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章 识神、元神和魂

《菩萨处胎经》地神品第三十二:“善业白佛言。云何世尊。六大众神何者为妙 。地水火风空识耶。尔时世尊即以神足。令彼地神从地踊出在地界立。水神从水踊出水中立。火神从火踊出火中立。风神从风踊出风中立。空神从空踊出空中立。识神从识踊出识中立。佛告善业。此六诸神汝自问之。”
《菩萨处胎经》地神品第三十二:“识神无形法,五大以为家,分别善恶行,去就别真伪,识示善道处。永到安隐道,识为第六王,余大最不如”
《十住断结经》梦中成道品第二十六:“识神通达梦中受教而取灭度”
解读:
识神就是能分别善恶和真假的识心,即六识身,就是梦中的自己。从这里也可知道识神不是火神。

《太上老君内观经》:“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
解读:
太一帝君就是太乙天尊,即第八识之阿赖耶识,为众神之首,即东岳大帝,即东王公。太一帝君照生识神,可见识神是东王公的幻影,即第八阿赖耶识的幻影。识神就是凡人之魂(很多道教丹经书上宣传魄是识神,显然那是错误的)。因为东王公就是真龙,所以识神就是凡龙,真龙为阳金灵和阳木灵,凡龙为六识和阳木灵。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末世诸恶人,不信多狐疑,愚痴不别道,罪深更逮冥!蔽圣毁正觉,死入大铁城,识神处其中,颈上戴铁轮。求死不得死,须臾已变形”
《大宝积经》贤护长者会第三十九之二:“复次,大药,其地狱人过七日后,具足受地狱苦,犹如蜂采华造蜜。所以者何?种种诸有因故成神识,始受取地狱诸苦。而彼神识初舍身不自由,被诸苦所逼心中不乐。”
《楞严经》:“则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狱。”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若亡者魂识已入地狱畜生饿鬼阎罗趣者。咒土沾骨便得解脱。”
《诸经要集》遣送缘第七:“以魂外出故。将衣唤魂。魂识己衣。寻衣归魄若魂归于魄。则尸口纩动。若魂不归于魄。则口纩不动。”
解读:
识神也称神识或魂识,也称凡人之魂。凡人(或众生)之魂为分别心,故说“魂识己衣”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见人魂神。各自随行。生五道中。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作鬼神。或生天上。或入人形。各自随行。生五道中。”
《佛说罗云忍辱经》:“或以刀杖。皆击其头。蹈脑穷苦。旬月乃死。旬月乃死。死后魂神即复更生。辄无手足。顽钝如前。经五百世。重罪乃毕。”
《阿难四事经》:“人初来生。魂神空来。依因二亲情欲之气。以成己体。在母腹中。十月乃生。得亲喜悦。可得全命。愁忿之日。即切绝之。困极乃终。魂神不灭。复更求身。豪贵贫贱。皆由宿行。”
解读:
魂神就是众生之魂,即识神。众生虽死,但其魂是不灭的,只是不断轮回迁移,不断更换身体。这里的“魂神不灭”是相对于在六道中轮回的众生而言的,当魂入灵山见道时,其魂就灭了,即化为真心之元神了。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或入地狱,镬汤火然,万劫长夜,受无极苦,惟是受业识神,罪魂尸魄,受此业报,于汝元神,有何荣悴?”
解读:
识神即罪魂,即众生之魂,而元神即阿赖耶识,即真心。

《玄机直讲》张三丰:“七返九还之法,下手兴功,先将上窍阳里真阴,入内金鼎炁海之中,与下窍阴里真阳配合。夫上窍阳里真阴,即是自己元神,属三魂;下窍阴里真阳,即是身中元炁,属七魄。其先后二炁一会,则坎离自交,魂魄混合,神炁凝结,胎息自定,每日如外夫妇交情,美快无比,切不可着他。水火既济,发运四肢,如外火之生焰焰相似,只要水火均平,此是小周天火候。”
《钟吕传道集》:“三火以元阳为本,而生真气,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病。若以耗散真气而走失元阳,元阳尽,纯阳成,元神离体,乃曰死矣。”
《西游记》第四十回(小说):“诸般还可,只有一般蟒蛇,但修得年远日深,成了精魅,善能知人小名儿。他若在草科里,或山凹中,叫人一声,人不答应还可;若答应一声,他就把人元神绰去,当夜跟来,断然伤人性命。”
《授炙毂子歌二首》唐代希道:“木津天魂,金液地魄。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近效宜六旬,远期三载阔。魄微入魂牝牡结,阳呴阴滋神鬼灭。千歌万赞皆未决,古往今来抛日月。”
《五言十一》吕岩:“盗得乾坤祖,阴阳是本宗。天魂生青龙,地魄产白虎。运宝泥丸在,搬精入上宫。有人明此法,万载貌如童。”
《云笈七签》之《卷二•纪二》:“夫人受生于天魂,结成于元灵(元炁)。天魂生之根,元灵生之胎。”
解读:
元神就是三魂中的天魂(胎光,神明,真魂),即第八阿赖耶识,而识神就是地魂(爽灵,思魂),人魂(幽精,命魂,觉魂)就是前五识。
无明(愚痴)之魂就是识神,即凡魂,也称凡龙或业龙。无无明之魂就是元神,即真魂,也称真龙,为真阴。人之不能脱离肉体前五根而存在之魂就称人魂。魄为元炁,为真阳。元神与元炁混合,即魂魄混合,即神炁混合,即阴阳相合,即魄微入魂牝牡结。

《丹道九篇》伍冲虚:“龙乃元神。元神为真意之体,真意为元神之用。体用原不相离,故云五龙捧圣即大药之喻。”
解读:
道教以真龙代表元神。对凡人而言,称魂时代表识神,为地魂和人魂,为凡龙,为业龙,为罪龙;对见道时的真人而言,其魂为真神,为元神,为真龙。

《灵枢经曰》:“天谷元神,守之自真。”
《性命圭旨》:“这个才是金刚不变、不坏之真体,这个才是无始、不生不灭之元神,这个方是不可量、不可称、不可思议、无边功德,这个才是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毗卢遮那佛。”
《指玄篇》吕岩:“法是先天一点炁,将来锻炼作元神。法官存想驱雷使,炼此方能上玉京。”
解读:
天谷就是谷神,即居住在灵山虚无之谷的元神,即先天一炁之法身。功德圆满时的元神就是报身佛,也是毗卢遮那佛(法身佛)。

《青华秘文》张伯端:“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返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解读:
欲神即有贪欲心的神,即识神,即识心。元神为先天之性,而识神为气质之性也。气质之性可以返元为天地之性(先天之性),即识神可以返原为元神。

《脉望》:“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
《青华秘文》张伯端:“水乃精也,白气乃华也。神虽元神,然日用之神而不役,然后元神见。譬之皓月当天,云收而光始下烛。清净即无云也,垂光即照临也。”
《黄庭外景经》石和阳注:“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动不静之中活活泼泼时是也。”
《青华秘文》张伯端:“盖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有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用心也。以有为返乎无为,然后以无为而莅正事,金丹之入门也。”
《玄机直讲》张三丰:“于虚空中或见龙虎相交,天地交泰,日月交宫,见群仙众佛。功夫到此,诸境发现,切不可认他,恐是外邪。既认元神,铅汞相投,三日才生大药。”
解读:
无想无念时,即识神退位时,即心无为时,即断意识时,才会有元神出现。元神起功用时才能入金丹之门。

《性命圭旨》八识归元篇:“盖造化间有个万古不移之真宰,又有个与时推移之气运。真宰与气运合,是谓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故儒家有变化气质之言,禅宗有返识为智之法。”
《性命圭旨》八识归元篇:“释氏谓人之受生,必从父精母血与前生之识神三相合而后成胎。精气受之父母,神识不受之父母也。盖从无始劫流来,亦谓之生灭性。故曰: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八识也。盖造化间有个万古不移之真宰,又有个与时推移之气运。真宰与气运合是谓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
解读:
天命之性为元神,气质之性为识神。有生灭的识神和无生灭的元神和合而成八识,所以元神就是阿赖耶识。真宰即道,即先天一炁,真宰与气运合就是先天一炁与魂合一,即魄与魂合一,两者合一时元神就出来了。

《玄机直讲》张三丰:“又因外边无知音道侣护持看守,触其声色,惊散元神,激鼎翻炉,劣了心猿,走了意马,神不守舍,炁不归元,遭其阴魔。”
《玄机直讲》张三丰:“今于虚无中尘色内,却要夺盗返还于我天性之中,方得元精、元炁、元神之三全,至是乃心明理融,理融见性,身心大定,五行攒簇,才去行上等事而了大道。
解读:
见性就是见道,也是元神出现时,为魂魄合一之时。生意识时魂魄散开,元神隐藏(不起功用),故称惊散元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