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章 上帝流放该隐到湖南道县

《创世纪》4:2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
《创世纪》4:3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
《创世纪》4:4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
《创世纪》4:5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
《创世纪》4:6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
《创世纪》4:7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创世纪》4:8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
《创世纪》4:12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
《创世纪》4:16于是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嶷山。”
《九嶷山图记》(唐朝元吉):“九嶷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嶷”
解读:
亚当之长子为种地的该隐,地上长蔬菜和草木,木即是龙,龙隐身而不可见,故名该隐,即龙三太子。亚当的二儿子亚伯即二伯,牧羊的亚伯象征龙三太子变化而来的小雷祖。
西藏东面的湖南永州苍梧山有九座山峰,而且这九座山峰之地形都很相似,所以古人到了这里就被迷惑了,就会因为迷失方向而徘徊不前了,由此苍梧山得名为九疑山,后来也称九嶷山。该隐被上帝流放到“挪得之地”, “挪得(NOD)”在希伯来文是徘徊和迷茫彷徨之意,可见该隐被上帝流放到永州九嶷山了。

《创世纪》4:17该隐与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怀孕,生了以诺。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将那城叫作以诺。
《创世记》 5:24 以诺与 神同行, 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约翰福音》 1:1 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
解读:
《创世纪》4:17和《创世记》 5:24里的两个“以诺”不是同一个人,但是“以诺”这个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都是“与 神同行”的意思,因为“道就是神”,故“与 神同行”就是“与道同行”,所以“以诺城”就是道城,即如今的道县,古称道州,属于湖南省永州市,九嶷山主要在永州市。
“以诺” (希伯来语:Tiberian:nō、标准拼法:anokh)的希伯来语本义为“委身于神”,“道就是神”,故“以诺城”表示 “委身于道城”,可见该隐居住在永州市的道县。道县又称莲城,道即如来神,如来神坐莲台,故道县也称莲城。道不可见而隐藏于莲花上,如同末世预言电视剧《石敢当之雄峙天东》玉帝的魔王分身奎刚以黑莲为其法身。
道县古代又称营道县,因为道县在营水边,营水即潇水,即湘江源头。营水从蓝山县九嶷山舜公石和香炉石东南面流出,南下后西行,然后再北上,穿过道县。

《马太福音》 23:35 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
解读:
主耶稣显然在这里告诉我们,亚伯是犹太人的祖宗所杀的,所以犹太人就是该隐的后代。

《创世记》 4:15 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
《创世记》 17:9 神又对亚伯拉罕说:“你和你的后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约。
《创世记》 17:10 你们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这就是我与你,并你的后裔所立的约,是你们所当遵守的。
解读:
耶和华上帝给该隐立做的记号就是割礼,所以亚伯拉罕就是该隐的后代。

1988年在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发现了玉蟾岩遗址,当地居民将其命名为蛤蟆洞、麻拐岩、拐子岩。1993年和1995年,在该遗址连续发掘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和最早的陶制品,被评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一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引起世界轰动。
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对1993年玉蟾岩出土的陶片进行质谱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其中用陶片上的腐殖酸测定年代距今12320+-120年。
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特殊稻种,体现了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原始性状,经测定,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年代距今约1.4万年~1.8万年(可能有些是在还没有人类存在时动物吃野生稻谷后在洞里拉出来的谷壳)。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全世界的稻谷皆起源于道县,稻象征道,谷神即是道,故耶和华、耶稣,伏羲的名字中皆有禾字,禾上有道,禾能生道(稻),故禾神素女为佛母。
遗址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遗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时代约在1万年前。
玉蟾岩遗址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玉蟾岩遗址在1995年和2001年分别被评为“9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2001年6月,玉蟾岩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隐的后代主要以种植水稻(也有陶器)为特征,根据中国古代文化遗址中出现的水稻谷壳的年代即可发现该隐后代的迁徙路径。在宁波余姚三七镇发现了据今约8300年前的井头山贝丘遗址,其中就有稻谷,说明这些人是该隐的后代。井头山贝丘遗址中有大量的贝壳, 说明8000年前该隐的后代就来到海边并以打渔为生,但也种植水稻。

3.01章 人类起源于西藏伊甸园

大约10000多年前,上帝在东方中国重新造人,上帝把造人的地址选在西藏,这就是《圣经• 创世纪》中的伊甸园,所谓伊甸园即一点圆,即一的园子,即太极的园子。太极紫微大帝就是无极之独子,同时太极又完全代表无极,太极和无极一体。

《创世记》 1:26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创世纪》1:27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申命记》 4:12 耶和华从火焰中对你们说话,你们只听见声音,却没有看见形像。
《申命记》 4:12 耶和华从火焰中对你们说话,你们只听见声音,却没有看见形像。
《申命记》 4:15 所以你们要分外谨慎,因为耶和华在何烈山从火中对你们说话的那日,你们没有看见什么形像。
《以赛亚书》 40:18 你们究竟将谁比 神,用什么形像与 神比较呢?
《创世记》 5:3 亚当活到一百三十岁,生了一个儿子,形像样式和自己相似,就给他起名叫塞特。
解读:
神本身是没有形象的,如果说有,那就是空相,即无相。没有人见过神的形像,可见神的形像不是人的形像,无法用任何形像来代替神的形像,所以上帝不允许犹太人以任何形像的偶像来代表上帝。
上帝一分为二就是天父和圣母,所以用“我们的形像”这个复数形式。天父分身下凡化为肉身就变成亚当,圣母就是后土,分身下凡化为肉身变成夏娃。所谓上帝以自己的形像样式造人其实就是上帝自己下凡变成人。亚当即伏羲,伏羲谐音即父兮, “形像样式”是指神性而言,指一阴一阳之两仪神。
塞特其实不是亚当的肉体儿子,而是过了约五千年后,亚当再下凡来到人间就是塞特,所以说赛特和亚当的形像样式相似。《圣经》中没有说该隐或亚伯的形像样式与亚当相似。

《创世纪》2:7-8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耶和华 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
解读:
伊甸谐音即一点,即一,即无上金丹,即先天一炁法身佛,即圣灵。兑为金,金为西,西方兑金藏于山中(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之间)就是先天一炁,故伊甸即西藏。青海地图形状如同带火焰般翅膀的“玉兔”(夏娃,观音菩萨),此“玉兔”从西藏出来。云南地图形状如同带着火焰般翅膀的“龙头马”(亚当,大势至菩萨),四川则如同盘坐且头朝西的佛或元始天尊或耶和华上帝。
上帝的伊甸园即象征圣灵之园,即先天一炁之园,即永生之园。东方的伊甸即东方中国的西藏,伊甸园就是西藏东面。上帝的“生气”即生命之气,即先天一炁,即亚当的法身佛。

伊甸园和四条河流:
《创世记》 2:8 耶和华 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
《创世纪》2:10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
《创世纪》2:11第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
《创世纪》2:12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
《创世纪》2:13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
[kjv] And the name of the second river is Gihon: the same is it that compasseth the whole land of Ethiopia(埃塞俄比亚).
[bbe] And the name of the second river is Gihon: this river goes round all the land of Cush(古实).
《创世纪》2:14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
[kjv] And the name of the third river is Hiddekel(底格里斯河): that is it which goeth toward the east of Assyria. And the fourth river is Euphrates(幼发拉底河).
《创世纪》2:15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
《以赛亚书》18:1[hgb] 唉,古实河 外 翅 膀 刷 刷 响 声 之 地 ,
[kjv] Woe to the land shadowing with wings, which is beyond the rivers of Ethiopia:
《以赛亚书》18:2[hgb] 差遣使者在水面上,坐蒲草船过海。先知说,你们快行的使者, 要到高大光滑的民那里去。自从开国以来那民极其可畏,是分地界践踏人的,他们的地有江河分开 。
《以赛亚书》 18:3 世上一切的居民和地上所住的人哪,山上竖立大旗的时候,你们要看!吹角的时候,你们要听!
《马太福音》 24:31 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号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注:“方”原文作“风”),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
解读:
《以赛亚书》第十八章里的古实国是沿海国家,《创世纪》里的古实国一直留存到末世主耶稣降临时,为主耶稣所降临和召集选民的地方。绝大部分《圣经》 版本,错误地把古实国(Cush)认定为如今没有海岸线的埃塞俄比亚(Ethiopia),还以为《创世纪》里的基训河就是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
神在东方的伊甸造人,而埃塞俄比亚根本不属于东方,也不在以色列的东方,“东方的伊甸”根本不可能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创世纪》第二章里的古实也不是埃塞俄比亚,如今建国后的埃塞俄比亚的人民也并不可畏。尼罗河的两大支流中只有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西北面,由北向南再向西过苏丹经埃及流入地中海,没有贯穿整个埃塞俄比亚,不到一半。埃塞俄比亚境内没有贯穿全地的大河流,所以他们的国家并不是“地有江河分开”,可见基训河根本不在埃塞俄比亚。
绝大部分的基督教《圣经》版本又错误地把伯拉河(希伯来人称为Perath)认定为幼发拉底河(Euphrates),而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土耳其高原地区,都流经伊拉克,而土耳并不位于东方,土耳其不可能是“东方的伊甸”。 虽然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贯穿全境的伊拉克位于以色列的东方,但是伊拉克根本没有从同一个地方发源出来的四条河,所以伊拉克也不是伊甸园,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非从伊甸园流出来的河,幼发拉底河不是伯拉河,底格里斯河也不是希底结河。
伯拉河无论如何不可能与埃塞俄比亚的任何一条河流从同一个地方(伊甸园)流出来,所以把基训认为是埃塞俄比亚的河流且把伯拉河认定为幼发拉底河是完全自相矛盾的。
《圣经》里有很多同名的人、同名的国家、同名的河流和同名的地名。如同中国有北岳、中岳和南岳,而日本也给他的山取名为北岳、中岳和南岳一样,需要读经者认真区分。
我们对照一下下面的地图来看真实的伊甸园和有其发源出的四条河流:
第一条圣经称比逊,就是河澜沧江,这条河从西藏流入云南境内。云南自古盛产金子和红玛瑙。云南的探明黄金储量为全国第六名,云南的红玛瑙称为南红玛瑙,在古代为南红玛瑙的唯一产地。
第二条圣经称基训,就是河金沙江(长江),而非埃塞俄比亚的尼罗河,《创世纪》第二章和《以赛亚书》第十八章里的古实就是指中国。
第三条河圣经称希底结,就是从西藏流出后进入印度的雅鲁藏布江,而非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这里的亚述指如今的印度地区,圣经后面还有一个国家叫亚述,指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的国家。
第四条河圣经称伯拉河,就是从西藏流出进入云南的怒江,而非指流经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
由上可见,上帝造人类的伊甸园就是在东方中国西藏的东部,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别的地方可以像西藏一样跟《圣经》里的伊甸园完全吻合。西方所宣传的伊甸园在伊拉克境内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创世纪》3:11耶和华说,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
《创世纪》3:12那人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
《创世纪》3:24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
《创世纪》4:1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就是得的意思),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
《创世纪》4:2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
解读:
亚当吃了善恶果,表示有了意识分别心,即法身魄里面分离出一个魂出来,魂就是识心,即识别心,即分别心,当此分别心能分别善恶时即生意识,他就变成了凡人,就有生死了。因为伊甸园是先天一炁所居住地,亚当的心不能回转为先天一炁时,亚当就被上帝从东面赶出去了,后来应该是到了伊甸园的东北面甘肃天水,是一个既能放牧,又能种田的地方。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搜神记》曰:昆仑之山,是惟帝之下都,环以炎火山。
《淮南子•地形训》:“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九井九门,弱水环绕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老子想尔注》:“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
《创世记》 3:24 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
解读:
上帝太上老君在人间的居住地即昆仑山,称为“帝之下都”。昆上有个“日”,此“日”即是离火之灵,“仑”谐音为“轮”,故昆仑山就是被“环以炎火山”的山。“昆” 由“日匕匕”组合而成 ,“匕”就是短剑,可见“昆仑”有“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
当然,真正的昆仑山就是人心里面的灵山,灵山里面有真心,真心就是匕,当人的魂与魄合一时成就法身,法身就是匕匕。法身藏在灵山里面发出围绕头顶之如同烈日的圆光就是“环以炎火山”,生命树就是有先天一炁的木灵,就是《西游记》中的人参树。

西藏留下的《雍仲本教目录》、 《王统世袭明鉴》等史书中都记载着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结合繁衍出人类,神猴当时居住在今雅鲁藏布江南岸泽当一带,也就是伊甸园的位置。
民间还有传说称,在泽当神山“贡布山”上有三个仙洞,分别住着一位菩萨、一只因犯了戒律而由神仙变成的猴子和一位美丽的妖女,后来猴子在菩萨的授意下娶了妖女,生下了后代,这就是藏族人的祖先。也有说神猴生下六个猴子,其实这是把挪亚的故事也嫁接过来与亚当的故事合一了。藏族人是亚当(伏羲)的后代,也是挪亚的后代,而挪亚是亚当的后代,挪亚也是亚当(伏羲)再来。
洞中菩萨就是菩提祖师,即上帝,上帝之分身首先化生成有肉体的亚当,就是还没有分离出夏娃时的亚当,此时为太极,也是无极。亚当分离出女娲后就变成了天父亚当和圣母夏娃,就是两仪神。岩魔女就是有坤土和艮石之灵的后土娘娘,即女娲。神猴犯了戒律就是不听上帝的话吃了善恶果,即圣灵出艮土之灵后变成了有分别心的魂,所以无法回归灵山,就变成了会死的凡人。
西藏泽当镇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泽当谐音即泽丹,泽就是兑卦,兑为金,泽当就是金丹。住在岩洞里面的兑灵就是神猴,就是无上先天一炁法身佛,就是无上金丹。出了岩洞的神猴子就是凡心之魂,即魂祖,为一切魂之祖,即天魂。
这个故事与传说中伏羲的妈妈在雷泽踩神的脚印后生伏羲是一致的。神猴就是骑龙的孙悟空,即骑龙的圣灵,神猴即神的生气,即上帝。出洞时的神猴就变成了摄持有离火之灵的阳兑灵,即变成料太阳神,即天父。龙为东,为雷,故在乃东区,乃东泽当即雷泽。雷泽神就是骑白龙马的孙悟空,即南极长生大帝,也是雷祖或天皇大帝,为伏羲的真身,伏羲就是雷泽神下凡。既是上帝独子,也是天父上帝。

据西藏的《国王遗教》和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 》记载,观世音菩萨派其化身猕猴哈鲁玛(即观世音的法身,即法身佛文殊菩萨,即大日如来)到雪域修炼。正当猕猴在定神修行时,度母神(观音之福神分身妙音菩萨)幻化成一名岩罗刹(吃了善恶果的夏娃)前来调戏。猕猴最初未予理睬,如此过了七天,猕猴被那岩罗刹魔女的痴情所打动(亚当也被夏娃忽悠吃了善恶果),来到普陀山请观世音菩萨指点。 观世音令神猴回去与魔女成亲,繁衍子孙,并给五谷以养育后代。猕猴与魔女成亲后所生的小猴既不像父猴,也不像魔女,身上无毛,赤红的脸,以腥肉为食,渴了饮血。小猴一生下,魔女饿得想去食他,父猴见此就将小猴带到水草丰美,林木丛生,有许多鸟类猴群的地方(四川或甘肃天水),让小猴离开父母,独立地与猴群一起生活。一年以后,父猴去看望小猴,猴孙已繁殖到 400只。但这些猴孙生活十分困难,个个骨瘦如柴,树上的果子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父猴不忍这般惨状,再一次去普陀山拜见观世音,观世音遂把须弥山上的青棵、小麦、蚕豆、豌豆、谷米等五种粮食种子赐予猴神,让猴神拿回到雪域播种。于是,西域土地上第一次有了粮食作物。猴孙们由于吃了五谷,个个精神抖擞,常常游戏在外,故该地取名为“雅隆泽当”,泽当意为“猴子玩耍的坝子”。 至今,泽当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贡布日神山还存在着刻满经语符咒的猴子洞。岩洞东南石壁上有猿猴手捧“曼扎”坐在莲花上的彩绘壁画以及小猴画像。这里的“父猴”就是伏羲,即亚当,即大势至菩萨。

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也有一个手拿虎头如意金棍的神猴叫哈奴曼(Hanuman),别名哈鲁曼,为风神之子,此风神即佛母妙音菩萨,即太元玉女。印度的哈鲁曼就是西藏的哈鲁玛,两者发音基本一致。印度教并没有神猴生人的传说,可见婆罗门的经典有缺失,并不完整。拿虎头如意金棍就是穿虎皮裙持金箍棒的孙悟空。
印度的神猴哈奴曼面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面如红宝石,毛色金黄,身躯高大,尾奇长,吼声如雷,力大无比,可移动山岳,可捕捉行云。哈奴曼得道于始祖大梵天的真传,其实就是四面佛大梵天的分身,就是法王子文殊菩萨,即大力菩萨孙悟空。

《国王遗教》为西藏五部遗教之一,相传为邬坚领巴(o-rgyan-gling-pa)于1285年在桑耶和协札两地所掘莲花生大师(公元八世纪)所藏五部“伏藏”文献之一。伏藏文献全书分为《鬼神篇》(lha-vdre-bkavi-thang-yig)、《国王篇》(rgyal-po-bkavi-thang-yig)、《后妃篇》(btsun-mo bkavi-thang-yig)、《译师篇》(lo-pan-bkavi-thang-yig)、《大臣篇》(blon-po-bkavi-thang-yig)等5部,因而得名。书中记述了从吐蕃王朝赞普赤松德赞起历代赞起历代赞普执政时期的历史。

第三部 远古历史之谜(目录)

3.01章 人类起源于西藏伊甸园
3.02章 上帝流放该隐到湖南道县
3.03章 黄帝杀蚩尤一统全球
3.04章 挪亚大洪水和宁录建国
3.05章 挪亚孙子古实领彝族人回归神州
3.06章 苗族人是蚩尤和挪亚的后裔
3.07章 瑶族人是蚩尤和挪亚的后裔
3.08章 畲族来源和良渚文化
3.09章 舜帝南巡蓝山县和末世再来

藏蛋字显示《神已来到》

神秘藏字蛋2001年4月20日,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局七星农场车队,61岁的退休职工刘学顺家养的两只鹅中的一个鹅生下了一个带字的蛋,清晰可见嵌着五个凸起的汉字,其中“神已来到”四个字绕着蛋壳一圈平均的排列,蛋壳的底部还有一个“王”字。

骑鹅者梵天也,梵天者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即法身佛,鹅即莲花仙子,即妙音菩萨,即孔雀明王菩萨,即观世音菩萨,鹅的丹即金丹,即先天一炁,即太上老君,即文殊菩萨,即如来佛,如来佛从孔雀明王的肚子里出生(见《西游记》),出来后就是观世音菩萨头顶的如来佛,即如来坐莲台。

文殊菩萨骑狮子,狮子即普贤菩萨,狮子为木,根据河图“天三生木”,“三”即是龙祖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即弥勒菩萨,即紫微星,弥勒下凡时七星合一(即神的七灵合一),就是北斗七星君,就是转轮圣王,即耶稣,即预言“世宇三分”(全世界分为三股势力)的小说中《三国演义》里的阿斗,后来又变成了晋国创始国君司马炎,就是神农炎帝下凡。北斗星相合就是预言小说《水浒传》中的七星聚义,七星合一即紫微星宋江,也是预言小说《西游记》中的死后复活的乌鸡国创始国君,即鬼王,即地官舜帝再来。

文殊菩萨即圣灵,龙祖普贤菩萨即圣子,圣子(即宋江)在人间有罪,故名黑龙,震龙摄持水,故称黑龙江。圣子得圣灵即证道消一切罪,故黑龙江有鹅蛋。这与湖南蓝山县百叠岭之舜帝、千年神猴和天鹅用下的蛋打毒龙传说一致(参看远古历史2.06章)。

4.10章 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

佛教以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为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因为有因果报应,所以才有持戒行善,有六道轮回才有修道解脱。六道轮回本身也是神佛按照因果报应对灵魂进行的惩罚和奖励。

一、因果报应
《涅盘经》憍陈品曰:‘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
《开目抄》云:“<心地观经>云:‘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见其现在因”
《涅槃经》:“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
《大般涅槃经》:“是人作恶不即受报,如乳成酪,灰覆火上,愚轻蹈之”
解读:
因果报应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谓的三世因果,盖以过去世之业为因,招感现在世之果;复由现在世之业为因,招感未来之果。如是因果相续,生死无穷,此即迷界流转之相状。也有些因果报应是这一世的因,这一世就报应,甚至有当下的因就立即有当下相应的果报应。如行凶杀人者被人间法官审判后枪毙或被警察当场击毙。
所有的报应都是由神佛或菩萨来安排执行的,并非自然规律。在道教和佛教都有阎王和判官对死者的灵魂进行审判和报应。也能对在世的人所行善恶进行增寿和减寿之报应。众生的凡心受真心控制,而真心就是佛的低级分身,众生在世间的行为受到真心的控制,所以神佛能够按照因果报应法则来控制人们的凡心和行为。道教的 《太上感应篇》就是专门讲因果报应的。

《士师记》 1:7 亚多尼比色说:“从前有七十个王,手脚的大拇指都被我砍断,在我桌子底下拾取零碎食物。现在 神按着我所行的报应我了。”于是,他们将亚多尼比色带到耶路撒冷,他就死在那里。
《士师记》 9:57 示剑人的一切恶, 神也都报应在他们头上;耶路巴力的儿子约坦的咒诅归到他们身上了。
《列王记上》 8:32 求你在天上垂听,判断你的仆人,定恶人有罪,照他所行的报应在他头上;定义人有理,照他的义赏赐他。
《约伯记》 34:11 他必按人所做的报应人,使各人照所行的得报。
《启示录》 22:12 “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
解读:
可见《圣经》也是讲因果报应的。

其实因果不仅仅限于三世,只是说这三世联系最为紧密,本质上是哪个所造的业先成熟就先得那个果的报应,下面有佛经里的故事来说明问题。

根据《贤愚经卷十三》记载:
均提尊者说:“我前世出生为狗的原因,是因为失言造口业所致。在过去迦叶佛的时候,我曾出家当和尚,那时我和许多比丘在一处念经,自以为年轻音声清雅,很会唱赞,因而轻视不会唱念的比丘。有一次,一位老比丘念经的发音滞钝,非常难听。那时候的我,妄生轻慢心,讥诃老比丘说:‘长老唱念的声音好像狗吠!’那时老比丘已证得阿罗汉圣果,他问我说:‘少年比丘!你认识我吗?’少年比丘回答说:‘我早就认识了,你于迦叶佛时,为比丘上座。’老比丘说:‘我虽然不会唱念,但已了脱生死苦事,已断除后有。’我那时听到老比丘的话,深生惶怖,知道失言,而自惭愧,求哀忏悔。但罪已成立,无法消除,从此出生五百世为狗,偿还讥诃一句‘狗吠’的口业罪报。

可见,因果报应是以哪个最重要,最严重就先报应哪一个,如果诽谤或辱骂已经见道了的圣贤,那么其罪就会非常严重,报应就会持续几百世,而不是三世报应了。
因果报应不仅仅体现在自己的累世之间的关联,还体现在祖孙等上下辈之间的关联,也就是说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儿子、孙子、甚至曾孙的命运。因为一个人作什么业,就会有相应罪业的儿女和孙子女或曾孙来投胎。当然自己所造的业对还没有出生的后代影响极大,所以祖辈的所作所为会极大程度地影响自己的后代。

《圣经》民数记14:18: “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赦免罪孽和过犯。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解读:
可见因果报应不仅仅涉及到自己,还要涉及到自己的后面好几代人。因果会影响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以至于一个国家的命运,所以要重视因果,切不可造恶业,不但累及自己还累及自己的子孙后代。

二、六道轮回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一 愿乐随喜品第六十四:“须菩提报舍利弗:“众生颠倒因缘故,造作身口意业,随欲本业报受六道身——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身。”
《法华经》序品第一:“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解读:
世间众生因造作善或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和善恶而划分的。按福报大小分别为:天人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其中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为三恶道,而天人道、人道和阿修罗道为三善道。众生死后,按其善恶和所修福德而往生相应的地方。罪大者下地狱,其次往生饿鬼道,再次往生畜牲道。行善积德者有福者往生人道或天道。至于阿修罗道,《六趣轮回经》云:“常行于谄诳,乐忿恚斗诤,由昔行施故,而作修罗主。”

《大般涅槃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善能修治身口意业,舍命时虽有亲族取其尸骸。或以火烧,火投大水,或弃冢间,狐狼禽兽竞共食啖,然心意识即生善道,而是心实无去来亦无所至”
解读:
“心意识”即第六识,因为众生有第六识,故有善恶之分别心,才有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而阿赖耶识之心和第七识其实并无轮回。故此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和审判都是幻相,因为阿赖耶识生六识而有。当凡心入菩提洞化为真心后,观万法为空,就不存在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和审判。可见本质上,上帝并没有审判众生,也没有惩罚众生,而是因为众生心生分别而显示为被审判和被惩罚。众生造不同的业,上帝在他的阿赖耶识中存入不同的业力种子,就会有不同的分别心,就生成不同的幻境。

圣经里面其实也有轮回之说。
《马太福音》 12:32 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
《马可福音》 10:30 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
《马太福音》 5:29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
解读:
圣经中有今世和来世,既然有来世,那么必然就有前世,可见圣经也宣说轮回。

《申命记》 32:1 诸天哪,侧耳!我要说话;愿地也听我口中的言语。
《诗篇》 57:10 因为你的慈爱高及诸天;你的诚实达到穹苍。
《创世记》 6:2 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
解读:
“诸天”代表有很多层天,天上自然有天人,这些天人就是“ 神的儿子们”,他们到人间与“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可见有欲界天。

《约翰福音》 6:70 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
《提摩太前书》 3:6 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
《马太福音》 12:24 但法利赛人听见,就说:“这个人赶鬼,无非是靠着鬼王别西卜啊。 ”
《马太福音》 13:39 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解读:
可见有鬼道,“魔鬼撒稗子”就是魔鬼投胎为人。“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就是死后变成鬼。

《马太福音》 5:29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
《马太福音》 23:15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
《马太福音》 23:33 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
《多马福音》七、耶稣说:“被人吞噬、然后变成人的狮子有福了;但如果某人被狮子吞噬而这头狮子又变成了人的话,某人就有祸了”
解读:
可见有人道、地狱道和畜道之间的轮回。加上前面的天道和鬼道共五道,这完全等同于佛教天道、人道、旁生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之五趣说法,也与道教的五道说法一致。

据《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载,“五道”依次为:
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神道)
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为人神(人道)
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畜生道)
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名也(饿鬼道)
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人名。(地狱道)
“五道”说把三界生命分为五类,分别为天、人、禽兽、饿鬼、地狱,合称为“众生”,皆有其相应的寿命。
解读:
这里的天神是指三界之天之天人,即欲界天天人、色界天天人和无色界天天人。

三、因果报应基本原则
《中阿含经》之《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
第一、寿命长短取决于是否杀生饮血,慈心者长寿。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寿命极短?若有男子女人杀生凶弊。极恶饮血。害意着恶。无有慈心于诸众生乃至蜫虫。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寿命极短。所以者何。此道受短寿。”
“若有男子女人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寿命极长。所以者何。此道受长寿。”

第二、身体健康状况取决于是否打众生。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多有疾病?若有男子女人触娆众生。彼或以手拳。或以木石。或以刀杖触娆众生。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多有疾病。所以者何。此道受多疾病。”
“若有男子女人不触娆众生。彼不以手拳。不以木石。不以刀杖触娆众生。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无有疾病。所以者何。此道受无疾病。”

第三、容貌姣好否取决于是否生气、生恨、生忧。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形不端正。若有男子女人急性多恼。彼少所闻。便大嗔恚。憎嫉生忧。广生诤怒。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形不端正。所以者何。此道受形不端正。”
“若有男子女人不急性多恼。彼闻柔软粗[麸-夫+广]强言。不大嗔恚。不憎嫉生忧。不广生诤怒。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形体端正。所以者何。此道受形体端正。”

第四、有无威德取决于是否嫉妒。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无有威德?若有男子女人内怀嫉妒。彼见他得供养恭敬。便生嫉妒。若见他有物。欲令我得。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无有威德。所以者何。此道受无威德。”
“若有男子女人不怀嫉妒。彼见他得供养恭敬。不生嫉妒。若见他有物。不欲令我得。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有大威德。所以者何。此道受有威德。”

第五、尊卑取决于是否为人傲慢。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生卑贱族?若有男子女人憍慠大慢。彼可敬不敬。可重不重。可贵不贵。可奉不奉。可供养不供养。可与道不与道。可与坐不与坐。可叉手向礼拜问讯不叉手向礼拜问讯。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生卑贱族。”
“若有男子女人不憍慠大慢。彼可敬而敬。可重而重。可贵而贵。可奉事而奉事。可供养而供养。可与道而与道。可与坐而与坐。可叉手向礼拜问讯而叉手向礼拜问讯。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生尊贵族。”

第六、贫富取决于是否施舍。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无有财物?若有男子女人不作施主。不行布施。彼不施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饮食.衣被.华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无有财物。所以者何。此道受无财物。”
“若有男子女人作施主。行布施。彼施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饮食.衣被.花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多有财物。所以者何。此道受多有财物。”

第七、有无智慧取决于是否虚心请教善知识。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有恶智慧?若有男子女人不数数往诣彼问事。彼若有名德.沙门.梵志。不往诣彼。随时问义。诸尊。何者为善。何者不善。何者为罪。何者非罪。何者为妙。何者不妙。何者为白。何者为黑。白黑从何生。何义现世报。何义后世报。设问不行。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有恶智慧。所以者何。此道受恶智慧。”
“何缘男子女人有善智慧?若有男子女人能数数往诣彼问事。彼若有名德.沙门.梵志。数往诣彼。随时问义。诸尊。何者为善。何者不善。何者为罪。何者非罪。何者为妙。何者不妙。何者为白。何者为黑。白黑从何生。何义现世报。何义后世报。问已能行。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有善智慧。所以者何。此道受善智慧。”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十不善品 第四十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众生,修行杀生,广布杀生,种地狱罪,饿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寿命极短。所以然者?由害他命。
“若有众生盗他物者,种三恶道之罪;若生人中,恒遭贫匮,食不充口,衣不盖形,皆由盗故;劫夺物者,即断他命根。
“若有众生,好喜贪泆,种三恶道;若生人中,门不贞良,窃盗淫泆。
“若有众生妄语者,种地狱罪;若生人中,为人所轻,言不信受,为人所贱。所以然者?皆由前世妄语所致。
“若有众生两舌者,种三恶道之罪;设生人中,心恒不定,常怀愁忧。所以然者?由彼人两头传虚言故。
“若有众生粗言者,种三恶道之罪;若生人中,为人丑弊,常喜骂呼。所以然者?由彼人言不专正之所致也。
“若有众生斗乱彼此,种三恶道之罪;设生人中,多诸怨憎,亲亲离散。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斗乱之所致也。
“若有众生嫉妒者,种三恶道;若生人中,乏诸衣裳。所以然者?由彼人起贪嫉故。
“若有众生起害意,种三恶道;设生人中,恒多虚妄,不解至理,心乱不定。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恚怒所致也,无有慈仁。
“若有众生,行邪见者,种三恶道;若生人中,乃在边地,不生中国,不睹三尊道法之义,或复聋盲喑痖,身形不正,不解善法、恶法之趣。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无信根故,亦不信沙门、婆罗门、父母、兄弟。
“比丘知之:由此十恶之报,致此殃舋。是故,比丘,当离十恶,修行正见。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09章 八正道和戒定慧

《大般涅槃经》:“道谛者,八正道——, 一、正见,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业,五、正精进,六、正语,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谛是圣道。若人精勤,观此四法,速离生死,到解脱处。汝等比丘,若于此法已究竟者,亦当精勤为他解说。我若灭后,汝等亦应勤思修习.”
《杂阿含经》:“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灭道迹。”
《杂阿含经》:“有八正道,能断爱欲,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解读:
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八正道是指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八正道属于四圣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法念处经》:“云何正见。如实见相应义。是名正见。云何正思惟。如实见如实法自相平等相。于如是法。心念种子。是名正思惟。云何正语。思惟四种口业。舍口四过。护持禁戒。是名正语。云何正业。舍于三种身不善业。护持禁戒。是名正业。云何正命。乃至失命。持戒不舍。是名正命。云何正精进。于如是义。其心忆念。而起精进。是名正精进。云何正念。于如是法义。忆念思惟。不忘不失。是名正念。云何正定。于如是法义。以实念心。一心忆念。法定一相。是名正定。是名贤圣八圣道分。”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云何正见。于所见境。有取有与。有善恶行。有善恶行所招之果。有世出世间一切众生所作之业。乃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此世他世。微妙善行。皆以正见。通达明了。净修梵行。永断惑障。所作已办。到于彼岸。是名正见。云何正思惟。谓以智慧。分别拣择。令身语意三业无失。离诸过咎。是名正思惟。云何正语。谓能永断妄言绮语恶骂两舌。是名正语。云何正业。谓诸有情永离杀生偷盗染欲。是名正业。云何正命。谓受世间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为资养。非邪命故。是名正命。云何正精进。谓能勇猛。破烦恼魔。常修善行。无有懈怠。是名正精进。云何正念。谓忆过去所修善法。念念摄持。而无错谬。是名正念。云何正定。谓心能安住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寂然不动。是名正定。佛告比丘。是名八圣道。”
解读:
小乘的八正道分别如下:
1.正见:即正确的见解,即离诸颠倒邪见。这是佛法闻思修中的闻慧。就是对缘起论、因果、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等佛教教义理解信服,并坚定不移地信奉。
2.正思维:也叫正志,即以智慧分别拣择,使自己的不造身语意之恶业。
3.正语:永断妄言绮语恶骂两舌。
4.正业:永离杀生、偷盗、染欲,护持禁戒。
5.正命:不以犯戒获得资养而延续生命。
6.正精进:勇猛地破烦恼魔,常修善行,无有懈怠。
7.正念:忆过去所修善法,念念摄持,而无错谬。
8.正定:心能安住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寂然不动。

《杂阿含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何等为正见?谓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志?谓正志有二种。有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志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是名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语?正语有二种。有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语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名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恶行、诸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不著,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语?正语有二种。有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语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名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恶行、诸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不著,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业?正业有二种。有正业,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离杀、盗、淫,是名正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身三恶行、诸余身恶行数,无漏、心不乐著,固守、执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命?正命有二种。有正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如法求衣食、卧具、随病汤药,非不如法,是名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于诸邪命无漏、不乐著,固守、执持不犯,不越时节,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方便?正方便有二种。有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欲、精进、方便超出、坚固建立,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忆念相应心法,欲、精进、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坚固、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念?正念有二种。有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何等为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是名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二种。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解读:
八正道还是世间、有漏和出世间、无漏的区别。

八正道浓缩一下就变成了戒、定、慧。其中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八正道中的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戒定慧三学,也称三无漏学,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原则。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闻慧、思慧、修慧是名三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佛法乃至禅定能生智慧。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
“佛言。大梵。有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设使先成,寻还退失。况当能成色无色定乃至三乘随成一乘。何等为十。一者世有一类。虽欲修定而乏资缘经求扰乱。二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犯尸罗(戒律)行诸恶行。三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颠倒见妄执吉凶身心刚强。四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心掉动不顺贤圣诸根轻躁。五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离间语破乱彼此。六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粗恶语毁骂贤圣。七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杂秽语及虚诳语。八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怀贪嫉于他所得利养恭敬心不欢悦。九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怀嗔忿于诸有情心常愤恚。十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怀邪见拨无因果。大梵当知。是名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设使先成,寻还退失。况当能成色无色定乃至三乘随成一乘。”
解读:
要入定必须要相信因果报应,遵守佛法戒律,否则因为犯戒而有罪者,不能入欲界定,不能成就欲界善根,更别说成色界诸定和五色界诸定了,即使暂时能入定,不久也会失去,所以修道第一步就是守戒和消罪。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
“复次大梵。又有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终不能成诸三摩地。设使先成寻还退失。何等为十。一者乐著事业。二者乐著谈论。三者乐著睡眠。四者乐著营求。五者乐著艳色。六者乐著妙声。七者乐著芬香。八者乐著美味。九者乐著细触。十者乐著寻伺。大梵当知。是名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终不能成诸三摩地。设使先成寻还退失。”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
“宁舍身命终不毁犯如是四法(四根本戒)。所以者何。诸有情类要由三因得涅槃乐。一者依止如来为因。二者依我圣教为因。三者依我弟子为因。诸有情类依此三因。精勤修行得涅槃乐。若人毁犯如是四法。则为违越我所宣说甚深广大无常苦空无我相应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别解脱教。若越如是别解脱教。则于一切静虑等持皆成盲冥不能趣入。为诸烦恼恶业缠缚。于三乘法亦为非器。当堕恶趣受诸重苦。”
解读:
出家修行者,很多小的戒律都要严格遵守,否则不能入定。要涅槃者还必须要皈依佛(如来)、法(圣教)、僧(佛弟子)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之三:“夫大乘者。受持第一清净律仪。修行第一微妙善行。具足第一坚固惭愧。深见深畏后世苦果。远离所有一切恶法。常乐修行一切善法。慈悲常遍一切有情。恒普为作利益安乐。救济度脱一切有情所有厄难生死众苦。不顾自身所有安乐。唯求安乐一切有情。如是名为住大乘者。”
解读:
修大乘者,也要遵守戒律,常忏悔己过。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忏悔品第五:“便生空见拨无因果。由是因缘。造身语意无量罪业往诸恶趣。我等今者于世尊前。闻说此经还得正见。深心惭愧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悉除灭从今已往永不复作。防护当来所有罪障。唯愿世尊。哀愍摄受令我等罪皆悉销灭。于当来世永不更造。唯愿世尊。哀愍济拔我等当来恶趣苦报。我等今者还愿受行先所修集声闻乘行。唯愿世尊。哀愍教授。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于我法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此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
解读:
以万法俱空的理由否定因果报应,造下深重罪业。唯有惭愧发露忏悔改过,才能灭罪。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护世品第十九之一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染(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邪见(不愚痴)。于此十善业道坚持积集。”
《地藏十轮经卷九》所述:“若不修行十善业道,设经十方佛土,微尘数劫,自号大乘,或说或听,或但发心,或发誓愿,终不能证菩提涅槃,亦不令他脱生死苦。”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之二:“复有十道是解脱道。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是名为十。”
解读:
只有守戒,行十善业才能证菩提涅槃,才能渡众生。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于我法中而出家者。虽破戒行。而诸有情睹其形相生此十种殊胜思惟当获无量功德宝聚。是故一切刹帝利王大臣宰相。决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支节或断其命……如是破戒恶行苾刍。一切白衣皆应守护恭敬供养。我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支节或断其命。我唯许彼清净僧众。于布萨时或自恣时驱摈令出。一切给施四方僧物。饮食资具不听受用。一切沙门毗奈耶事。皆令驱出不得在众。而我不许加其鞭杖系缚断命。”
解读:
世俗法和在家者不能惩罚犯戒的比丘。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修定能断惑,余业所不能,故修定为尊,智者应供养。”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三 :“定能断烦恼,非听诵福业,故欲求涅槃,常当修静虑”
解读:
唯有修定才能断惑,才能断烦恼。

4.08章 四谛

《大般涅槃经》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二:“善男子,我能明见苦集灭道,分别宣说如是四谛。”
《正法念处经》 观天品第六之二十五:“观四圣谛苦集灭道。令彼欲染一切寂静。或令欲染一切尽灭。”
解读:
四谛为梵文Catursatya的音译。佛教基本教义之一,也称四圣谛。指苦、集、灭、道四谛,“谛”为佛经中所指的“真理”

《大宝积经》:“舍利子,苦圣谛者,谓五受蕴其性实苦,是名苦谛。菩萨摩诃萨,于是谛中通达五蕴皆为苦相,夫苦相者即为空相,如是则名为苦圣谛。”
解读:
五蕴皆苦,人世间的一切皆苦,此苦之真理即苦谛。

《大宝积经》:“舍利子,集圣谛者,五受蕴因随眠爱见,是名集谛。菩萨摩诃萨于此因法,若爱若见无有增益,无取无迷明了通达,如是则名为集圣谛。
《佛说决定义经》:“谓贪爱法,由此贪爱,而生耽着,以耽着故,发业润生,招集为因,是名集谛。”
解读:
因为随眠(烦恼)和爱见(贪爱,欲望)而招来生死轮回之五蕴苦身之真理,即集谛,集即召集之义。或者说审察一切烦恼惑业,即知其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称集谛。

《大宝积经》:“舍利子,灭圣谛者,若五受蕴究竟灭尽,是名灭谛。菩萨摩诃萨,观是谛法,不失前际,不往后际,不住现在,明了通达,如是则名为灭圣谛。”
《佛说决定义经》:“灭谛者谓贪爱法及余烦恼。悉皆断尽。证寂灭理。是名灭谛。”
解读:
灭尽五蕴,即灭尽贪噌痴,灭尽一切烦恼,此为灭的真理,即灭谛

《大宝积经》:“舍利子,道圣谛者,若依彼道,证得苦智、集智、灭智,无第二智,是名道谛。菩萨摩诃萨,于如是谛明了通达,无有分别,是则名为趣苦灭行圣谛。”
《佛说决定义经》:“道谛者。即八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八正道。名为道谛。”
解读:
能使人灭一切烦恼而证得苦智、集智、灭智,无第二智之道为道谛,即八正道。

4.07章 识神、元神和魂

《菩萨处胎经》地神品第三十二:“善业白佛言。云何世尊。六大众神何者为妙 。地水火风空识耶。尔时世尊即以神足。令彼地神从地踊出在地界立。水神从水踊出水中立。火神从火踊出火中立。风神从风踊出风中立。空神从空踊出空中立。识神从识踊出识中立。佛告善业。此六诸神汝自问之。”
《菩萨处胎经》地神品第三十二:“识神无形法,五大以为家,分别善恶行,去就别真伪,识示善道处。永到安隐道,识为第六王,余大最不如”
《十住断结经》梦中成道品第二十六:“识神通达梦中受教而取灭度”
解读:
识神就是能分别善恶和真假的识心,即六识身,就是梦中的自己。从这里也可知道识神不是火神。

《太上老君内观经》:“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
解读:
太一帝君就是太乙天尊,即第八识之阿赖耶识,为众神之首,即东岳大帝,即东王公。太一帝君照生识神,可见识神是东王公的幻影,即第八阿赖耶识的幻影。识神就是凡人之魂(很多道教丹经书上宣传魄是识神,显然那是错误的)。因为东王公就是真龙,所以识神就是凡龙,真龙为阳金灵和阳木灵,凡龙为六识和阳木灵。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末世诸恶人,不信多狐疑,愚痴不别道,罪深更逮冥!蔽圣毁正觉,死入大铁城,识神处其中,颈上戴铁轮。求死不得死,须臾已变形”
《大宝积经》贤护长者会第三十九之二:“复次,大药,其地狱人过七日后,具足受地狱苦,犹如蜂采华造蜜。所以者何?种种诸有因故成神识,始受取地狱诸苦。而彼神识初舍身不自由,被诸苦所逼心中不乐。”
《楞严经》:“则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狱。”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若亡者魂识已入地狱畜生饿鬼阎罗趣者。咒土沾骨便得解脱。”
《诸经要集》遣送缘第七:“以魂外出故。将衣唤魂。魂识己衣。寻衣归魄若魂归于魄。则尸口纩动。若魂不归于魄。则口纩不动。”
解读:
识神也称神识或魂识,也称凡人之魂。凡人(或众生)之魂为分别心,故说“魂识己衣”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见人魂神。各自随行。生五道中。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作鬼神。或生天上。或入人形。各自随行。生五道中。”
《佛说罗云忍辱经》:“或以刀杖。皆击其头。蹈脑穷苦。旬月乃死。旬月乃死。死后魂神即复更生。辄无手足。顽钝如前。经五百世。重罪乃毕。”
《阿难四事经》:“人初来生。魂神空来。依因二亲情欲之气。以成己体。在母腹中。十月乃生。得亲喜悦。可得全命。愁忿之日。即切绝之。困极乃终。魂神不灭。复更求身。豪贵贫贱。皆由宿行。”
解读:
魂神就是众生之魂,即识神。众生虽死,但其魂是不灭的,只是不断轮回迁移,不断更换身体。这里的“魂神不灭”是相对于在六道中轮回的众生而言的,当魂入灵山见道时,其魂就灭了,即化为真心之元神了。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或入地狱,镬汤火然,万劫长夜,受无极苦,惟是受业识神,罪魂尸魄,受此业报,于汝元神,有何荣悴?”
解读:
识神即罪魂,即众生之魂,而元神即阿赖耶识,即真心。

《玄机直讲》张三丰:“七返九还之法,下手兴功,先将上窍阳里真阴,入内金鼎炁海之中,与下窍阴里真阳配合。夫上窍阳里真阴,即是自己元神,属三魂;下窍阴里真阳,即是身中元炁,属七魄。其先后二炁一会,则坎离自交,魂魄混合,神炁凝结,胎息自定,每日如外夫妇交情,美快无比,切不可着他。水火既济,发运四肢,如外火之生焰焰相似,只要水火均平,此是小周天火候。”
《钟吕传道集》:“三火以元阳为本,而生真气,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病。若以耗散真气而走失元阳,元阳尽,纯阳成,元神离体,乃曰死矣。”
《西游记》第四十回(小说):“诸般还可,只有一般蟒蛇,但修得年远日深,成了精魅,善能知人小名儿。他若在草科里,或山凹中,叫人一声,人不答应还可;若答应一声,他就把人元神绰去,当夜跟来,断然伤人性命。”
《授炙毂子歌二首》唐代希道:“木津天魂,金液地魄。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近效宜六旬,远期三载阔。魄微入魂牝牡结,阳呴阴滋神鬼灭。千歌万赞皆未决,古往今来抛日月。”
《五言十一》吕岩:“盗得乾坤祖,阴阳是本宗。天魂生青龙,地魄产白虎。运宝泥丸在,搬精入上宫。有人明此法,万载貌如童。”
《云笈七签》之《卷二•纪二》:“夫人受生于天魂,结成于元灵(元炁)。天魂生之根,元灵生之胎。”
解读:
元神就是三魂中的天魂(胎光,神明,真魂),即第八阿赖耶识,而识神就是地魂(爽灵,思魂),人魂(幽精,命魂,觉魂)就是前五识。
无明(愚痴)之魂就是识神,即凡魂,也称凡龙或业龙。无无明之魂就是元神,即真魂,也称真龙,为真阴。人之不能脱离肉体前五根而存在之魂就称人魂。魄为元炁,为真阳。元神与元炁混合,即魂魄混合,即神炁混合,即阴阳相合,即魄微入魂牝牡结。

《丹道九篇》伍冲虚:“龙乃元神。元神为真意之体,真意为元神之用。体用原不相离,故云五龙捧圣即大药之喻。”
解读:
道教以真龙代表元神。对凡人而言,称魂时代表识神,为地魂和人魂,为凡龙,为业龙,为罪龙;对见道时的真人而言,其魂为真神,为元神,为真龙。

《灵枢经曰》:“天谷元神,守之自真。”
《性命圭旨》:“这个才是金刚不变、不坏之真体,这个才是无始、不生不灭之元神,这个方是不可量、不可称、不可思议、无边功德,这个才是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毗卢遮那佛。”
《指玄篇》吕岩:“法是先天一点炁,将来锻炼作元神。法官存想驱雷使,炼此方能上玉京。”
解读:
天谷就是谷神,即居住在灵山虚无之谷的元神,即先天一炁之法身。功德圆满时的元神就是报身佛,也是毗卢遮那佛(法身佛)。

《青华秘文》张伯端:“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返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解读:
欲神即有贪欲心的神,即识神,即识心。元神为先天之性,而识神为气质之性也。气质之性可以返元为天地之性(先天之性),即识神可以返原为元神。

《脉望》:“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
《青华秘文》张伯端:“水乃精也,白气乃华也。神虽元神,然日用之神而不役,然后元神见。譬之皓月当天,云收而光始下烛。清净即无云也,垂光即照临也。”
《黄庭外景经》石和阳注:“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动不静之中活活泼泼时是也。”
《青华秘文》张伯端:“盖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有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用心也。以有为返乎无为,然后以无为而莅正事,金丹之入门也。”
《玄机直讲》张三丰:“于虚空中或见龙虎相交,天地交泰,日月交宫,见群仙众佛。功夫到此,诸境发现,切不可认他,恐是外邪。既认元神,铅汞相投,三日才生大药。”
解读:
无想无念时,即识神退位时,即心无为时,即断意识时,才会有元神出现。元神起功用时才能入金丹之门。

《性命圭旨》八识归元篇:“盖造化间有个万古不移之真宰,又有个与时推移之气运。真宰与气运合,是谓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故儒家有变化气质之言,禅宗有返识为智之法。”
《性命圭旨》八识归元篇:“释氏谓人之受生,必从父精母血与前生之识神三相合而后成胎。精气受之父母,神识不受之父母也。盖从无始劫流来,亦谓之生灭性。故曰: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八识也。盖造化间有个万古不移之真宰,又有个与时推移之气运。真宰与气运合是谓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
解读:
天命之性为元神,气质之性为识神。有生灭的识神和无生灭的元神和合而成八识,所以元神就是阿赖耶识。真宰即道,即先天一炁,真宰与气运合就是先天一炁与魂合一,即魄与魂合一,两者合一时元神就出来了。

《玄机直讲》张三丰:“又因外边无知音道侣护持看守,触其声色,惊散元神,激鼎翻炉,劣了心猿,走了意马,神不守舍,炁不归元,遭其阴魔。”
《玄机直讲》张三丰:“今于虚无中尘色内,却要夺盗返还于我天性之中,方得元精、元炁、元神之三全,至是乃心明理融,理融见性,身心大定,五行攒簇,才去行上等事而了大道。
解读:
见性就是见道,也是元神出现时,为魂魄合一之时。生意识时魂魄散开,元神隐藏(不起功用),故称惊散元神。

4.06章 十二因缘法

《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因为悲悯众生“不解十二因缘法,流转生死,无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识行本,于今世至后世,从后世至今世,永在五恼之中,求出甚难”,故以方便宣说此甚深难解之缘起法,令众生共趋于正觉解脱。
《中阿含经》卷十〈习相应品〉说,了解十二因缘流转带给生命的诸多苦恼,便能有信;习信,便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习解脱,便得涅盘。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六分无所得品第九:“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若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愁叹苦忧恼灭。”
解读:
这里的“缘”即“缘之而出生”的意思,因为有前面的因缘,就会生出后面的果。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根)、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环节就是十二因缘,彼此因果相随,三世相续,使人流转于生死大海,而不能出离。只要灭掉无明,就能断掉十二因缘的轮转,就能解脱生死轮回。

《大宝积经》:“何者是六界?所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大王,此名六界。”
《佛说稻秆经》:“何者是无明?于此六界,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众生、命、生者、养育、士夫、人、儒童、作者、我、我所想等,及余种种无知,此是无明。”
《缘起经》:“云何名为缘起差别。谓无明缘行者。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于外无知。于内外无知。于业无知。于异熟无知。于业异熟无知。于佛无知于法无知于僧无知。于苦无知于集无知于灭无知于道无知。于因无知于果无知。于因已生诸法无知。于善无知于不善无知。于有罪无知于无罪无知。于应修习无知于不应修习无知。于下劣无知于上妙无知。于黑无知于白无知。于有异分无知。于缘已生或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如是于彼彼处如实无知。无见无现观。愚痴无明黑闇。是谓无明。
《南本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一:“善男子,十二因缘,一切众生等共有之,亦内亦外。何等十二?过去烦恼名为无明。”
解读:
不知真理即无知,即无明,又称愚痴。无明为过去一切烦恼之总称。

《缘起经》:“愚痴无明黑闇。是谓无明。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是名为行。
《佛说稻秆经》:“有无明故,于诸境界起贪嗔痴。于诸境界起贪嗔痴者,此是无明缘行。”
《南本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一:“过去烦恼名为无明,过去业者则名为行。”
解读:
无明缘行,即无明是行之缘。行包含身、语、意三行,也称过去世之三业。因为无明就生出贪噌痴,起贪嗔痴之意就是意行。贪嗔痴引起的相应身体行为就是身行,贪嗔痴引起相应的语言行为就是语行。过去世有三行就会生成新的业种子,由于阿赖耶识种子的生灭,种子就呈现流动之相。没有无明时,其行不名为行,如阿罗汉和人间出世的佛,因为无无明,虽然也有身语意,但不称之为三行,就没有新的种子生成,十二因缘中的行是过去世带有贪嗔痴的身语意之行为。

《佛说稻秆经》:“于诸境界起贪嗔痴者,此是无明缘行。而于诸事能了别者,名之为识。与识俱生四取蕴者,此是名色。”
《缘起经》:“行缘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六者意识。是名为识。识缘名色者。云何为名。谓四无色蕴。一者受蕴。二者想蕴。三者行蕴。四者识蕴。云何为色。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色前名总略为一。合名名色。是谓名色。”
《杂阿含经》卷十二:“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
解读:
行缘识:因为有过去三行,故造三业,就有阿赖耶识的种子,因为有种子之因缘,故有识产生。“识”指六识身,即六识,即五蕴中的识蕴,即识阴,即了别识,即分别心,即识心,故称“于诸事能了别者”。
识缘名色:有六识身就会生名色。因为有六识,故会有受身,即生成五蕴身,也称五阴身。色就是色蕴,名就是受、想、行、识四蕴。识在名色中称为识蕴,即识阴。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云:“复言世尊!诸所有行,与六识身,相应俱有,同生同灭;何缘故说行是识缘?世尊告曰:以六识身,与福、非福及不动行,相应俱有,同生同灭;异熟识中,安置诸行熏习种子,引发余生新异熟识。由此道理,是故宣说行是识缘。”
解读:
身、语、意三行和六识身是同生同灭的,没有六识就没有三行,没有过去世的三行就没有这一世的六识身。识灭时,行也灭,行没有时,识也没有。因为前世的三行所造之业,在原来的异熟识(阿赖耶识)中熏习成新的种子,变成新的异熟识,又由新的异熟识生成新的六识身,所以宣说行是识缘。有异熟识才有六识身,所以六识身中隐藏有异熟识,即隐藏有阿赖耶识。

《大乘显识经》:“其受、想、行、识,此四名无色阴。受谓领受苦乐等相及不苦不乐之相,想谓知苦乐相,行谓现念作意及触,识者是身之主,遍行诸体,身有所为莫不由识。不迁者,谓身语意净证获道果,此人死已识弃有阴,不重受有、不流诸趣,极乐而迁,不复重迁是名不迁。”
解读:
识就是五阴中的识阴,当身语意净证获道果时,识阴就不再是识阴了,即转识为智了,就不称为识了,就去极乐世界了,就不再轮回了。

《大乘显识经》:“贤护,识是何义,识名为种,能生众类,杂报身芽。知觉想念,同苞于识。知苦知乐,知恶知善,及善恶境,故名为识。如汝所问,云何识离此身,而受余报。”
《大乘显识经》:“大药白佛言:‘云何为识作用?’佛言:‘大药,受觉想行思忧苦恼,此为识之作用。复有善不善业,熏习为种,作用显识’”
解读:
此识名为种,因为有识才有众生,故为杂报身(五蕴身)的芽,知觉想念(受阴和想阴)藏此识中。此识为分别心,故能知苦乐,知道善恶。受觉想行思忧苦恼都是识的作用(功用),有此作用即显示有识存在。识能将善不善业熏习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此阿赖耶识种子由识心根据众生的善恶业所生成。

《大乘显识经》:“众生来去屈伸视瞬,语笑谈说担运负重,作诸事业识相具显,而不能知识之所在,止于身中不知其状。贤护,识之自性遍入诸处,不为诸处之所染污。六根、六境(六尘)、五烦恼阴,识遍止之不为其染,由此而显识之事用。”
《大宝积经》第110卷:“识莫能见亦复如是。身中渴爱受想与念皆不可见。身之诸大诸入诸阴。彼皆是识。诸有色体。眼耳鼻舌及身。色声香味触等。并无色体受苦乐心皆亦是识。”
解读:
识不可见,但遍众生诸处,其自性不为诸处所染,即能保持其独自特性。

《大宝积经》 第110卷:“有所觉知。念及声香味触等界。斯皆为识。月实童真。复白佛言。世尊。将死之时。云何识舍于身。云何识迁于身。云何识知今舍此身。佛告月实。众生随业获报。识流相续持身不绝。期毕报终。识弃舍身。”
《大宝积经》第110卷:“云何金刚坚固不可坏识。止于危脆速朽身内……识亦如是坚固不坏,所生之身速朽速灭。”
解读:
身体由识所摄持,识离开身体即众生死,众生虽死,但识是不坏不死的(对众生而言),只是根据善恶业报迁往别的身体里面去了,就是投胎去了。

《南本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一:“过去业者则名为行,现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为识。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触时是名六入。”
《大宝积经》:“难陀,第十九七日,于母腹内,令其胎子成就四根,眼、耳、鼻、舌。入母腹时,先得三根,谓身、命、意。”
解读:
初始受胎就是刚刚入胎时,即刚入母腹时,此时只有识。识入胎后即有身、命、意三根本,即得色身(受精卵)、元精和意根。入胎五分,即眼、耳、鼻、舌四根还没有生出来时,就称为名色,第133天四根就生出来了。

《大宝积经》第110卷:“如彼种子种已生华。因华而受色香味等。既成果已还灭。如是此识成身已亦复还灭。但取善恶受心想意识至于彼世趣。”
解读:
如同花结出果子后就灭了,六识入胎成身后也灭了,但不是完全灭,其中的善恶业、受、想、意识转到下一世去了。意根不变,故意识不变,但六识中的前五识则是根据其所得不同的身体而生成不同的五识。可见在六道轮回中,识只是转化了,而非真正灭了。其中受、想、意识是不变的,当然意识的功能受到其所得身体的限制,如得人身和猪身,其智慧肯定是大不一样的。

《大宝积经》第一百一十卷贤护长者会第三十九之二::“彼神识从此身移当有何色。佛赞彼大药菩萨言。善哉善哉。大药。如是如是。汝之所问此义。其义甚深。唯诸如来乃能知耳。然此识除于如来。更无有人而能知者……此神识亦复如是。于其身内不可得见……彼识以父母和合故成就受身。其识亦不在身内可见。亦不离身而有彼识。”
《大乘显识经》:“佛告贤护,识之运转迁灭往来,犹如风大,无色无形不可显现,而能发动万物示众殊状,或摇振林木摧折破裂出大音声,或为冷为热触众生身作苦作乐。风无手足面目形容,亦无黑白黄赤诸色。贤护,识界亦尔,无色无形无光明显现,完全无相。以因缘故显示种种功用殊异。当知受觉法界亦复如是无色无形,以因缘故显发功用。”
《大宝积经》第110卷:“无相之识弃舍诸根。持诸境业弃舍诸界。持诸界事迁受异报。犹如乘马弃一乘一。”
解读:
识也称神识,无色无形无光明,不可见,完全无相。此识之来去和其秘密只有如来能知道。

《大宝积经》第110卷:“识亦如是。取法界受及诸善业。弃此身界受于中阴。得天妙念。见六欲天十六地狱。见己之身。手足端严诸根丽美。见所弃尸。云此是我前生之身。复见高胜妙相天宫。种种庄严花果卉木。藤蔓蒙覆光明赫丽。如新炼金众宝钿饰。彼见此已心大欢喜。因大喜爱识便托之。此善业人舍身受身。安乐无苦如乘马者。弃一乘一。”
《大宝积经》第110卷:“佛言大药。众生临终之时。福业资者。弃本之视得天妙视。以天妙视见六欲天。爰及六趣见身摇动。见天宫殿及欢喜园杂花园等。”
《大宝积经》第110卷:“识弃故身新身未受。当尔之时识作何相。大药。譬如人影现于水中无质可取。手足面目及诸形状与人不异。体质事业影中皆无。无冷无热及与诸触。亦无疲乏肉段诸大。无言声身声苦乐之声。识弃故身新身未受相亦如是。大药。是资善业生诸天者。大药白佛言。云何识生地狱。佛言大药。行恶业者入于地狱。汝当谛听。大药。此中众生积不善根。命终之时作如是念。我今于此身死。弃舍父母亲知所爱甚大忧苦。见诸地狱及见己身。应合入者见足在上头倒向下。又见一处地纯是血。见此血已心有味着。缘味着心便生地狱。腐败恶水臭秽因力识托其中。譬如粪秽臭处臭酪臭酒。诸臭因力虫生其中。入地狱者托臭物生亦复如是。贤护胜上童真。合掌白佛言。地狱众生作何色相。身复云何。佛言大药。其爱血地生地狱者。遍身血光身如血色。生汤隍者身如黑云。”
解读:
人死后,神识离体,根据自己所造的善恶之业,化为不同的中阴身(也称中有身或中蕴身),中阴身的形状与其将要往生的众生种类形状一样,如人形或马或天人形。中阴身有相应的色身,但一般人眼看不见,有极微妙眼者方可见。人死后神识抛弃旧的形、色和前五识,根据自己的善恶生出临时性的新形、色和前六识,成为中阴身。
中阴身对物质世界无身触(能穿越地水火风而无触觉),无疲劳(不需要休息),无苦乐之受(似乎解脱)。因为心有所着(贪爱),故入诸趣。如中阴身在远处看见有男女在行淫欲,因为爱其中的男或女,立即就入胎,如果见血而爱着血味或见臭味而爱着臭味即入地狱。中阴身爱着于什么完全由自己所造的善恶业所决定,即由善恶业所熏习的种子决定,即由意根决定,所以其实是意根摄持魂魄投胎。因为有无明,故生贪爱,有贪爱故,阿赖耶识的种子才能发芽,中阴身才会去投胎。
佛教经典和《圣经》都要求人们不要吃动物的血,一者血中有动物的生命(元气),二者味着血者会下地狱。地狱(阴间)如生蛆的粪坑。

《大宝积经》第110卷:“识弃此身。持善恶业,受想作意。受来生报。”
《大乘显识经》:“贤护,众生死此,受觉法界、识界皆舍离身,识运受觉法界受余身者,贤护……众生身死,识持受觉法界以至他生,因父母缘而识托之,受觉法界皆随于识,复如是……如是从识有受,从受有觉,从觉有法,遂能了知善与不善。
解读:
人死时,受觉法界、识界皆舍离身,原来的身体就没有受觉和识的功能了。识持善恶业,说明识里面藏有种子,故有阿赖耶识藏其中。受和想皆属于意根的功用,故说“受想作意”,有受想才会受因果报应而得受身。

《佛说稻秆经》:“依名色诸根,名为六入。三法和合,名之为触。觉受触者,名之为受。于受贪着,名之为爱。增长爱者,名之为取。从取而生,能生业者,名之为有。而从彼因所生之蕴,名之为生。”
《缘起经》:“名色缘六处者。云何六处。谓六内处。一眼内处。二耳内处。三鼻内处。四舌内处。五身内处。六意内处。是谓六处。六处缘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一者眼触。二者耳触。三者鼻触。四者舌触。五者身触。六者意触。是名为触。触缘受者。云何为受。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是名为受。”
《缘起经》: “受缘爱者。云何为爱。爱有三种。谓欲爱色爱无色爱。是名为爱。爱缘取者。云何为取。谓四取。一者欲取。二者见取。三者戒禁取。四者我语取。是名为取。取缘有者。云何为有。有有三种。谓欲有、色有、无色有。是名为有。有缘生者。云何为生。谓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类。诸生等生趣。起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起命根出现。是名为生。生缘老死者。云何为老。谓发衰变。皮肤缓皱。衰熟损坏。身脊伛曲黑黡间身。喘息奔急。形貌偻前。凭据策杖。惛昧羸劣。损减衰退。诸根耄熟。功用破坏。诸行朽故。其形腐败。是名为老。云何为死。谓彼彼有情。从彼彼有情类。终尽坏没。舍寿舍暖。命根谢灭。弃舍诸蕴。死时运尽。是名为死。此死前老总略为一。合名老死。如是名为缘起差别义。”
《南本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一:“具足四根未名触时是名六入,未别苦乐是名为触,染习一爱是名为受,习近五欲是名为爱,内外贪求是名为取,为内外事起身口意业是名为有,现在世识名未来生,现在名色、六入、触、受名未来世老病死也,是名十二因缘。”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云何取缘有。佛言。所谓欲有色有无色有。云何欲有。谓欲界五趣。及四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是名欲有。云何色有。佛言。所谓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极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比丘。”
解读:
名色缘六处:有了名色才会有六根。六处即六入,即六根,其中眼、耳、鼻、舌、身五根为色阴,第七识就是意根。在开始时名色只具有身根和意根,后来才生出其余四根而圆满六根。在生六根之前,将六识统称为识心或识阴,将识心按六种功能分就称六识。
六处缘触:有六根后,六识通过六根对六尘土生六触,即三法和合生触。
触缘受:因触生受,受阴缘六触生六受,即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受缘爱:因受生爱,对六受生着心,即爱。有三界后,就会有三爱,即欲爱、色爱和无色爱。欲爱也称贪爱或贪欲,欲界有六尘,故有六欲。
爱缘取:因爱生取,取即执取,即内外贪求。有四取,即欲取(享受六欲)、见取(身见)、戒禁取、我取(我执)。生爱者阿赖耶识之种子也,即生我执之意根,爱和我执皆出自意根。爱为入诸趣之推动力,爱六欲者入欲界,爱血味和臭味者入地狱。而有我执者不能出生死轮回,可见无爱者即获得根本解脱。
取缘有:因为取就必造三界之业,起身口意三业是名为有,有三业就有轮回种子,有轮回种子才有三界轮回。
有缘生:有三业之种子,就有受生。
生缘老死:有出受生就有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𦼮喻经》:“业烦恼识能生种子。如是业识作种子田。爱识作种子。沃润无明识令种子开发”
解读:
业烦恼识就是无明识,就是六识身,即识心。爱识就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就是第七识,就是意根,也称情种。无明令种子开发,没有无明就没有身语意三行,就不会有识,没有识就没有名色,就不会入胎。

《杂阿含经》:“爱识河水流,于今悉枯竭,已拔阴根本,连锁不相续。供养大师毕,所作者已作,重担悉已舍,有流悉已断,不复乐受生,亦无死可恶”
《中阴经》:“爱识非爱识,永离于胞胎,破一缚著爱,使众生爱尽。”
解读:
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意根)为五阴之根本,此阿赖耶识种子(爱识)如瀑流,种子不流动则五阴之根本被拔出,诸有(一切法)皆亡,不入三界,断生死轮回。没有爱识种子就不会生出爱著,无爱著就不会投胎,就不会入诸趣,就没有生死轮回。

《太上老君内观经》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恶道,沈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着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欲。欲从何起?欲自识起。识从何起?识自欲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所以言虚心者,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静心者,令不乱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
解读:
有六情就有贪爱,有贪爱就会有身语意三行,有行就会有识,即会生六识,有识就会有分别心。有分别心就又会生憎爱,因为憎爱而有取舍,这样就染着烦恼,就与道相隔了。
内观六识,因为六欲而起,六欲就是分别心对六尘所生之贪爱。贪欲(爱)因为六识而生起,六识又因贪欲而起,因为妄想颠倒而生诸有。从以上可见道教太上老君的理论和佛教释迦牟尼佛的理论是一样的。

《创世记》 3:1 耶和华 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 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
《创世记》 3:2 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
《创世记》 3:3 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 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
《创世记》 3:4 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
《创世记》 3:5 因为 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 神能知道善恶。”
《创世记》 3:6 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
《创世记》 3:7 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做裙子。
解读:
伊甸园中的蛇就代表意根,蛇说的话其实就是夏娃的思维,即意根起思维作用,这就是意行,思维的结果造成了她摘善恶果而吃的行为,这就是身行。吃善恶果即生能分别善恶的第六识,即生意识。有善恶之分别心和相应的行为即造业,即在阿赖耶识中留下因果报应的种子,所以就有了生死轮回,故被上帝赶出能永生的伊甸园。

4.05章 空性、佛性和见性成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切诸法,为因缘生,故无有实性,无实性,谓之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一切法性皆是空性.”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不爲如是等法所染,然一切色自性亦空,一切諸法亦複如昰,同虛空性,但假言説有名數耳”
《解深密經》:“世尊複説,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解读:
一切诸法皆因缘生,因缘不存在时,由因缘所生之法就不存在。如无相应的眼识就无相应的色;如无氧原子就是无水,无电子、质子和中子就无氧原子,无太阳光就无彩虹;又如对于X光透视,肉体就如同不存在。故一切诸法都没有实性,即无自性,皆本为空,故一切法皆是空性。无自性就是空性,说诸法无自性是指其性本空,即本无诸法。一切诸法本来没有生出来,本来就不存在,不存在的一切诸法自然也不会灭,本来寂静,本来空,其自性就是涅槃。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诸法自性皆不可得,唯有虚妄分别所作,我当审察诸法自性皆毕竟空,不应于中有所执著,谓不应执著色,亦不应执著受、想、行、识,广说乃至不应执著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亦不应执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以一切法自性皆空,空性不应执著空性,空中空性尚不可得,况有空性能执著空?
《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正问品第三:“五阴无自性,是即世间性,若人不知是,常住于世间,若见知五阴,无生亦无灭,是人行世间,而不依世间。”
解读:
诸法没有自性,其性本空,因为有分别心才观察到虚妄之相,就错误地以为有虚妄之诸法存在,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是空性。甚至有名字的菩萨和佛都是法,都是空性,所以不要以其性本空的妄想心去执着于菩萨行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大宝积经》:“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五:“一切法无相,犹如虚空相。”
《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正问品第三:“世间虚空相, 虚空亦无相,菩萨知如是, 不染于世间。”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二:“若知法实相,是则知空相,若能知空相,则为见导师。”
解读:
无性即空性,空性者必定无相,无相即一相,也称空相,也称实相。

《大乗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觀自性心入自佛性。證識正定不染塵味。”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离诸怨敌炽然永灭,出生无垢清净自性。”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楞严经》卷六:“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解深密經》:“世尊複説,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解读:
佛性就是自性心,就是自性佛,即众生之自性,也称圆觉自性,即无垢清净自性,即真心。诸法无自性就是其自性,诸法因缘而生,没有自体,有生灭相,故说其无自性;诸法本性为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故说其有自性,自性就是如来藏,即佛性。

《佛说不增不减经》:“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
《大法炬陀罗尼经》缘起品第一:“如来藏门出生一切诸法宝藏不可思议。”
《大般若波罗蜜经》:“真如名为无异、无变、无生、无诤,自性真实,以无诤故说名真如;如实知见诸法不生: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
《守護國界主陀儸尼經》:“一切法性即是佛性。此彼本性體平等故。觀察尋求如是佛法無少可得。此彼本性體平等故。”
解读:
如来藏(佛性,真如)就是一切法的真实本性,所以一切法的本性就是佛性,就是自性。一切法为空性,故空性为佛性特性之一。

《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第六:“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烧灭诸结”
《大宝积经 》卷119:“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
《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第四十八:“世尊,此如来藏空性之智,复有二种。何等为二?谓空如来藏,所谓离于不解脱智一切烦恼。世尊,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佛解脱智不思议法。”
解读:
真如(如来藏)本体为空性,故称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就是指其空性而言,不空如来藏就是指如来藏里有无漏智,解脱智,具足无量功德,是常,是真我。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是如来藏的一体两面,两者实为一,不可分割。如来藏有能见空性的智慧。

《楞严经》卷四:“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
解读:
佛性即如来藏本妙圆心,空性不能等同于佛性,所以见空性不等于见佛性。

《大般涅槃經》:“世尊,所言佛性,甚深甚深,難見難入,聲聞、緣覺所不能服!”
《大般涅槃經》:“我于大乘大智海中说有佛性,二乘之人所不知见,是故说无,不得罪也。如是境界,诸佛所知,非是声闻、缘觉所及。”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
《大般涅槃经》:“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菩萨即达圣性、圣道、直心、真空、无一众生性。”
解读:
声闻、缘觉能见一切法之空性,但是不见佛性,即不见真我,故不能成佛,可见空性不等于佛性。佛性为第一义空,即不生不灭,故不取空与不空,不取我和无我,离于二边,即行中道,以中道才能见佛性。中道就是无所得的般若智慧。

《央掘魔罗经》卷二偈言:“如来真解脱,不空亦如是,出离一切过,故说解脱空,如来实不空,离一切烦恼,及诸天人阴(蕴),是故说名空。”
《大方等大云经》大云初分大众健度第一:“虽住无所住,而不同空住。能消诸烦恼,犹如日照雪。见于如来常乐我净,其心安住如须弥山,不动不转如帝释幢,如来实不毕竟涅槃,亦说如来入于涅槃。”
《大般涅槃經》:“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所得者名常樂我淨,菩薩摩訶薩見佛性故得常樂我淨,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大方等大云经》大云初分增长健度第三十七之二:“不能永断诸烦恼故,名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若能永断是则名为常乐我净。”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二:“若言空者,则不得有常乐我净;若言不空,谁受是常乐我净者?以是义故,不可说空及以不空。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犹如彼瓶色香味触故名不空。是故解脱喻如彼瓶。”
《佛说宝雨经卷》第七:“复不执空。亦不见空性。亦不依空性。亦不入于无所有性。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而行于空。”
解读:
佛和佛性就是常乐我净,而不是空苦无常无我,不是诸法。有常乐我净故说不空,没有受常乐我净者,故说空。
空者是诸法,不空者是常乐我净。不空者即如来佛,即佛性。佛入于涅槃,但不毕竟涅槃,不毕竟寂灭而无。如果如来毕竟涅槃那就如来藏了,也就没有众生和万物了。
不空者是断一切烦恼,是中道。常乐我净就是无所得,就是中道,就是永断烦恼。佛性无所住,不住于诸法,不住于空性,所以不能说诸法等同于佛性,也不能说空性等同于佛性。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苦灭谛者,若有多修习空法,是为不善,何以故?灭一切法故,坏于如来真法藏故,作是修学是名修空”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若有修习如来密藏,无我空寂,如是之人于无量世,在生死中流转受苦,若有不作如是修者,虽有烦恼疾能灭除”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佛言:‘迦葉,此如来密藏,说一切法本性清净.’尔时,大德摩诃迦葉白言:‘世尊,是十恶道如佛所说,其性无垢本性净耶?’佛言:‘如是,如是’”
解读:
可见纯修空,认为一切法都是毕竟空无,那就是变成了灭一切法,即坏如来真法藏,即坏佛性,即否定有不生不灭的佛性。一切法虽然皆是幻相,虽然因缘所生而为空性,但一切法本性清净,故其本质是佛性,并非完全空无。如果修习如来密藏,又认为毕竟无我而入空寂,那就不能获得解脱。

《大般涅槃經》:“善修如來無上法藏,亦自定知身有佛性,是故我今得成阿耨多儸三藐三菩提,得名爲佛有大慈悲。”
《大方等如來藏經》:“汝等自身皆有佛性,若勤精進灭众过恶。則受菩薩及世尊號。”
解读:
因为众生有佛性,故经过修持而能成佛。佛有大慈悲,故非空无。

《佛说十二头陀经》:“知此五阴从本以来空无所有。灭除诸相证如实智。成阿罗汉。诸菩萨等思惟法已得无生忍,满足十地。”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诸阿罗汉不见佛性,以不见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般涅槃經》:“声闻、缘觉至十住菩萨不见佛性,名为涅槃,非大涅槃。若能了了见于佛性,则得名为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无量菩萨虽具足行诸波罗蜜乃至十住,犹未能见所有佛性,是菩萨摩诃萨既得见已,咸作是言:‘甚奇!世尊,我等流转无量生死,常为无我之所惑乱。’善男子,如是菩萨位阶十地,尚不了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能得见耶?“复次,善男子,譬如仰观虚空鹅雁:‘为是虚空?为是鹅雁?’谛观不已,仿佛见之。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况复声闻、缘觉之人能得知见?”“善男子,譬如醉人,欲涉远路,朦胧见道。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
解读:
声闻的阿罗汉和缘觉的辟支佛已经见到五阴之空性,但是他们没有见到佛性,可见空性不是佛性。已得无生法忍成就法身的十地菩萨,也没有清楚地见到佛性,只是见到一点佛性的影子,所以他们的智慧还不圆满。只有佛能清楚明了地完全见佛性,成就一切智,故说见性成佛。所见之性为佛性,不是空性。空性为完全空无,如同虚空,而佛性为空中之妙有。空性无我,而佛性为真我。空性本身不是智慧,而佛性是智慧,能照见五蕴之空性者为佛性智慧。

《大般涅槃经》: “众生佛性,不名为佛,以诸功德因缘和合得见佛性,然后得佛”
解读:
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众生虽有佛性,但是众生之佛性不能称为佛,只有功德和福德都圆满,然后才能见性成佛,只有佛才能见佛性。佛性是法身佛的低级分身,法身佛为最高频率之土中金灵,而佛性是较低频率的金灵。可见不能因为自己有佛性就妄称为佛。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五:“闻是经已,即知一切无量众生皆有佛性。以是义故,说大涅槃,名为如来秘密之藏。增长法身,犹如雷时象牙上华以能长养。如是大义,故得名为大般涅槃。”
解读: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增长法身即增长佛性,法身增长到功德圆满的程度才是法身佛。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实非酥,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酥。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解读:
这里把识心比作酪,把佛性比作酥,酪经过加工能转化为酥,众生之心经过修道亦能转化为佛性,故说有心的众生皆有佛性,所以皆能成佛。但是在没有转化之前,不能把自己的心等同于佛,更何况佛性不等于佛,故不能简单地说“即心即佛”,

《观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解读:
诸佛是法界身,是无相的法身佛,是佛性之本源,是识心之本源,众生之真心就是法身佛之低级分身,就是佛性,故如来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众生心想佛时,法身佛就通过佛性幻化出有 “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化身佛,此有相之佛其实就是自己的佛性真心幻化出来的色相佛,此色相佛因为心想而生,故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里的“是心是佛”的“佛”不是指无相之法身佛,而是指化身佛,因为法身佛不生不灭,并非由心想所生;这里能想的心也不是真心而是识心,有识心才能见化身佛。

《大宝积经》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八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三:“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金刚之身、不可坏身、坚固之身、超于三界最胜之身。”
《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解读:
法身佛是金刚不坏的,是超三界的,是不可见的,是无相的,凡有所见皆不是法身佛,所以众生心想佛时所见有“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好”的佛并非法身佛,而是化身佛。要法身佛、报身佛和化身佛皆成就才能称为如来佛。

《即心是佛颂》是张伯端的作品之一,也在《西游记》 第十四回出现,内容如下: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
解读:
“佛即心兮心即佛”:一方面,万法唯识,化身佛就是自己的识心,即分别心。念佛见佛,所见之佛就是自己的识心变化出来的。肉眼睛所见的释迦牟尼佛之肉身也是观测者自己的识心;另一方面,众生的佛性真心就是法身佛的低级分身,就是藏在烦恼中的佛法身。
“心佛从来皆妄物”:识心和有相之佛都是虚妄之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无所得才是真如法身佛。
“无相之相即实相”:实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空相。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体就是空性,法身佛为空性之体。
“非色非空非不空”:真如法身佛不是色,不是空性,也不是不空。
“不动不静不来往”:真如法身佛不是动,也不是静,也不往来。