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章 元阳、元精和元气

《钟吕传道集》论天地第三:“真气为阳,真水为阴。阳藏水中,阴藏气中。气主于升,气中有真水。水主于降,水中有真气。真水乃真阴也,真气乃真阳也。真阳随水下行,如乾索于坤;上曰震,中曰坎,下曰艮。以人比之,以中为度,自上而下,震为肝,坎为肾,艮为膀胱。真阴随气上行,如坤索于乾;下曰巽,中曰离,上曰兑。以人比之,以中为度,自下而上,巽为胆,离为心,兑为肺。形象既备,数足离母。既生之后,元阳在肾,因元阳而生真气。真气朝心,因真气而生真液.真液还元。上下往复,若无亏损,自可延年。如知时候无差,抽添有度,自可长生。若以造作无倦,修持不已,阴尽阳纯,自可超凡入圣。此乃天机深造之理,古今不传之事。”
《钟吕传道集》论五行第六:“五行归原,一气接引。元阳升举而升真水,真水造化而生真气,真气造化而生阳神。
解读:
元阳在肾,元阳生真气,真气即真阳,真水为真阴。

《钟吕传道集》论铅汞第十:“本自父母交通之际,精血相合,包藏真气,寄质于母之纯阴之宫,藏神在阴阳未判之内。三百日胎完,五千日气足。以五行言之,人身本是精与血,先有水也。以五脏言之,精血为形象,先生肾也。肾水之中,伏藏受胎之初父母之真气,真气隐于人之内肾,所谓铅者,此也。”
《钟吕传道集》论铅汞第十:“铅本父母之真气合而为一,纯粹而不离。既成形之后而藏在肾中。二肾相对,同升于气,乃曰元阳之气。气中有水,乃曰真一之水。
《钟吕传道集》论铅汞第十:“铅在肾中而生元阳之气,气中有真一之水,视之不可见也。”
《钟吕传道集》论铅汞第十:“肾水之中,伏藏受胎之初父母之真气,真气隐于人之内肾,所谓铅者,此也。”
《钟吕传道集》论五行第六:“肝本心之母、肾之子,传导其肾气以至于心矣。肺本心之妻,肾之母,传导其心液以至于肾矣,气液升降如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五行名之数也。论其交合生成,乃元阳一气为本。”
解读:
水中真铅即肾中真铅,即元阳。元阳之气即元阳一气,简称元气,即先天一炁,即真气,即出水之真铅。元阳生元气,即元阳生先天一炁。元阳为来自于父母的真气,此真气藏于父精母血中,胎儿出生时藏之于肾,称之为元阳,所以元阳的本质就是来自于父母藏于自己肾水中的真气。

《道德经》:“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性命圭旨全书》:“炼精者,炼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元精固则交感之精自不泄漏。”
《钟吕传道集》论四时第五:“炼精生真气,炼气合阳神,炼神合大道”
《古文参同契》:“元气之积厚而精英者,称为元精”
解读:
元阳就是元精,即坎水中的真精,即精中之真精,就是从精之魄。元精能生元气(真气),元阳和元气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真气,即先天一炁。真气聚集为阳神。

《玄机直讲》张三丰:“七返九还之法,下手兴功,先将上窍阳里真阴,入内金鼎炁海之中,与下窍阴里真阳配合。夫上窍阳里真阴,即是自己元神,属三魂;下窍阴里真阳,即是身中元炁,属七魄。其先后二炁一会,则坎离自交,魂魄混合,神炁凝结,胎息自定,每日如外夫妇交情,美快无比,切不可着他。水火既济,发运四肢,如外火之生焰焰相似,只要水火均平,此是小周天火候。”
解读:
元神属于三魂中的天魂,即真龙,元精为藏在肾水中而不发光时的魄,而元炁为发光时的魄,故用有晦朔(明暗变化)的月亮代表魄。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魂神命精,自然入趣,受形寄胎,当独值向,相从共生,转相报偿,当相还复,殃恶讁罚,众事未尽,终不得离,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
《佛说阿弥陀经》:“寿命短长魂神命精,自然入趣受形寄胎。”
解读:;
魂为神,故称魂神,就是识神。命精就是元精,就是魂魄。

《玄机直讲》张三丰:“又至三十时辰两日半,炁炁相通,炁满至极,忽然活泼泼地。迸出太阳流珠,脱壳入口,百万龙神,尽皆失惊。此是元阳真丹药,入口始知我命不由天也。”
解读:
元阳真丹药就是真气凝聚而成的金丹。

《钟吕传道集》论水火第七:“凡身中以火言者,君火、臣火、民火而已。三火以元阳为本,而生真气,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病。若以耗散真气而走失元阳,元阳尽,纯阴成,元神离体,乃曰死矣。”
《钟吕传道集》论水火第七: “人身之中,以一点元阳而兴举三火。三火起于群水众阴之中,易为耗散而难炎炽。若此阳弱阴盛,火少水多,令人速于衰败而不得长生,为之奈何也?”
《指玄篇》:“心者君火,亦称神火也,其名曰上昧 ,肾者臣火 亦称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脐下气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
解读:
以三火烧水中元阳而得真气,凡人真气耗散完,就失元阳,变成纯阴,元神就离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