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干和地支
《路史》记载:“伏羲命潜龙氏筮之,乃迎日推策、相刚,建造甲子,以命岁时,配天为干,配地为枝。”
《资治通鉴》记载:“伏羲作甲历,天干、地支相配,六甲一转,天度一周,年以是纪而成的六甲,是六乘六十而为三百六十以配周天三百六十度,与岁实为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一九九天不同,故十九年内必置七个闰月,与自然的天象相合,对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不失时效,而显其重要”
《高皇歌》(畲族):“盘古坐天万万年,天皇皇帝先坐天;造出天干十个字,十二地支年年行。”
解读:
盘古下凡为天皇伏羲,由天皇伏羲创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传给人类。
《山海经.大荒南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解读:
帝俊即上帝,曾一分为三下凡为黄帝、神农炎帝和蚩尤。十日与十天干相应,十二月与十二地支相应。
《子平渊海•论天干地支所出》(宋朝):“黄帝时有蚩尤神作乱,当时之时,黄帝甚忧民之苦,遂战蚩尤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于是斋戒,筑坛把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十二支。帝乃将十干圆布象天形,十二支方布象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各掌职门故之、然后乃能治也。自后有大挠氏为后人忧之曰:嗟吁!黄帝乃圣人,尚不能治此恶煞,万一后世见灾若,将奈何乎?遂将夫十干十二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云:甲丙戊庚王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尚书•益稷》记禹云:“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
解读:
天干地支的知识后来由天皇伏羲传给黄帝,再由黄帝传给世人,黄帝运用天干地支创造了《黄帝历》。
《史记•三代世表》司马迁云:“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 “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于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黄帝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与《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大量历史典籍记载是黄帝打败蚩尤后统一天下后命人所制定的历法。
《黄帝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建子之月(北斗斗柄指子,包含冬至之月)为一年开始。根据天干地支相互配合六十年一轮回,也就所谓的一甲子,中国历朝历代的历法几乎都沿袭这种历法基础一直传承至今。
黄帝纪年影响深远,农历、道教历法均始于黄帝纪年为元年,为中国传统历法开始之年,史称开元,比西方历法元年早2697年,用开元年份减去2697就是西元的年份。1972年山东省临沂市出土的银雀山汉简就详细记载了颛顼历,所以黄帝历是真实存在过的。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诸戊己。
解读: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乃黄帝所作,这里可以证明在黄帝时期就用天干地支纪年了。另外在《灵枢•阴阳系日月》中以十二地支纪月,论述十二月人气所在经脉的刺禁法。在《灵枢•五禁》则以十天干纪日,说明十日人气所在部位的刺禁法。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以十天干纪日并配属五脏。在《素问•脉解》中以十二地支纪月配三阴三阳经脉。
《尔雅•释天》:“大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
解读:
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其中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按顺序表现为相生的状态,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尔雅•释天》(战国)云:“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解读:
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子为阳水,十二生肖中属于鼠。如江河、溪、井泉、血液、霜雪雨露。
丑为阴土,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寅为阳木,十二生肖中属于虎。但在丹道中虎为阴金,称白虎或阴虎。
卯为阴木,十二生肖中属于兔。
辰为阳土,十二生肖中属于龙。
巳为阴火,十二生肖中属于蛇。
午为阳火,十二生肖中属于马。
未为阴土,十二生肖中属于羊。
申为阳金,十二生肖中属于猴。
酉为阴金,十二生肖中属于鸡。
戌为阳土,十二生肖中属于狗。
亥为坎阴水,十二生肖中属于猪。如天河、涧、五湖、大海、尿水、池塘水、阴沟水、冰、为静态水。
地支第一个为水,最后一个也为水,象征地球在水中。地支是按照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顺序排列,但是中间多了三个土,插在水木、木火和金水之间,土放在四季之末。地支与一年十二月相应,一年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月。地支也与一日之中的十二时辰相应,一日起于子时(23:00),终于亥时。子时开天,丑时辟地,亥时归于混沌。
二、四兽、北极星和二十八宿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四兽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运动的方向相同。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是用来说明太阳、月亮、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二十八宿与月亮公转周期为约二十八天一致,即月亮每天停留在一个星宿位置。
《尚书•尧典》:“宵中星虚,以殷仲秋”(虚宿在秋分前后的傍晚出现在南方中天)
《尚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是说昴宿出现在中天,冬至就要到了)
解读: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传说部分内容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中的遗留下来的著作。西汉经学家孔安国(孔子十七世孙)称:“三坟者,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者,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
《尚书•尧典》是记录帝尧的语录书。可见最迟在尧帝时期,即四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完全认识二十八宿了,远早于印度释迦牟尼佛时期。印度最早的婆罗门古籍《梨俱吠陀》也记载有二十八宿,但此书大约成于公元前1500年,也迟于尧帝时期。可见婆罗门教的文化出自中国。
《左传•昭公十二年》(春秋左丘明著):“(楚灵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周礼•春官•外史》载:“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郑玄注云:“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也。
《尚书序》(西汉孔安国)曰:“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迄于周。
《褚氏遗书辩书》(南齐褚澄)曰:“尼父删经,三坟犹废。”
《东京赋》(后汉张衡):“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白虎通义•五经》(汉朝):“以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礼乐废坏,强凌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方伯不敢伐。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圣德。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
解读:
可见在西周及春秋时代还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书。三坟者,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者,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但是后来三坟、八索、九丘被不信乱力怪神的孔子删除了(颛顼帝时期及以前,人神妖魔鬼共存人间),而五典中关于少昊、颛顼和高辛三帝的书籍也被孔子删除了,只留下唐虞(尧帝和舜帝)到周这段时间的内容,所以由孔子整理编撰的《尚书》就从《尚书•尧典》开始了,否则我们可以在更早的《三坟》找到关于二十八宿的记载了。后来那些没有被孔子整理编撰的古书基本上都被秦始皇烧掉了,《诗经》、《尚书》、《礼记》、《周易》都是孔子整理出来的,而非孔子所原创。
《诗经》(西周初-春秋):“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诗•小雅》(西周初-春秋):“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尔雅•释天》(战国-汉):“玄枵,虚也。”
《尔雅•释鸟》(战国-汉):“亢,鸟咙”
《淮南子•天文训》(西汉):“五星、八风,二十八宿。”
解读:
这里证明在西周到西汉时期,人们完全认识二十八宿。
《尚书纬•考灵曜》(汉代):“二十八宿,天元气,万物之精也。故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玄武’。”
《抱朴子•杂应》(晋• 葛洪 ):“(老君)从黄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元武。”
解读:
太上老君就是北极紫微星,即北极紫微大帝。北极星居中,以北斗七星为帝车,以四象二十八宿为侍卫。
四兽和二十八宿的分布图如下:
《晋书·天文志》云:“北极五星,勾陈六星,皆在紫宫中。”
《上清灵宝大法》卷四曰:“北极大帝,则紫徽垣中帝座是也。”
解读:
三垣,即紫微垣(Purple Forbidden Enclosure)、太微垣(Supreme Palace Enclosure)、天市垣(Heavenly Market Enclosure),与黄道带上之二十八宿合称三垣二十八宿。紫微垣和天市垣的名称先在《开元占经》辑录的《石氏星经》中出现,太微垣的名称晚到唐初的《玄象诗》中才见到。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兽。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如大熊、小熊、天龙、仙王、仙后等。中国古代多以皇家贵胄命名,如:天皇大帝、太子。
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多以大臣官职命名,如:三公、九卿、虎贲、从官、幸臣等。
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多以市井商贾命名,如:斗、斛、肆、楼等。
北极中有五星,即北极一(太子)、北极二(帝)、北极三、(庶子)、北极四(后宫)北极五(天枢),其中北极二就是帝星,即北极紫微大帝,为金灵,后宫为土灵,太子为木灵,庶子为水灵。北极五星即神的五灵,在太阳系化身为五星,北极五星边上的四辅星又名四弼,即北极四圣。随着天象的变化,现在的北极星变成了勾陈一。
四兽分属之二十八宿名称如下:
东方苍龙之象,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南方朱雀之象,含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西方白虎之象,含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
北方玄武之象,含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二十八宿配上动物后其名如下:
东方称青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
三、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八宿
《汉书律历志》(东汉班固著)中十二次、二十八宿和二十四节气星表如下:
夏历十一子月:星纪,初斗十二度, 大雪。牵牛初, 冬至。 终于婺女七度。
夏历十二丑月:玄枵,初婺女八度, 小寒。危初, 大寒。 终于危十五度。
夏历正寅月: 诹訾,初危十六度,立春。营室十四度,雨水。终于奎四度。
夏历二卯月: 降娄,初奎五度, 惊蛰。娄四度, 春分。终于胃六度。
夏历三辰月: 大梁,初胃七度, 清明。昴八度, 谷雨,商终于毕十一度
夏历四巳月: 实沈、初毕十二度,立夏。井初, 小满。终于井十五度。
夏历五午月: 鹑首,初井十六度,芒种。井三十一度,夏至。终于柳八度。
夏历六未月: 鹑火,初柳九度, 小暑。张三度, 大暑。终于张十七度。
夏历七申月: 鹑尾,初张十八度,立秋。冀十五度, 处暑。终于轸十一度。
夏历八酉月: 寿星,初轸十二度,白露。角十度, 秋分。终于氐四度。
夏历九戌月: 大火,初氐五度, 寒露。房五度, 霜降。终于尾九度。
夏历十亥月: 析木,初尾十度, 立冬。箕七度, 小雪。终于斗十一度。
此图表经现代天文学考证二十八宿度数,完全符合当时古代天象。
《晋书•天文志•上》(唐朝李淳风):“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为寿星,于辰在辰,郑之分野,属兖州。费直《周易分野》,寿星起轸七度。蔡邕《月令章句》,寿星起轸六度。自氐五度至尾九度为大火,于辰在卯,宋之分野,属豫州。费直,起氐十一度。蔡邕,起亢八度。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于辰在寅,燕之分野,属幽州。费直,起尾九度。蔡邕,起尾四度。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之分野,属扬州。费直,起斗十度。蔡邕,起斗六度。自须女八度至危十五度为玄枵,于辰在子,齐之分野,属青州。费直,起女六度。蔡邕,起女十度。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为诹訾,于辰在亥,卫之分野,属并州。费直,起危十四度。蔡邕,起危十度。自奎五度至胃六度为降娄,于辰在戌,鲁之分野,属徐州。费直,起奎二度。蔡邕,起奎八度。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为大梁,于辰在酉,赵之分野,属冀州。费直,起娄十度。蔡邕,起胃一度。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度为实沈,于辰在申,魏之分野,属益州。费直,起毕九度。蔡邕,起毕六度。自东井十六度至柳八度为鹑首,于辰在未,秦之分野,属雍州。费直,起井十二度。蔡邕,起井十度。自柳九度至张十六度为鹑火,于辰在午,周之分野,属三河。费直,起柳五度。蔡邕,起柳三度。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为鹑尾,于辰在已,楚之分野,属荆州。费直,起张十三度。蔡邕,起张十二度。”
解读:
李淳风在《晋书•天文志•上》的“十二次度数”中说得更加规范。十二次度数就是十二星次。即星纪、玄枵、豕韦、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类似于巴比伦所称的黄道十二宫,十二星次与地支一一对应。
十二地支、十二星次、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八宿对应如下:
子:星纪——对应节气:大雪、冬至,对应星宿:斗、牛;
丑:玄枵——对应节气:小寒、大寒,对应星宿:女、虚、危;
寅:娵訾——对应节气:立春、雨水,对应星宿:室、壁;
卯:降娄——对应节气:惊蛰、春分,对应星宿:奎、娄;
辰:大梁——对应节气:清明、谷雨,对应星宿:胃、昴、毕;
巳:实沈——对应节气:立夏、小满,对应星宿:觜、参;
午:鹑首——对应节气:芒种、夏至,对应星宿:井、鬼;
未:鹑火——对应节气:小暑、大暑,对应星宿:柳、星、张;
申:鹑尾——对应节气:立秋、处暑,对应星宿:翼、轸;
酉:寿星——对应节气:白露、秋分,对应星宿:角、亢;
戌:大火——对应节气:寒露、霜降,对应星宿:氐、房、心;
亥:析木——对应节气:立冬、小雪,对应星宿:尾、箕。
解读:
四兽东方苍龙(木)、南方朱雀(火)、北方玄武(水)和西方白虎(金)的木、火、金、水并非与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季一一对应。四兽的方向只是代表其在黄道上的排列次序与方位。因为地球的南北轴有与黄道有一定的角度,所以北方七宿的位置偏向于地球的北半球,而南方七宿则偏向与南半球。
立春为中国农历年一年之开始,在立春这天晚上,角宿从中国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而在春分时的晚上,房宿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整个春天,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按照六节气依次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此时在西方的地平线上,可以看到从右到左也就是从下往上,依次排列着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并且依次从西方落下。当东方七宿刚刚从东方的地平线上依次升起的时候,在天空正中偏南的地方,可以看到的是南方七宿,从西向东也就是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着井、鬼、柳、星、张、翼、轸。此时,人们是看不到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的,因为北方七宿还在北方的地平线之下,壁宿排列在奎宿的前面,斗宿排列在箕宿的后面。
同理,在夏天的晚上,东方升起的就是北方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在秋天的晚上,东方升起的是西方七宿即奎、娄、胃、昴、毕、觜、参;在冬天的晚上,东方升起的是南方七宿即井、鬼、柳、星、张、翼、轸。
如果在春天的半夜再来看天象,就可以看到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依次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东方七宿就出现在正中偏南的夜空中,从西到东也就是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着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此时就在西方的地平线上,从右到左也就是由下往上排列着井、鬼、柳、星、张、翼、轸,并依次落入地平线以下。
如果在春天的天亮前看天象,就可以看到西方七宿从东方升起,北方七宿在正中偏南的天空中,东方七宿正在西方落下。
《周髀算经》(传说周朝周公著):“伏羲作历度”。
《通历》:“太昊始有甲历”
《古微书》:“昔伏羲造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
《晋书•律历志》(唐代房玄龄):“昔伏羲始造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
《太平御览》七十八引《春秋内事》记载:“伏羲氏以木德王……定天地之位,分阴阳之数,推列三光,建分八节,以爻应气,凡二十四,消息祸福,以制吉凶。”
《礼记‧月令》:“注曰:昔周公作时训,定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则气候之起,始于太昊,而定于周公也。”
《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解读:
伏羲时期中国就有历法,称为甲历,伏羲造八卦,每卦三爻,共二十四爻以象征二十四节气。但是到了西周的周公才将二十节气之名定下来,如今最早在汉朝时期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能找到二十四节气的全名。
在《黄帝内经》《吕氏春秋•十二纪》这些书中,便可看到了明显的节气记载。只是,这些古籍中对于节气的记载并不全面,而是分别以侯、气、时、岁以及二分、二至、四立、雨水等节气的名称记载。这也足以说明在黄帝时期就有二十四节气,只是还没有用如今我们统一使用的名称而已。
《马可福音》 14:10 十二门徒之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启示录》 19:4 那二十四位长老与四活物就俯伏敬拜坐宝座的 神,说:“阿们!哈利路亚!”
解读:
十二门徒即十二地支神,道教称十二天将,也称十二天官(水神玄武为子、土神贵人为丑、木神青龙为寅、木神六合为卯、土神勾陈为辰、火神腾蛇为巳、火神朱雀为午、土神太常为未、金神太阴为酉、金神白虎为申、土神天空为戌、水神天后为亥),即黄道十二宫之神。二十四位长老就是二十四节气之神。
四、天干、天干化合和二十八宿
《素问•五运行大论篇》说:“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考原》曰:“五合者,即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河图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皆各有合。以干干之次言之,一为甲六为己,故甲与己;二为乙、七为庚,故乙与庚合;三为丙、八为辛,故丙与辛合;四为丁、九为壬,故丁与壬;五为戊、十为癸,故戊与癸合”。
《类经图翼》(明朝张介宾):“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奎壁临乾,当戊土之位;角轸临巽,当己土之位。遁甲经亦曰∶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至二月复交于春分而入奎壁矣。是日之长也,时之暖也,万物之发生也,皆从奎壁始;日之短也,时之寒也,万物之收藏也,皆从角轸始。故曰春分司启,秋分司闭。夫既司启闭,要非门户而何?然自奎壁而南,日就阳道,故曰天门;角轸而北,日就阴道,故曰地户。”
解读:
奎壁对应天干中的戊,角轸对应天干中的己,戊己为土。戊为天门,代表九天西方极乐世界之门,己为地户,代表地狱之门。
天干化合,“土主甲己”即甲己化土,甲在天干中排第一位,故说“一为甲六为己,故甲与己”;“ 金主乙庚”即乙庚化金,己在天干中排第六位;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即戊癸化火;“水主丙辛”即丙辛化水;“木主丁壬”即丁壬化木;“火主戊癸”即戊癸化火。
丹天之气,即五行火气化见于天的赤色,在天体上横贯牛、女、奎、壁四宿,四宿在天干正当戊癸的方位,故戊癸化火,其中牛、女两宿对应癸,奎、壁两宿对应戊。
黅天之气,即五行土气化见于天的黄色,在天体上横贯心、尾、角、轸四宿,在天干正当甲己方位,故甲己化土,其中心、尾两宿对应甲,角、轸两宿对应己。
苍天之气,即五行木气化见于天的青色,在天体上横贯危、室、柳、鬼四宿,在天干正当丁壬方位,故丁壬化木,其中危、室两宿对应壬,柳、鬼两宿对应丁。
素天之气,即五行金气化见于天的白色,在天体上横贯亢、氐、昴、毕四宿,在天干正当乙庚方位,故乙庚化金,其中亢、氐两宿对应乙,昴、毕两宿对应庚。
玄天之气,即五行水气化见于天的黑色,在天体上横贯张、翼、娄、胃四宿,在天干正当丙辛方位,故丙辛化水。其中张、翼两宿对应丙,娄、胃两宿对应辛。
可见天干和二十八宿也是对应的。甲乙与东方七宿对应,丙丁与南方七宿对应,庚辛与西方七宿对应,壬癸与北方七宿对应,居于中央的戊己则分别与奎壁和角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