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章 释迦摩尼佛的玉女宝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三等法品第三十九::“若转轮圣王出现世时,自然有此玉女宝现,颜貌端正,面如桃华色,不长不短,不白不黑,体性柔和,不行卒暴,口气作忧钵华香,身作栴檀香;恒侍从圣王左右,不失时节。”
解读:
转轮圣王都有个玉女宝,玉女宝体有香气,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玉女宝就是身体有香气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宝钗就是林黛玉的心,薛取谐音就是雪,即水。

《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三:
彼阎浮提中有一王都。名妙德树须弥山。于八十王都。最为殊胜。彼有王。名一切宝主。有六万采女。五百大臣。五百王子。端正勇健摧伏怨敌。其王太子名增上功德主……时有母人。名曰善现。将一童女。名离垢妙德。端严姝妙修短得所…… 母报女曰。勿作此言。所以者何。今此太子。悉已具足转轮王相。必为圣主。有玉女宝。……时彼园外有一道场。名法云光。有胜日光如来应供等正觉。出兴于世。
时彼女母。说偈白言
唯愿太子听,此女从生来,乃至今长成,一切诸因缘
太子所生日,女从莲华生,其目净修广,肢节悉具足
我曾于春月,游观娑罗园,睹见诸卉木,种种华荣茂
同游八百女,容仪悉端严,皆已具足知,诸巧技能法
彼园有浴池,名曰众庄严,我于池岸坐,采女众围绕
时彼浴池中,千叶莲华生,宝叶琉璃茎,阎浮檀金台
众妙宝香须,普放净光明,遍照阎浮提,犹若日初出
时见此玉女,从彼莲华生,睹者皆念言,此则善业报
目发绀青色,其身如紫金,众宝以庄严,观者心无厌
离垢净无秽,肢节悉具足,犹如真金像,安处宝莲华
毛孔栴檀香,普熏于一切,口出莲华香,演妙梵音声
此是玉女宝,世间所希有,身相悉具足,种种妙庄严
一切诸技术,世间言论法,究竟悉缕练,愿为哀纳受
此是玉女宝,身分悉圆满,功德具庄严,宿行之所得
善知众生病,起患之所由,又知对治法,除灭众疑惑
一切阎浮提,众生语言法 种种妓乐音,无不善通达
此女修功德,远离女人法,能转众生心,唯愿哀纳受
舍离嫉妒心,不醉于五欲,不起嗔恚心,修习忍智慧
精进持净戒,能辨一切事,专求诸功德,太子愿纳受
……
尔时太子答言。善女。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无量劫行菩萨行。积集一切功德智慧。净修一切诸波罗蜜。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汝于尔时。莫作障碍坏我道心。
……尔时太子。闻彼如来出兴于世。心大欢喜踊跃无量。欲见彼佛……时彼太子。与此女俱。并一万采女。出香芽园。各乘宝车。往诣道场……各持五百众妙宝华。供散彼佛。为彼如来兴立五百众香楼阁杂宝严饰。时彼如来为说普门灯明修多罗。闻说经已。于一切法中得三昧海。时彼如来。为说普门灯明修多罗……时彼玉女。于诸法中。得不可坏寂静法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尔时太子。月十五日王得道时。于其正殿采女围绕。七宝自至。一金轮宝。名胜自在。二象宝。名曰青山。三绀马宝。名勇疾风。四神珠宝。名光藏云。五主藏臣宝。名曰大财。六玉女宝。名净妙德。七主兵臣宝。名离垢眼。得是七宝。于阎浮提作转轮王。时有千子”
解读:
善现的女儿离垢妙德(净妙德)为莲花化生的玉女宝,在与王太子增上功德主一起去见胜日如来以前为七地女菩萨。王太子答应娶她,并与之一起去拜胜日如来时,离垢妙德当场获得八地菩萨不退转地果位。玉女宝其实就是王太子含有真心(魄)的阴木之灵,此阴木之灵本来藏在王太子的阴艮灵中,以魄为其真心,故“太子所生日,女从莲华生”,因为人之魂魄总是同时出生的。当王太子魂魄合一证得无生法忍之境界时,艮灵中阴木之灵莲花仙子就出来了。在胜日如来的加持下,王太子和玉女宝永世相随,两者合一永相随得八地菩萨之不退转果位。可见要证到无生法忍时才能见到自己的玉女宝。
此玉女宝有大神通和大智慧,知一切语言(圣经称方言),精通音乐,能知道众生贪、嗔、痴等病,能改变众生之心,所以八地菩萨下凡人间,其魂要与玉女宝之真心合一才有大神通、大智慧和大辩才,才能普渡众生。八地菩萨之玉女宝为妙音菩萨之低级分身,称为妙音菩萨之女儿。魄为真心,为净眼,故称玉女宝为离垢妙德或净妙德。

《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
时见此玉女,从彼莲华生,其身甚清净,肢分皆圆满。
此是人间宝,从于净业生,宿因无失坏,今受此果报。
绀发青莲眼,梵声金色光,华鬘众宝髻,清净无诸垢。
肢节悉具足,其身无缺减,譬如真金像,安处宝华中。
毛孔栴檀香,普熏于一切;口出青莲香,常演梵音声。
此女所住处,常有天音乐;不应下劣人,而当如是偶。
解读:
在这里称王太子增上功德主为威德主,称瞿夷为瞿波,称离垢妙德为青莲化生的妙德童女。其它故事情节内容是基本与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三一样。

《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三:
“尔时瞿夷。承佛神力。欲重明此义。以偈颂曰:‘有王名智山……彼王有太子,名曰善光明……尔时有长者,曰欢喜幢,我为长者女,名曰随顺光……虽以染爱心,供养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经三恶道,常于天人中,尊贵王家生,恒见善光明,妙相庄严身。于后所过劫,二百有五十,善现女家生,名离垢妙德。我见胜自在……发起供养心,不惜身寿命,随其所施与,时与太子俱,觐佛胜日光,欢喜心无量,发起菩提心’”
《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三:
“……尔时太子增上功德主。岂异人乎。今释迦牟尼佛是也……尔时女母善现者。今我母善目是也。……尔时离垢妙德宝女。共增上功德主转轮王。四事供养胜日光佛者。我身是也……彼一劫中。如是次第。六十百千亿那由他佛。出兴于世。我悉亲近恭敬供养。其最后佛。名广解脱光。于彼佛所得净智眼。佛子。尔时彼佛初成正觉。入城教化。我时为王夫人。与彼大王恭敬供养。”
《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
“佛子,其妙德女与威德主转轮圣王以四事供养胜日身如来者,我身是也。彼佛灭后,其世界中,六十亿百千那由他佛出兴于世,我皆与王承事供养。”
《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今此佛母摩耶夫人。得幻智光明无碍解脱。于其身中。含藏出生过去未来一切诸佛。今于此界。生佛世尊。毗卢遮那如来者是。时具足艳吉祥女母善现者。岂异人乎。即今我母执杖释种善目夫人是也。”
解读:
善光明为王太子增上功德主的前世,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而随顺光就是玉女宝离垢妙德的前世,也是如今善财童子所见之瞿夷的前世。离垢妙德也称具足艳吉祥女。其母亲善现就是释迦牟尼时期的瞿夷之母亲,即执杖释种善目夫人。善现夫人就是佛母妙音菩萨,即观世音菩萨。随顺光变成离垢妙德出生在善现家就是出生在西方极乐世界,故为莲花身,为七地女菩萨,实为善光明之魄和阴木之灵,随同善光明累劫修行,故她能恒见善光明,且总是与其同日生。
当随顺光转世为王太子增上功德主时,其魂魄已合一证到无生法忍,此时阴木之灵就化为莲花仙子出来了,在如来佛的加持下,增上功德主的阳木之灵与其玉女宝阴木之灵结合(结婚)而成就永不退转的八地菩萨果位。在证无生法忍之前,阴木之灵隐而不显,无法看见。

《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
“瞿夷啼哭。自投殿下曰。我望太子。如渴欲饮。汝今与马返独空归。前抱马颈。问太子所在。车匿曰:“太子上白大王及谢舍妻,今求无为大道,勿以我为忧”。瞿夷啼哭曰。一何薄命。生亡我所天。为在何许。当那求之。抚马背曰。太子乘汝出。汝何独来归。举国人民。莫不歔欷。王悲噢咿。涕泣交流。谓瞿夷曰。如吾子所觉。老病死苦。实为大患。此神人也。其生之日。上帝亲下。万神侍卫。符瑞光相。非世所见。阿夷相言。若不乐天下。而弃家为道者。必为自然佛。当度脱万姓。今辞学道。乃自然乎。 王欲解瞿夷意。亦自感激。”
解读:
从这里可见,瞿夷为释迦牟尼之妻,为有肉身的妻子。可见,释迦牟尼的玉女宝另外有分身化作有肉体的凡间女人,作为他的王太子妃。瞿夷证道后才能变成莲花身,在瞿夷证道前,其肉身为玉女宝之凡身,受玉女宝的摄持。释迦牟尼也被称为瞿昙(乔达摩之意),与瞿夷对应。瞿为有目之鸟,即雷祖,昙为日为云,即大日如来法身佛。夷从一人弓,弓为法身佛,一为白水,人为土,瞿夷即有水的女雷祖,即白水素女。瞿夷也称瞿波,为舍夷之长者水光之女,波为水。

《太子瑞应本起经卷》
“时我为菩萨。名曰儒童。幼怀聪睿。志大包弘。隐居山泽。守玄行禅。闻世有佛。心独喜欢。披鹿皮衣。行欲入国。道经丘聚。聚中道士。有五百人。菩萨过之。终日竟夜。论道说义。师徒皆悦。临当别时。五百人。各送银钱一枚。菩萨受之。入城见民。欣然匆匆。平治道路。洒扫烧香。即问行者。用何等故。行人答曰。今日佛当来入城。菩萨大喜。自念甚快。今得见佛。当求我愿。
语顷王家女过。厥名瞿夷。挟水瓶持七枚青莲华。菩萨追而呼曰。大姊且止。请以百银钱。雇手中华。女曰。佛将入城。王斋戒沐浴。华欲上之。不可得也。
又请曰。姊可更取求。雇二百三百不肯。即探囊中五百银钱。尽用与之。瞿夷念华。极直数钱。乃雇五百。贪其银宝。与五茎华。自留二枚。回别意疑。此何道士。披鹿皮衣。裁蔽形体。不惜银钱宝。得五茎华。喜怡非恒。追呼男子。以诚告我。此华可得。不者夺卿。菩萨顾曰。买华从百钱至五百。以自交决。何宜相夺。女曰。我王家人。力能夺卿。菩萨慝然曰。欲以上佛求所愿耳。
瞿夷曰善。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必置心中。令佛知之。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华。以献于佛。菩萨许焉。须臾佛到。国王臣民。皆迎拜谒。各散名华。华悉堕地。菩萨得见佛。散五茎华。皆止空中。当佛上如根生。无堕地者。后散二华。又挟住佛两肩上。佛知至意。赞菩萨言。汝无数劫。所学清净。降心弃命。舍欲守空。不起不灭。无猗之慈。积德行愿。今得之矣。因记之曰。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名释迦文(天竺语释迦为能文为儒义名能儒)。菩萨已得记言。疑解望止。霍然无想。寂而入定。便逮清净不起法忍。即时轻举。身升虚空。去地七仞。从上来下。稽首佛足。见地濯湿。即解皮衣。欲以覆之。不足掩泥。乃解发布地。令佛蹈而过。佛又称曰。汝精进勇猛。后得佛时。当于五浊之世。度诸天人。不以为难。必如我也。
菩萨承事定光。至于泥曰。奉戒护法。寿终即生第一天上。为四天王。毕天之寿。下生人间。作转轮圣王飞行皇帝。七宝自至。一金轮宝。二神珠宝。三绀马宝朱髦鬣,。四白象宝朱髦尾。五玉女宝。六贤鉴宝。七圣导宝。八万四千岁。寿终即上生第二忉利天上。为天帝释。寿尽又升第七梵天。为梵天王。如是上作天帝。下为圣主。各三十六反。周而复始。及其变化。随时而现。或为圣帝。或作儒林之宗。国师道士。在所现化。不可称记。”
解读:
释迦牟尼在定光佛(燃灯佛)时,名为儒童,遇到持水瓶和七枚青莲华的瞿夷,跟她买了五枚青莲华供养定光佛,同时也代瞿夷用其剩下的二枚青莲华供养燃灯佛,得佛授记后得无生法忍,成为八地菩萨。儒童答应瞿夷,其后世常以瞿夷为妻。
儒童寿终升天成为四天王,天寿尽后在人间作转轮圣王,这就是娶离垢妙德玉女宝的增上功德主。转轮圣王寿尽,升天作忉利天的帝释天,忉利天寿尽又作梵天王。梵天王即上帝,可见释迦牟尼早就是佛,早就是上帝,这些故事都是其示现而已。这是为了使修道者明白,八地菩萨要有玉女宝,而且此玉女宝还常有分身在人间以凡人形式出现作为菩萨之凡间正妻。
八地菩萨不能作四天王,也不能做帝释天和梵天王。四天王、释天和梵天王都是佛的化身,而善现和离垢妙德及瞿夷皆是妙音菩萨的化身,即观音菩萨的化身。对于一般的修道者而言,八地女菩萨都是观世音菩萨的低级分身,即其女儿,也就是佛的女儿,而八地男菩萨就是佛的法王子。
持水瓶和七枚青莲华的瞿夷就是持净水瓶的观世音菩萨,就是妙音菩萨,其母持杖善目夫人也是她自己。瞿夷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青莲华。
“霍然无想。寂而入定。便逮清净不起法忍”,可见儒童先得想阴尽,然后行阴寂灭,即行阴尽,最后识阴尽而证无生法忍。

《未曾有因缘经》卷上:“尔时世尊。即遣化人。空中告言。耶输陀罗。汝颇忆念往古世时誓愿事不。释迦如来。当尔之时。为菩萨道。以五百银钱。从汝买得五茎莲华。上定光佛。时汝求我。世世所生。共为夫妻。我不欲受。即语汝言。我为菩萨。累劫行愿。一切布施。不逆人意。汝能尔者。听为我妻。汝立誓言。世世所生。国城妻子及与我身。随君施与。誓无悔心。而今何故。爱惜罗睺。不令出家学圣道耶。耶输陀罗。闻是语已。霍然还识宿业因缘。往事明了如昨所见。爱子之情自然消歇,遣唤目连,忏悔辞谢,捉罗睺(释迦牟尼佛和耶输陀罗之独生子)手,付嘱目连。与子离别。涕泪交流。”
解读:
可见释迦牟尼的正妃耶输陀罗就是给儒童青莲华供养燃灯佛(定光佛)的瞿夷。在有些经书中也称耶输陀罗为瞿夷,所以释迦牟尼成佛时期的这个“瞿夷”即是释迦牟尼佛的莲花身玉女宝,即妙音菩萨,她也在人间有肉身分身,即释迦牟尼佛之妻耶输陀罗。

《罗睺罗母本生经》中说:“释迦文(即释迦牟尼)菩萨有二夫人,一名劬毗耶,二名耶输陀罗。耶输陀罗,罗睺罗母也,劬毗耶是宝女,故不孕子。”
解读:
这里的劬毗耶是释迦牟尼佛证道后分身出来的玉宝女,也能变化出肉身来或者菩萨可见。而耶输陀罗是玉女宝之分身由投胎而出生的,为释迦牟尼佛之子罗睺罗的母亲。

《大般涅槃经》:“菩萨摩诃萨以真女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亦无是处”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四:“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皆亦得于无生法忍。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曰不可说阴聚所生如来应供正遍知。当出于世。劫名无住。以此因缘大地震动而雨众华。尔时女人得男身者。皆共同声。而说偈言。”
解读:
释迦牟尼说过,龙女成佛是他示现而已,并非真的。女人不能直接成佛,而是作为一个八地菩萨为妻子,永远跟着这个八地菩萨修炼,直到一起成佛,或者要先转为男子身才能成佛。人世间有两种女人,一种为凡间女子,她们可以转为男身修炼成佛,另外一种是在家八地菩萨或转轮圣王之玉女宝之化身,也在世间示现投胎出生,这种女子就必须跟随男菩萨累劫修炼,为真女人,其肉体的化身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金光明最胜王经》业障灭品第五:“若有女人欲转女身以为男身。应当随喜如是修功德者。”
《大方等大集经》宝幢分中授记品第八:“若转男身得女身易,若转女身为男则难,是故以此女身教化。”
解读:
世间的男人和女人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但玉女宝不会转为男身,其阴木之灵不会变成阳木之灵。而凡间女子皆可通过念经求佛而在下世转化为男人,男人也可转化为女人。另外,除玉女宝的人间化身外,证得无生法忍的女人皆会转为男身,即转为以阳木之灵为行动之灵。

《马太福音》19:6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 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
《马可福音》 12:25 人从死里复活,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
《创世记》 2:24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解读:
不退转八地菩萨即永生之天使,即夫妻合一之天使,所以永生者都有与自己合为一体的玉女宝。

佛教的双修非指男女肉身之性爱双修,而是指自己的魂和魄及阳木和阴木合一之双修,当修道者达到八地菩萨无生法忍的究竟解脱境界时,才有莲花仙子玉女宝显现出来,以后两者为心灵合一的清净夫妻,这跟性爱没有关系。凡以性爱为解脱之法者,或以精液为白菩提者皆是魔道。

小说中的运用:
《西游记》:“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煼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火眼金睛’”
解读:
孙悟空躲在八卦中的巽位,巽即风神,即莲花仙子,即铁扇公主,即太上老君的芭蕉扇,这表示孙悟空坐在莲花仙子上,为莲花身,有莲花仙子为女宝,故能随时灭五行山之火回灵山而保有不生不灭之法身。“火眼金睛”就是能释放出离火之灵的金灵,即光明法身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