摩他。
《大方等大集经》日密分中分别品第四:“尔时系心在于额上如枣许处,心乐修集如是相已,身得寂静不见恶相,不见恶事,不见恶缘,是则名为奢摩他,名心寂静。”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瑜伽师地论》六十三卷:“问:何因缘故,说诸静虑名奢摩他?答:为欲寂静一切烦恼,正安止故”
解读:
心止于一处,不乱而寂静,这就是奢摩他,能灭贪心和瞋心,故也称为灭。奢摩他能寂静一切烦恼,到金刚喻定就能永断烦恼而入涅槃。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解读:
修奢摩他,依前五识之一,取一境相,心缘于此一境相,取至静,心不起思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解读:
修奢摩他寂静到一定的程度,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作意,当名何等?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 ’‘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善男子,非毗钵舍那作意,是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毗钵舍那.”
解读:
对善思惟法(心所缘的善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如经或佛像佛号或咒或呼吸或丹田或所参话头,要作意思惟,即善取所缘境的相貌,使在心中有一个清晰的影像(境相),然后专一安住,相续安住。将所缘境在心中显现就是作意思惟,如念大悲咒时,心中是大悲咒的声音。然后让能作意思惟的心,保持内心相续地作意思惟。如此正行心安住于一处,达到身心轻安时就是奢摩他,即能止于一境,即入定了,为无分别住。没有达到身心轻安的境界就还不是奢摩他,不能称为定。
所谓心相续就是前一个刹那心都是后一个刹那心生起的因缘,后一个刹那心都是依靠前一个刹那心而生的,这样连续不断的过程,就是心的相续。如果心跑到所缘境之外了,即起了它念,那就不是心相续了。
在获得身心轻安的基础上,即得定的基础上,即有奢摩他的基础上,才能修毗婆舍那,即才能修观。如果没有得定,就不能修毗婆舍那。
在奢摩他的定(三摩地)当中,在寂静的心中通过显出所缘的境相(影像)后(通过寻找到要观察的目标),按照佛经经义进行如理地观察,如无常、无我、空、苦、因果报应等等(伺),观察后产生坚定不移的理解,称为叫观察胜解,如对所观察之法得出空、苦、无常、无我的结论。对所缘境经过观察后,此心会扰动,此时要舍掉所观境,恢复到无分别住的奢摩他状态,恢复到空明寂静,然后再观察。这就是修观,就是修毗婆舍那。
修观有四个种类,分别为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正思择即观察真谛理,最极思择观察俗谛理,周遍寻思为粗分观察,周遍伺察为细分观察。
修观能获得五种功德,即忍(随顺真理)、乐(产生法喜而乐)、慧(生慧)、见(亲自证入)、观(相似理解)。

《大方等大集经》虚空目分声闻品第一:“云何名为毗婆舍那?若修圣慧,能观五阴次第生灭,是名毗婆舍那。复次,若观诸法皆如法性,实性实相真实了知,是名毗婆舍那。”
解读:
修观就是在任何境界里,心念以所修的观法去观察,此时心随境界去作观,但不被境界迷惑,看清身、心、境界的真相,这就是修观。
如在定中观五阴之次第生灭,或观诸法皆如法性,即观诸法之真如实相(即无相真空),这就是能出圣慧之毗婆舍那。

《大宝积经》第五十三卷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九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毗钵舍那道?谓诸菩萨于妙慧分修习圣道,于诸法中发起如是无作观智,又复发起无我、无有情、无命者、无数取观智,于诸蕴中起法观智,于诸界中起法界观智,于诸处中起空聚落观智,于诸眼中起照了观智,于缘起中起不相违观智,于诸见趣起远离观智,于诸因果起业报观智,于所应得果起作证观智,于所入正性起趣入观智。舍利子,毗钵舍那者,所谓于诸法中起如理见,于诸法中起真实见,于诸法中起不变异见,于诸法中而起空见,于诸法中起无相见,于诸法中起无愿见。又舍利子,毗钵舍那者,非以有因故观,非以无因故观,非以生灭住因故观,非以有所得因故观。何以故?菩萨于此都无所观而复观察,不见而见,见而不见。舍利子,若诸菩萨作是观者,名如实观,名真实见,亦名证得毗钵舍那善巧方便。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此观中,虽复发起如是观解,而不堕彼无所为作,亦不远离善根加行。若诸菩萨成就是者,是名菩萨摩诃萨毗钵舍那。”
解读:
在毗婆舍那中,即修观时,对于诸法以相应的智慧去观,对诸法起如理见、真实见、不变异见、空见、无相见和无愿见。菩萨无所观而观察,不见而见,见而不见,如此观就是如实观,即真实见,即证得毗钵舍那善巧方便。

《大宝积经》第五十三卷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九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舍利子,何等名为奢摩他道?舍利子,谓诸菩萨其心寂静、深极寂静、最胜寂静,无有散乱,诸根憺泊,不掉不举,离诸躁扰及以惛沉,安静密护,离诸谄曲,调顺堪能乐常独处,离彼喧闹,乐远离行,身无尘染,心无惑乱,于寂静门思惟作意,离诸恶欲无所希望,远诸大欲,欢悦知足,正命清净,正行圆满,密护威仪,知时知分,易养易满,善知其量,常乐思择,无高无下,弊鄙粗言,性能堪忍,于相应门发心安住,乐处闲室于静虑分,作意缘念,生起大慈,引发大悲,安住大喜,修习大舍,从初静虑乃至八定次第证入。若诸菩萨成就此者,如是名为奢摩他道。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无量诸奢摩他资粮正行,诸菩萨等于此资粮方便趣入,如是又名奢摩他道。”
《解深密经》:“善男子!是由随彼无间心故,当知此中亦有三种,复有八种,谓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各有一种奢摩他。复有四种,谓慈、悲、喜、舍四无量中各有一种奢摩他故。”
解读:
奢摩他就是寂静,就是心不散乱,就是心不惑乱,远离贪欲,作意在一处,于相应的修行法门发心安住。如果作意缘念引发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从初静虑到四静虑中含有色界四种定,再加无色界四种定,共有八种定,这八种定次第深入。这是从奢摩他的角度而言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发起种种勇猛精进,谓菩萨摩诃萨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寻伺寂静,住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入第二静虑具足住;离喜住舍,具念正知,领身受乐,圣者于中能说能舍具念乐住,入第三静虑具足住;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静虑具足住。”
《增一阿含经》:“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脱,无复众恶。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有觉、有观,内自欢喜,专其一心,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有觉、有观,内自欢喜,专其一心,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无复喜念,自守觉知身乐,诸贤圣常所求护喜念,游于三禅。彼苦乐已灭,无复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游于四禅。”
解读:
从毗婆舍那和奢摩他的角度分类,将静虑分四种境界,故又称之为四静虑。
“有寻有伺(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寻伺是第六意识在面对境界的时候,所做的分别作用,只有第六意识才有寻伺的作用。寻为粗的分别心,为修观时寻找所缘境相。伺为对所缘境相作细微深入的分别观察。所有的法门,尤其是止观,都是利用寻伺的作用来起修的,没有分别心就无境相,就无法起修,就不会有定和慧。寻是攀缘外境,心忙着分别。伺察是在你心向外寻求,做了初浅的分别之后,你的心就会在这个境相上面做一番细细地审察,这个审细的分别,就叫做“伺”。 寻伺是以慧思为性,寻和伺都属于“思”跟“慧”的一部分,寻和伺都是属于毗婆舍那,即都属于观的范畴,在初静虑具足时,因为离开欲界烦恼而内心生喜乐。
“无寻无伺(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二静虑具足住”:当达到无寻无伺时,前五识不存在了,第六识也不想念和思惟了,心定于清净境界,但还有喜乐之受阴存在,这就是二禅。在初禅和二禅的中间有个定称为未到地定,为无寻唯伺,即前五识不生。
“离喜住舍……具念乐住……入三静虑具足”:把二禅的喜乐舍去,心定于清净境界,就会产生另外一种禅定的妙乐,离喜生妙乐,这就是三禅的境界,此时也是无寻无司。
“断苦断乐……舍念清净入四静虑具足,舍去苦和乐”:再把三禅的妙乐舍去,把苦乐等受阴都舍去,没有苦乐等受阴的干扰了,这样初禅的寻伺,二禅的喜乐,三禅的妙乐都舍去了,无东西可舍了,故称舍清净。此时没有了寻伺、喜、妙乐来扰动自己的心,心也不忘失,处于心一境性的纯清净境界,即心止于空明寂静的境界,这就是念清净,合起来就是舍念清净,此时为最极寂静,心定于清净之中,意识中还有个我存在,心未空,在四禅中,唯有外道四禅中的无想定,六识全断,完全无意识,无意识即无念。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三胜流(初禅三天),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三胜流(二禅三天),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三胜流(三禅三天)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四胜流(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解读:
初禅、二禅、三禅都不是正修真三摩地,即还不算真正的三摩地,因为心还被干扰。到四禅舍念清净才是真正的三摩地,但还不是无为真不动地,因为心还有所得。
初禅离欲界八苦,欲界诸漏不能动。初禅当中有“觉”有“观”,所以还有忧愁之心,名为“粗漏”,到无寻无伺之二禅即伏粗漏。三禅身心安隐得无量乐。四禅无苦无乐,但还心有所得,故非无为。五不还天为罗汉所居,为无为不动地。五不还天其实并不是在太空中,而是与我们凡人同在,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
初禅天人的思维为语言性思维,思维以心音语言的形式进行,二禅天人的思维就会以光的形式体现,二禅天人用光交流。在二禅无寻无司机,没有思维了,但二禅天人并非一直在二禅的定境中,二禅天人、三禅天人和四禅天人还是可以思维的。

《佛说长阿含经》第二分十上经第六:“如来、至真出现于世,说微妙法,寂灭无为”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之一:“涅槃者以无放逸为食,乘无放逸,得至于无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三:“佛告善现:‘若预流、若一来、若不还、若阿罗汉、若独觉、若菩萨、若如来,一切皆是无为所显.’”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舍利子品第二之四:“尔时,世尊知十方界诸来菩萨及诸天众意乐清净,已于诸法得无生忍,达一切法无作无为、不生不灭,即便微笑,面门复出种种色光。”
《增壹阿含经》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之二:“我声闻亦复如是,断五下结,成阿那含,于彼般涅槃,不还来此间,度魔境界,至无为处。”
解读:
无生法忍、寂灭、涅槃就是无为地。小乘阿罗汉和大乘八地菩萨方证无为。

《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四页云:“第四静虑舍念俱离八扰乱事;故名清净。苦、乐、忧、喜、入息、出息、寻伺、名为八扰乱事。此中皆无,独名清净。”
《法蕴足论》六卷六页云:舍念清净者:云何舍?谓彼尔时,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云何念?谓彼尔时,诸念、随念、广说乃至心明记性,总名为念。彼于尔时,若舍、若念、俱得清净。乐苦喜忧寻伺二息、皆远离故;说名清净。
解读:
第四静虑(四禅)又称为舍念清净,初禅有觉观(寻伺)来动心,故心念不清净,二禅有喜心来扰动,故也不清净,三禅有乐来动心,也不清净,而四禅是禅定分明,一心不动,智慧照了,忧、喜、苦、乐都舍离,心念是清净的,所以又名为清净支,此时出入息(呼吸)也完全停止了。四禅的定心寂静,心无动念,虽然面对众缘,随缘现相,比如在定中面对一切的境界,或者随意成就一切法,而心念不动,所以叫又叫一心支。
第四静虑把寻伺、出入息和乐苦喜忧全部舍掉,即变成无寻伺,无呼吸,无乐苦喜忧,此时可以是一念之清净,也可以是无念(如入无想定)。一念时还有意识(有心),而无念时没有意识(无心),但还有我执。无想定是把意识制服,不让其起来,如果打他一下,他的意识马上就起来了,因为他的受阴和想阴没有断,而灭尽定则能把意识断除消灭,即使打他,也不会生出意识来,因为其受阴和想阴都断尽了。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三 :“定能断烦恼,非听诵福业,故欲求涅槃,常当修静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一记载:“又,舍利子!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引发金刚喻定,永尽诸漏证如来智,是故当知第四静虑于诸菩萨摩诃萨众有大恩德,能令菩萨摩诃萨众最初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最后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九之静虑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尔时慈氏白佛言。世尊如是,修习静虑为因。悉能具足神通智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菩萨如是修静虑时,于诸静虑及静虑支皆不取相,发起殊胜神境智通,能作无边大神变事。”
解读:
断烦恼需要定,得智慧需要观。止观即静虑,要有第四静虑的基础才有可能趣入正性离生,才有可能见道成圣(即证会真如舍异生性),才能最后引发金刚喻定而证如来智成佛,而且神通也是以四静虑为基础,可见静虑的重要性。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复有九种,所谓九次第定:四禅、四空及灭尽定三昧。”
《大乘涅槃部》遗教品第一:“佛复告阿难:“吾未成佛,示入郁头蓝弗外道法中,修学四禅八定,受行其教。吾成佛来,毁呰其法,渐渐诱进,最后须跋陀罗皆入佛道。”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之二:“复有九道是解脱道。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受想定。”
解读:
无色界为色空界,证色空者才能进入。在无色界有四种定称为四空定,分别为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四禅定加四空定,共八种定,也称四禅八定。第九次第定为灭尽定,也称灭受想定。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四:“次于上心无复行相,灭诸想受离诸发悟名灭尽定。如是等法,是为菩萨善了止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五:“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入灭尽定。一切动心。忆想分别。皆悉尽灭。”
《中阿含经》晡利多品大拘絺罗经第十:“尊者大拘絺罗答曰:‘比丘入灭尽定时,先灭身行,次灭口行,后灭意行.’”
《十住断结经》乘无相品第二十一:“菩萨摩诃萨复当入于灭尽定意不动三昧。”
《杂阿含经》卷21:“复问:“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答:“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
《诸法最上王经》:“如第八人入灭尽定无出入息。此诸大众默然而住亦复如是。以彼比丘宿愿功德胜住持力故。”
《中阿含经》晡利多品大拘絺罗经第十:“比丘入灭尽定者,寿不灭讫,暖亦不去,诸根不败坏。死及入灭尽定者,是谓差别.”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四瑜伽处之一:“灭尽定者。唯诸圣者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
解读:
在灭尽定(入灭正受)中灭了受阴、想阴和行阴,即行阴已尽,无身口意三行,无呼吸往来(无出入息),但是身体还是暖和的,寿命还在,六根不会坏,故不等于死,出定后生命功能都会恢复。唯有脱凡入圣者才能达到灭尽定,可见至少要得小乘初果之须陀洹才能证入。

《成唯识论》成唯识论卷第七:“谓无想灭尽定,俱无六识故名无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譬如比丘得心自在入灭尽定。想受皆灭。六根作业。皆悉不行。亦非涅槃。世变迁流。”
《文殊师利问经》不可思议品第三:“佛无心意识,作一切众事,如来不思议,能信者亦然。”
《无言童子经》:“不有为不无为。无识无住无心意识。于一切法莫有所奉。制止一切众生之心。”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四:“若无心意识可转即无分别。若无分别即深固作意相应无明不能发起。”
解读:
入灭尽定时,受阴和想阴皆灭,六根已经不起作用,故无六识,也称无心,即无六识心,即分别心。此时完全无意识,也称无心意识。

《瑜伽师地论释》本地分中五识相应地之一:“无寻无伺地中除无想定,并无想生,及灭尽定,所余一向是有心地。若无想定,并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于此门中,无心睡眠,无心闷绝,亦名有心。有七八故。唯无想定等,是无心地。”
解读:
在无寻无伺之二禅及以上境界中,除四禅的无想定、灭尽定和生于无想天者皆属于无心外,九定中的其它定都属于有心。无心睡眠(无梦),无心闷绝(晕倒)都属于有心地,因为还有第七识和第八识。
备注:对于无心有两种定义,一种认为无六识就是无心,第二种认为无第七识和第八识才能称无心。其实无想定也是有第七识和第八识的,所以应该以无六识为无心。

《决定藏论》心地品之一:“一者如人无心眠时,迷闷心时,入无想定,生无想天,阿那含人入灭尽定,此五种人,有阿罗耶识则无六识。二者阿罗汉,及辟支佛,不退菩萨,如来世尊,此四种人,以有心处有于六识无阿罗耶识。三者凡夫之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以有心处有六识有阿罗耶识。四者诸阿罗汉,及辟支佛,菩萨,世尊,入灭尽定,又世尊入无余涅槃,无阿罗耶亦无六识。”
解读:
无心眠时(无梦睡着),迷闷心时(晕倒),入无想定,生无想天,这四种人有阿罗耶识(阿赖耶识)而无六识(无心)。阿那含人入灭尽定时无六识但有阿赖耶识(仅指藏识,而非指异熟识),到了不退地八地菩萨及以上,阿赖耶识完全转化为法身,故完全无阿赖耶识(指藏识)
阿罗汉及辟支佛、不退菩萨、如来世尊,这四种人有六识时无阿赖耶识,此时他们的六识不是识阴,而称为妙观察智了。当然他们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无阿赖耶识也无六识的状态。

《楞严经》卷一:“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解读:
达到第九次第定的灭尽定后,得阿那含果后,还有识阴未尽,故还没有达到漏尽,还不是无漏阿罗汉。要入金刚喻定(也称金刚定或金刚心或金刚三昧),以灭一切烦恼和习气,才能成就阿罗汉果。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诸恶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下:“诸仁者,若复有人,先修缘觉乘退入声闻乘行声闻行,是人入初禅乃至入灭尽定,依此定得三解脱门、四无碍辩,不得四摄事、四梵住、三不护,乃至不得一切智智,是名禅平等,声闻、缘觉、如来共。”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诸恶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下:“以彼三解脱门入灭尽定,于一切处思惟求缘觉法。”
解读:
入三解脱门者才能入灭尽定,入灭尽定者即得三解脱门。灭尽受阴者已入空解脱门,得无相者已灭尽想阴,得无愿者已灭尽行阴。

4.13章 小乘佛法对治诸病之三十七道品

《大宝积经》卷112之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
“如何名为毕竟智药?谓不净观,治于贪淫,以慈心观治嗔恚,以因缘观治于愚痴,以行空观治诸妄见,以无相观治诸忆想、分别缘念。以无愿观治于一切出三界愿,以四非颠倒治一切倒。以诸有为皆悉无常治无常中计常颠倒,以有为苦治诸苦中计乐颠倒。以无我治无我中计我颠倒,以涅槃寂治不净中计净颠倒,以四念处治诸依倚身受心法。行者观身,顺身相观,不坠我见。顺受相观,不坠我见,是四念处。能厌一切身受心法,开涅槃门。以四正勤能断已生不善法及不起未生不善法。未生善法,悉令能生,已生善法能令增长。取要言之能断一切诸不善法,成就一切诸善之法。四如意足治身心重,坏身一切,令的如意自在神通。以五根治无信懈怠、失念乱心、无慧众生。以五力障诸烦恼力,以七觉分治诸法中疑悔错谬,以八正道治坠邪道一切众生。迦叶是为菩提必究智药。”
解读:
小乘佛教中戒、定、慧三学包括了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之、八正道等修行的法门,共称为三十七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